D-氨基酸氧化酶/D-丙氨酸系统杀伤K562e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 D-氨基酸氧化酶 (DAAO) / D-丙氨酸 (D - Ala)系统用作自杀基因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D- Ala杀伤稳定表达 DAAO和绿荧光蛋白 (GFP)的高致瘤性 K 5 6 2 e单克隆细胞 KDf Gd、KDf GC,应用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并用酚红氧化法测定培养上清 H2 O2 和 L owry法测定细胞蛋白数量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 GFP的荧光强度。结果 :在 2 5 m mol/ L D-Ala作用下 2 4 h即可完全杀死 KDf Gd细胞 ,当 D- Ala为 2 0 mmol/ L 时延长作用时间至 4 8h,杀伤率由 6 4 %增加至 96 .8% ,而D- Ala≤ 15 mm ol/ L 时杀伤率增加不明显。低于 2 0 m mol/ L,D- Ala对 K5 6 2 e几乎无杀伤作用。培养上清的 H2 O2 变化与杀伤转基因细胞作用相一致。 结论 :DAAO/ D- Ala系统可能是通过产生 H2 O2 发挥杀伤转基因 K5 6 2 e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居延汉简中有“甲渠部吏毋作使秦胡”册三枚,对简文中的“秦胡”二字应作何解释,学界聚讼已久,论见歧出。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认为“秦
米兰科维奇理论是从全球尺度上研究日射量与地球气候之间关系的天文理论(以下简称为“米氏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等三要素变化引起的到达北半
从“宗教伦理与伦理关系的根本颠倒”、“世俗伦理与宗教伦理的有机整合”以及“个人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内在统一”三个层面对苏格拉底伦理思想进行探寻 ,可以发现 ,苏格拉底伦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研究实例,对混合沉积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对混积岩和混积层系重新进行分类和命名;根据混合沉积的定义、成因、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及接
本文介绍了利用源和探测器窗口的重叠面积法计算受α粒子射程影响的几何因子,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做了甄别阈和窗口厚度修正以后,理论和实验值符合很好,其相关系数
名称的摹状词理论坚持认为名称既有含义又有指称,而因果历史理论则坚持认为 专名和自然种类名称只有指称没有含义;亚里士多德的本质理论考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本 质
增压技术是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论述应用于柴油机上的涡轮增压系统、机械增压系统、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双涡轮增压系统和机械增压+涡轮增压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所记僧镇国建"报恩吉祥窟"功德窟,结合写本所记洞窟基本信息,如洞窟的"报恩"思想、主尊彩塑一铺"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像"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有关莫高窟报恩吉祥窟的三条线索:崖面位置、报恩思想和八大菩萨造像题材。并对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提出新的解释,认为以往从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