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护生存现状:我怕死,但我不能死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kx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辄数小时的手术是体力活,王东得了严重的脊椎病和腰椎病,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最难受的时候脖子转动不了,需要带着颈托上手术台。长时间站立还导致了腿部静脉曲张,他需要每天穿弹力袜缓解症状。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没有尽到,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河南人民医院的脑血管病急救专家朱良付说。
   朱良付心中有一笔账,现年44岁的他是主任医生,培养这样一名医生差不多要25年时间。“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这一幕自白发生在热播纪录片《中国医生》中。纪录片团队在六所公立三甲医院拍摄一年,从3000多小时的素材里剪辑出9集纪录片,展现了20多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医护人员在职业不同阶段的真实状态。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朱良付是脑卒中(又称“中风”)手术的资深专家,他一手创立了河南人民医院的脑卒中救助绿色通道。
  他曾经为一名中风老人做脑血管疏通手术,可手术并发症导致病人最终不治。老爷子的太太觉得是朱良付把病人害死了,“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责难完,她又话锋一转:“我这几天血压高了,你再给我看看。”老太太投诉了朱良付,但也认可他是一个好医生。这里面的人性,需要时间来消化。
  “有些并发症的病人死掉之后,其家属不理解,觉得好像是我们医生把这个病人整死了。实际上,医生肯定是想救他的,低概率事件发生之后,医生并不比家属难过得少。”朱良付很无奈,人体不是有标准参数的工业制品,手术不可能万无一失。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让他尤以为然。为了保护自己,朱良付也想了一些办法。在手术之前,他会向家属解释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一边拿着手机把谈话录音保存。万一事后出现纠纷,有录音为证。
  医患矛盾是中国400万医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今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被患者砍伤双手和头部,倒在血泊中。这名37岁的医生是眼底病领域的权威,在诊疗中多次为患者垫付手术费,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是无可挑剔。如今,他的双手却无法再拿起手术刀。
  令人揪心的是,在事发前一个月,陶勇还在网上为民航医院杨文医生被砍事件声援。3月10日,陶勇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各界关注医患矛盾,“让善良的医护不再受伤害,这比我继续眼科事业还重要”。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和患者是相互依靠、共战疾病的关系。网友Ailee曾是《中国医生》主人公邱勇医生的病人,在这位脊柱侧弯矫形专家治疗下,她恢复了健康,并立志学医。
  保命还是保尊严?
  《中国医生》还原了医院里各群体本来的样子,也让人重新审视中国人的生死观。
  医院里,分分钟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时候,面对生死抉择,生命和尊严不能两全。
   一个周六下午,南京鼓楼医院急诊主任医师王军接到电话,有一名老人20分钟前从2米多高的地方摔倒,正在往急诊科送。
   王军赶到诊室外面接人。老人没有了呼吸和心跳,瞳孔放大,情况十分危急。接下来,他一边给老人做心肺复苏,一边指挥医护人员组织急救——接监测仪,准备自动心肺复苏机,配置多巴胺。
  抢救的第13分钟,老人没有恢复心跳。王军来到家属面前打预防针,他直言心跳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6分钟,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已经错过。
   抢救的第30分钟,老人依然没有脉搏,根据王军长达25年的临床经验,30分钟内还没救活就基本没有希望了。
  抢救的第45分钟,经过长时间机械按压,老人的胸口已经出现凹陷,王军知道继续按压下去是徒勞,但是不敢放弃。“有时候我们明知道不可能,也还是要去做一些努力。这对家属是一个交代,家属接受不了医院是不作为的。”王军深谙家属心态。
  抢救的第60分钟,全部家属赶到。王军提出停止按压,保留呼吸机。这是一个折中的做法,让家属陪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又为老人争取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但是,有些家属希望通过医疗仪器留下病人的一口气。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期待尽力抢救之后有奇迹出现;有的是等着家属赶来告别;还有些是图老人高额的退休工资。
  当病人陷入昏迷,治疗方案最终取决于家属的选择。在生命和尊严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急救医生在两者之间调和,不仅考验医术,还需要有医德和谈判技巧。
  难以坚持的职业
  在纪录片中,几名医生不约而同坦言这是一个难以支撑下去的职业。
   2016年,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4%的中国医学生最终没有从医。
  除了频发的医患冲突,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另一个让医学生不敢进入行业的原因。在中国,不管是初级医生还是顶级专家,超强度的工作量是常态。
  在《中国医生》中可以看到,南京鼓楼医院的急救室原本计划放置10张病床,但最多的时候收了26个病人。病床实在不够了,就把病人放在地上抢救。
   该院的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王东进是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专家。这种病致死率在50%以上,手术危险系数极高。每天,慕名而来的病人络绎不绝,王东进的手术经常从早上8点排到凌晨1点。
   动辄数小时的手术是体力活,王东进调侃自己累得“要残疾了”。他得了严重的脊椎病和腰椎病,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最难受的时候脖子转动不了,需要带着颈托上手术台。长时间站立还导致了腿部静脉曲张,他需要每天穿弹力袜缓解症状,否则“站台站不住是会被淘汰的”。
  为了保持稳定的状态,他向医院申请在库房放一张按摩椅,实在撑不住了就去按摩10分钟,再上手术台给病人心脏“拆炸弹”。
  太累的时候靠什么坚持下去呢?纪录片中,医生们给出的答案一致,那就是成就感。一名主任医生形容患者的情感反馈就像在给自己输氧,让他在精神和身体双重压力之下能缓过来。
   新冠疫情突袭之下,吃苦耐劳的中国医护群体成为公众焦点。《中国医生》顺势提前一个月在网络平台播出,伴随着抗疫前线的医生故事,抚慰了大众焦虑的心。
   如今,中国医生仍在各地抗疫一线奋战,人们对这个古老职业的敬意和理解,达到了它本该获得的高度。
  (《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家人最怕听到的就是我跟他们说‘我要出去一下’。”“很危险的时候,我在心里面连遗书都拟好了……”作为一支特殊的“女子侦查组”,自2015年组建以来,至今共查获毒品案件118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3名……  中缅边境德宏,边境线漫长蜿蜒,这里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是严守境外毒品内流渗透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却有一群身怀绝技的“女子天团”,她们跟踪、设伏、侦查、抓捕……她们用细腻、耐心、柔软对
期刊
张明轩与同事为15名患者翻一次身,需要一个多小时。而每隔两个小时,就要重复一遍。间隔期间,不仅要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而且还要清理排便、擦洗身体等等。他们时时刻刻的努力,都是在与死神拔河!  在人们印象中,护士向来是温柔细腻的女生们的专利。“粗枝大叶”的男子汉们,似乎不太适宜,就好比张飞绣花、李逵煲汤。但随着社会发展,男护士会越来越多。他们体质好、力气大、动作快,心理抗压能力强,较适合
期刊
秦光荣的1600平米“秦家大院”、王晓光的610平米办公室、袁仁国的5公斤黄金“仁国鼎”、赖小民存放2亿多现金的房屋内景曝光……在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中,多名“老虎”案件细节首次公开。  今年初,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专题片共5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生动讲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
期刊
疫情暴发之初,身为党员的张文宏带着科室党员一起冲上去了。面对媒体,他耿直发声:“我管你们当初入党是为了什么,但你们宣誓的时候不都说了吗,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平时你喊喊口号就算了,现在你都给我上去,没有讨价还价!”  似乎一夜之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火”了。火到什么程度?他在华山医院感染科公众号的微信号上发一篇文章,在微博上的转发阅读量近10个亿!甚至有网友直言:“关于疫情
期刊
“法医鉴定意见作为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能决定一个人罪与非罪,甚至生与死。任何时候手里的解剖刀都不能拿斜了,写鉴定书的笔都不能拿歪了。而保证这两点的前提首先是‘心正’。”林宇新说,这是他的底线。  1981年出生的林宇新,现为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检察信息技术部法医、一级主任科员。参加工作以来,他以科学严谨的鉴定服务司法办案,审慎严苛、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在罪与非罪、生与死之间细心求证。他办理法医
期刊
网站首页充斥着未成年人裸露身体的图片,观看者花几十到上百元充值成年费会员,就可以观看下載大量的儿童色情图片、视频。这是互联网上长期存在的儿童色情网站。它们靠会员会费维持,三四分钟就增加一个会员。  八百万注册会员,费用三十到三千不等  2020年3月26日下午,一位知名电视剧博主,举报多家儿童色情网站后引发关注。  这名博主介绍,他陆续接到许多粉丝私信,称芽苗论坛、萝莉网、次元公馆、萝莉天国等多家
期刊
2001年,时任安徽省太和县检察院反贪局原副局长的李金奎卷入一起“涉黑大案”,他被指是黑恶势力保护伞。该案尘封18年之久后,于2019年12月12日在安庆中院開庭,真相浮出水面。  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18年前的故意伤人案于2019年12月30日作出再审宣判。安庆中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改判李金泉无罪。  据了解到,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入驻安徽重启对此案调查
期刊
高致死率的住宅火灾数据下,是走道总会有杂物堆积的逃生楼梯、永远因为停车资源紧张被占用的消防车专用位……在高层救援是世界各国难题的背景下,懂得高层逃生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初,辽宁沈阳、重庆高层住宅先后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安全警钟接连敲响。那么,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后,该如何逃生?  那些被堵住的生命通道  今年1月1日下午,重庆渝北区加州花园一栋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大火从2层外阳台烧至30层
期刊
像创伤、昏迷、中毒等危急情况,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有效急救,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病患损伤、挽救生命。但数据显示,很多人却只知道打“120”。中国人的急救需求和急救能力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呢?  说起养生头头是道,遇到急救迟迟不敢,这可能是当下中国很多人的现实状态。  除了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的猝死,像创伤、昏迷、中毒等危急情况,现场第一目击者的有效急救,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病患损伤、挽救生命。但数据显示,现实中很多
期刊
为了在重重“扫荡”与天灾中保障八路军的供给,八路军灵活多变的后勤保障制度以及根据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成为关键,八路军重要的秘密后勤保障基地之一——山西黎城孔家峧成为其中关键的一环。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作为山西游击战争主体,不断“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至1937年底,部队人员规模为抗战爆发时的3倍。但同时,抗战前线的八路军由于远离陕甘宁边区后方,后勤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为了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