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90例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肿瘤血供丰度、不同肿瘤累及椎体数的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栓塞后间隔时间、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肿瘤发生部位、栓塞程度、栓塞血管数、术前Frankel分级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且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与术中出血量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对于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影响术中出血量。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有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工作18年后,往往会进入“高原期”。這是一种在复杂技能形成到一定时期出现的停滞不前或者下降的现象。“高原期”的教师依靠常规解决问题,习惯于将问题降至自己的经验模式来应对,往往重复“昨天的故事”,因而产生职业倦怠。如果将新手胜任教学、成为青年骨干视为第一次成长,那么,从“高原期”突围、拥有专业自主、享受职业幸福,则需要第二次成长。第二次成长,关乎师生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