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前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年龄19 ~ 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采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Ⅰ组和Ⅱ组术前鞘内分别注射吗啡0.5 mg+芬太尼15 μg、吗啡0.2 mg+芬太尼25 μg.术后48 h内VAS评分≥3时静脉注射吗啡0.05 mg/kg进行补救镇痛
【机 构】
: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前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年龄19 ~ 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20),采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Ⅰ组和Ⅱ组术前鞘内分别注射吗啡0.5 mg+芬太尼15 μg、吗啡0.2 mg+芬太尼25 μg.术后48 h内VAS评分≥3时静脉注射吗啡0.05 mg/k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术后镇痛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排气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与术前鞘内注射吗啡0.5 mg+芬太尼15 μg比较,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前鞘内注射吗啡0.2 mg+芬太尼25 μg在提供等效术后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安全性好,且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硬膜外阻滞实施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择期手术患者300例,年龄18~64岁,体重41~ 7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0):普通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A组)、进口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B组)和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C组).常规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各组置入相应的硬膜外导管
目的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方法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50例,年龄19~72岁,体重45~83 ks,身高150~181 cm,ASA分级Ⅰ或Ⅱ级.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罗哌卡因30 ml,初始浓度0.50%,浓度变化梯度为O.05%,阻滞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阻滞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Prebit法计算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
患儿,男性,年龄8岁,体重25 kg,因车祸致双下肢肿痛、畸形、出血伴活动受限2 h入院.诊断为双下肢皮肤撕脱伤,右股骨干、右髋臼骨折伴脱位,胸部顿挫伤,失血性休克.拟急诊行清创止血,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室时患儿嗜睡,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150次/min,血压55/3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频率35次/min。
目的 比较在相同麻醉深度下不同全麻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病人9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全麻组(Ⅱ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Ⅲ组).Ⅰ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2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I/R组和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灌注法制备肾脏I/R损伤模型.R组于缺血前15 min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目的 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始于潜伏期与活跃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根据开始分娩镇痛的时机分为潜伏期(宫口扩张0.5~3.0 cm)组(L组,n=40)和活跃期(宫口扩张>3.0 cm)组(A组,n=40).同时随机选取不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为对照组(C组).A组和L组均以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以0.1%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BRL-3A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及顺铂诱导肝BRL-3A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实验Ⅰ: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肝BRL-3A细胞接种于12孔板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脂肪乳组(10μg/ml,Ⅰ组)、油酸酰胺组(25 μmol/L,O组)和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1组(1.5 μg/ml)、P2组(2.8μg/ml)、P3组(4.1μg/ml)].采
目的 探讨二氮嚓预先给药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p5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以1×106/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100μl/孔)或培养皿(2 ml/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预先给药组(DZ组)、二氮嗪预先给药+线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病人60例,年龄38~ 69岁,体重45 ~ 6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随后以0.5 μg·kg-1 ·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和速率
目的 评价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在肾缺血后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40只,体重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35):假手术组(S组)仅开腹,游离双侧肾脏,分离双侧肾蒂不夹闭;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双侧肾蒂缺血45min,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