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llm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主要观察指标,并采用Visick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溃疡复发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可见,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但A、B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23.3%,A组患者显著优于B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过程中,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各有优缺点,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病理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
  急性胃穿孔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的一种,胃癌和胃溃疡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1]。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设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在21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3.4)岁。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1h-48h之间,平均(22.1±2.1)h。患者中有溃疡史的患者27例,包括胃溃疡穿孔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各10例和17例,饱餐后穿孔和空腹穿孔的患者各20例和7例,还有3例患者无明确的溃疡史。
  B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3.2)岁。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1h-46h之间,平均(21.4±2.5)h。患者中有溃疡史的患者26例,包括胃溃疡穿孔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各10例和16例,饱餐后穿孔和空腹穿孔的患者各19例和7例,有4例患者无明确的溃疡史。
  两组患者均有剑突下肌紧张、反跳痛以及局部压痛等主要临床症状。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采用硬脊膜外腔持续麻醉的方式麻醉后,选择右上腹直肌的位置作一切口,进入腹腔并确定胃穿孔位置之后,先将腹腔内的溃疡灶及其残留物、渗出液等进行清理,并将胃内残留液排空,冲洗腹腔,以干纱布止血。对患者实施BillRothⅡ式空肠-吻合术,切除远端部分胃组织后,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或是胃空肠吻合术。
  B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患者同样采用硬脊膜外腔持续麻醉的方式,切口选择、腹腔穿孔、溃疡渗液的清理等均同A组患者。穿孔冲洗结束后,以7号丝线对穿孔部位进行全层缝合(3-4针)。然后使用大网膜在外部进行覆盖、结扎和加固。必要的情况下,在腹腔留置引流管。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制酸剂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要禁食,然后逐渐给予胃管进食、流质食物到最终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当患者完全恢复正常饮食之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时间在1个月到12个月之间,实施HP根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Visick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溃疡复发情况进行评价。
  按照Visick分级标准[2],并根据患者的胃肠道表现等对患者进行分级,以患者无胃肠道症状且营养状态良好的情况为VisickⅠ级;以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营养状态比较好,且未见溃疡症状出现的情况为VisickⅡ级;以患者存在中度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以及倾倒综合征等,但未见溃疡症状出现的情况为ⅥsickⅢ级;以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经检查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有复发性溃疡出现,正常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为Visick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可见,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但A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中毒性休克各1例,B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各2例,残端瘘、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23.3%,A组患者显著优于B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术后对A、B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其复发Visick分级,结果如表2,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复发Visick分级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等的改变,急性胃穿孔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是在青壮年人群中,饮食不节或者饮食不规律都是诱发急性胃穿孔的因素[3]。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局限性压痛、反跳痛等症状。
  本文比较了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结果可见,采用单纯修补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上均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其具有近期效果好,安全性好的优点[4],但术后需结合内科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比较适合年龄较小,身体条件佳,无溃疡病史的患者。而胃大部分切除术虽然对患者的创伤更大,但是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一次性解决患者的穿孔问题,更适用于存在较大活动性出血和幽门梗阻的患者[5],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胃酸分泌量减少,胃容量降低,容易出现营养状况不佳,贫血等情况[6]。
  总之,在急性胃穿孔的治疗过程中,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各有优缺点,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病理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文华.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104-105.
  [2] 王春山,曲云.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2):219-220.
  [3] 郭德超.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的比较分[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1):63-64.
  [4] 文海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比较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5):2806-2807
  [5] 布和,李迎春,郑林.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5):49-50.
  [6] 应小俊.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5):30-3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院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这一重任。如何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 PDCA循环法应用于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中,通过发现问题、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不断发现新问题、修订计划、再实施、检查,再处理,循环往复,不断规范教育管理行为,提高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素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175例缺血性脑卒中、145 例出血性脑卒中。对两种不同脑卒中类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出血性卒中组患者相比较,缺血性卒中组中患有心脏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糖尿病史患者较多,且男女比例之间也有所差异(P<0.05)。其中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手术中应用区域血流适时阻断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统计分析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桂林市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区域阻断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全肝蒂阻断组和半肝蒂阻断组73.3%(22/30)、76.7%(23/30)(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和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血液和骨髓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对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检验结果进行总结性报告。结果:部分病情特殊患者需要做常规需氧和厌氧血培养,伤寒和副伤寒、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第一周应进行选择性血培养。结论:对于患者血液和骨髓标本细菌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血液和骨髓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可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清宫术后口服妈富隆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选择药物流产且因流产不全需要清宫的病人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清宫后常规给予相同剂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产妇安促子宫恢复。观察组清宫后当晚口服妈富隆,连续21天,共3个周期;对照组用避孕套。结果:治疗组药物流产清宫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感染率及再次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月经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106名护士,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点,为其提供双生涯路径,通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支持与保障体系,对不同职业阶段护士实施针对性管理与规划。在实施前后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施测,观察实施前后护士职业价值观、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后,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各个维度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彩超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16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健康正常者70例为正常组,比较两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LAD、LVDd、E/Ea[(50.01 ± 9.52)、(77.23 ± 10.56)mm、14.99±2.23]均较对照组[(36.58±5.69)、(43.97±4.26) mm、7.33 ±2.1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儿茶酚胺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4例腹腔镜卵巢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心率、血压、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肾上腺素水平较对照组稳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80例临床与病理观察。方法: 收集我科近3年共计8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中西医组40例和西医组40例,分别接受中西医与均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治疗疗效。 结果:中西医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高于存西药疗法,
期刊
摘要:目的:以中医脉诊为基础,认识波粒二象性中的强相互作用。方法:用中医脉象的波粒二象性,取类比象,研究物质波粒二象性中的强相互作用。结果:认识到脉象的波粒二象性与机体的变化性是强相关,有强相互作用性。结论:从脉象的整体性、封闭性,认识到它与开放性、自由性二象性相互作用有区别。  关键词:中医脉象 波粒二象性强相互作用  生。加强监护,实施氧疗,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处理便秘、咳嗽、尿道血块阻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