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微电影的经典选择与时尚表达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诗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成为微时代心灵的晴雨表。《唐诗排行榜》和《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是其代表。从经典选择看,“排行榜”前十名作者悉数入选“微电影”,特别是薛涛的选入,打破了女诗人的缺席,但“排行榜”前十名作品中,有排名第一的《黄鹤楼》等4篇未选入“微电影”,增加了在唐代不能算作文学史上著名诗人的李世民、黄巢、吕洞宾3人的作品,值得商榷。从时尚表达看,用现代微电影手段创新唐诗阅读方式,更加丰富了唐诗的思想内涵,但传统的阅读方式却并不因此失去其固有价值。作为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唐诗微电影编导可借鉴明人的学诗路径和参研宋诗之后出转精,应使唐诗经典的审美增值而警惕善意损伤。
  关键词:唐代;唐诗;微电影;《唐诗排行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峰
  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和演变,到唐代登上了繁荣的高峰。[1]1唐诗选本之多,盖无出其右者,而尤以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传播最广。邵祖平、陈寅恪、闻一多、岑仲勉、王重民、任半塘、林庚、唐圭璋、程千帆、周勋初、袁行霈、吴世昌、邓绍基、张忠刚、陈伯海、萧涤非、霍松林、马茂元、傅璇琮、陈贻焮、罗宗强、莫砺锋、葛晓音、陈尚君、陶文鹏、尚永亮等现当代学者用力甚勤,对公众推广唐诗的热情接续前贤。作为有唐“一代之文学”代表,唐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已得到历代学者的公认。[2]对青少年而言,书店里学习读物销售长盛不衰的,除《新华字典》外,大概就是唐诗鉴赏类图书了。
  近50年来,以中华书局《全唐诗》标点本、《全唐诗外编》、《全唐诗补编》为标志,大批唐诗整理、选注和欣赏本问世,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唐诗选》 、刘逸生《唐诗小札》等,而萧涤非主编《唐诗鉴赏辞典》的问世,则将唐诗鉴赏热推向高潮。岳麓书社《唐诗三百首新编》、山西人民出版社《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 、复旦大学出版社《唐诗三百首全解》 、文化艺术出版社《增订注释全唐诗》 、浙江文艺出版社《唐诗选注》,更是普及与提高兼顾之作。然而,综合体现大众视角、学术视角、文学视角和现代视角的,还是王兆鹏等人的《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版)。
  《唐诗排行榜》运用统计学、传播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古代选本入选次数”、“现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文学史录入次数”、“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等指标,测评出从唐代至今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39位诗人创作的前100篇唐诗,见表1。
  表1 《唐诗排行榜》中的前100名唐诗
  排名 作品 作者 排名 作品 作者 排名 作品 作者
  1 黄鹤楼 崔颢 34 锦瑟 李商隐 67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2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5 寒食 韩翃 68 长安秋望 赵嘏
  3 凉州词(黄河远上) 王之涣 36 石头城 刘禹锡 69 山行 杜牧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 37 鹿柴 王维 70 鸟鸣涧 王维
  5 登岳阳楼 杜甫 38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71 凉州词(葡萄美酒) 王翰
  6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39 赤壁 杜牧 72 山石 韩愈
  7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4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73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8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41 旅夜书怀 杜甫 74 兵车行 杜甫
  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2 马嵬 李商隐 75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0 蜀道难 李白 4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76 从军行(青海长云) 王昌龄
  11 次北固山下 王湾 44 蜀相 杜甫 7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2 枫桥夜泊 张继 45 望蓟门 祖咏 78 长安春望 卢纶
  13 终南山 王维 46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沈佺期 79 晚次鄂州 卢纶
  14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 王昌龄 47 独坐敬亭山 李白 80 野望 王绩
  15 登高 杜甫 4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81 贾生 李商隐
  16 泊秦淮 杜牧 49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82 终南望余雪 祖咏
  17 江雪 柳宗元 50 隋宫(紫泉宫殿) 李商隐 83 将进酒 李白
  18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51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岑参 84 秋兴(玉露凋伤) 杜甫
  19 乌衣巷 刘禹锡 52 春宫怨 杜荀鹤 85 登楼 杜甫
  20 滁州西涧 韦应物 53 望岳 杜甫 86 月夜 杜甫
  21 夜雨寄北 李商隐 5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87 北征 杜甫
  22 燕歌行 高适 55 逢入京使 岑参 88 过香积寺 王维
  23 琵琶行 白居易 56 春望 杜甫 89 竹枝词(杨柳青青) 刘禹锡
  24 观猎 王维 57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90 从军行 杨炯
  25 出塞 王昌龄 58 闺怨 王昌龄 91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2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59 终南别业 王维 92 春夜喜雨 杜甫
  27 长恨歌 白居易 60 无题(相见时难) 李商隐 93 送魏万之京 李颀
  2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61 江南春绝句 杜牧 94 早雁 杜牧
  29 石壕吏 杜甫 62 春晓 孟浩然 95 雁门太守行 李贺
  3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63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96 行经华阴 崔颢
  31 静夜思 李白 64 商山早行 温庭筠 97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32 咸阳城东楼 许浑 65 使至塞上 王维 98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33 山居秋暝 王维 66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99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100 羌村(峥嵘赤云西) 杜甫
  资料来源: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著《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1年9月版)
  诚如王兆鹏先生所言,给文学作品排座次、定甲乙,并不是当今才有的时尚,而是古已有之。至少从唐代起,宫廷和民间就常常举行诗词竞赛。而杜甫《戏为六绝句》之“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排行榜。[3]虽然作者早就言明,排行榜只能在相对意义上说明问题,而不能说排名前列的作品的价值意义比居后的作品高,[4]但《唐诗排行榜》出版后,还是引起学术界和读者的争议。[5]争议的焦点是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在古代文史领域的应用问题。其实用定量方法研究古典诗词,并非自《唐诗排行榜》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多元交叉是时代趋势。笔者认为,争议大多揭示的还是对唐诗理解、欣赏的差异,显现出认识、赏读唐诗的新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传播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电影:现代艺术之林的常青藤
  电影诞生仅有一百多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雕塑等古老艺术相比,还十分年轻,但却是最有魔力的艺术门类。从无声短片到有声巨制,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宽银幕到环幕、从影院到院线、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从3D到4D,是现代艺术之林之中名副其实的常青藤。
  唐诗题材在当代表演艺术中也不鲜见,如话剧和电视剧《李白》、电视剧《诗圣杜甫》、纪录片《唐韵》《杜甫》等,甚至有人认为唐诗影响了世界电影:以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和岑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启发了约翰福特等一大批西部片导演;连詹姆斯卡梅隆也通过《泰坦尼克号》致敬了白居易,此片将《琵琶行》的故事颠倒性别重讲了一遍。[6]
  微电影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为契合现代人碎片化的休闲时间和收视需求,“微规模”制作(较于传统电影投资少、制作周期短)、“微平台”(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出、“微时长”(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三四十分钟)放映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7]微电影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一次电影解放,它使人人都是艺术家成为可能。
  微电影与“微”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摄影、微支付、微社区等。有研究指出,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成长在近五年,相关研究从近两年开始,但其初始形态 2002 年便已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8]2011年以来,国内微电影每年都以数千部的规模在互联网播出。
  主题是一部微电影的灵魂,它作用于人的心灵。“优秀的微电影一定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反思在里面。真、善、美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最高理想,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指向”。[9]唐诗极丰富的情感主题跨越时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可成为后工业“微时代”心灵的晴雨表。
  实际上,运用网络传媒手段(主要是动画)传播唐诗起步较早,如《新编唐诗三百首》(少儿动画版),每集2分钟左右;《少儿动画唐诗》每集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系列动画片《唐诗故事》,则是从一百多位诗人的一千多首诗中,选取十几首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篇佳作进行创作,但严格说,这些视频短片还不属于唐诗微电影层次。
  三、经典:“唐诗微电影”再创造
  (一)唐诗微电影项目的背景
  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正式上线开播;6月,大型公益性传统文化普及项目《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以下简称“唐诗微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9月,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教育与微电影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12月,唐诗微电影之《春风吹又生》、《悯农》、《游子吟》、《梧桐影》、《斜风细雨不须归》、《凉州词》在河南省济源市开拍。2014年4月,《离梦杳如关塞长》、《天街小雨润如酥》在四川省三台县完成拍摄。
  唐诗微电影项目甄选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每集长度大约15分钟。见表2。
  表2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片目
  集次 微电影 唐诗 集次 微电影 唐诗
  1 李世民/疾风知劲草 赐萧瑀 55 卢纶/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2 卢照邻/万古催残君炬知 行路难 56 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 闺情/听筝
  3 杜审言/今春花鸟作边愁 渡湘江 57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 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4 李峤/千里照相思 送崔主薄赴沧州 58 李益/别来沧海事 喜见外弟又言别
  5 骆宾王/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59 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6 王勃/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0 孟郊/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
  7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 题滕王阁 61 陆羽/千羡万羡西江水 六羡歌
  8 宋之问/劳者自为歌 渡汉江/旅宿淮阳亭口号 62 武元衡/春风一夜吹乡梦 春兴
  9 陈子昂/今日狂歌客 渡荆门望楚 63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思
  10 陈子昂/岁华尽摇落 感遇 64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 沈佺期/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 65 韩愈/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石
  12 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 66 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 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67 柳宗元/骚人遥驻木兰舟 入黄溪闻猿/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14 张说/天歌起大风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68 柳宗元/江流曲似九回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重别梦得   15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望月怀远 69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江雪
  16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 凉州词 70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
  17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登鹳雀楼/凉州词 71 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 西塞山怀古
  18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72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竹枝词
  19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宿建德江/春晓 73 白居易/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20 孟浩然/待到重阳日 过故人庄 74 白居易/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21 李颀/雨雪纷纷连大漠 古从军行 75 白居易/春来江水绿如兰 忆江南
  22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七首 76 白居易/来如春梦几多时 暮江吟
  23 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77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
  24 王湾/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 78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大林寺桃花
  25 王维/空山新雨后 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9 李绅/锄禾日当午 悯农
  26 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80 薛涛/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友人
  27 王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观猎 81 薛涛/同心莲叶间 池上双凫/寄赠薛涛
  28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82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五首其四
  29 李白/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 83 元稹/莺藏柳暗无人语 古艳诗二首其一
  30 李白/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 84 贾岛/僧推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31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 85 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 寄韩潮州愈
  32 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86 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33 李白/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87 李贺/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34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 88 李贺/蓝溪水气无清白 老夫采玉歌
  35 李白/炉火照天地 宿五松山下荀温家/秋浦歌 89 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36 李白/我歌月徘徊 静夜思/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 90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 题金陵渡
  37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 别董大 91 卢仝/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碗茶歌
  38 高适/男儿本自重横行 燕歌行 92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
  39 刘长卿/风雪夜归人 长沙过贾谊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3 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清明
  40 杜甫/会当凌绝顶 望岳 94 杜牧/天淡云闲今古同 题乌江亭/赤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41 杜甫/尘埃不见咸阳桥 兵车行 95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2 杜甫/城春草木深 春望 96 杜牧/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华清宫三绝句/江南春
  43 杜甫/暮投石壕村 石壕吏 97 温庭筠/水中莲子怀芳心 苏小小歌/杨柳枝
  44 杜甫/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 98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
  45 杜甫/好雨知时节 春夜喜雨 99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46 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00 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47 杜甫/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其一 101 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乐游原
  48 杜甫/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02 贯休/万叠仙山里 怀武僧
  49 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 碛中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03 罗隐/三千年后知谁在 自谴/蜂/黄河
  50 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4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
  51 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105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台城
  52 顾况/玉楼天半起笙歌 宫词 106 杜荀鹤/零落岸边芦荻花 溪岸秋思
  53 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107 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不第后赋菊
  54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 108 吕岩/今夜故人来不来 牧童/梧桐影
  唐诗微电影项目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36部。有的作者被摄制为多集,突出者如第一单元李白9集、第二单元杜甫9集、第三单元白居易6集。就每一集言,1集1首是主流,但也有1集含二三首的情况。多位著名演员参与影片演出,并有108位著名书法家、画家为唐诗挥毫泼墨,108位作曲家为唐诗配乐谱曲,108位歌唱家来演唱。希望通过这种“诗、书、画、情、景交融,视频、音效声情并茂”的方式,打造出一个立体高端的文化产品。那么,与《唐诗排行榜》有哪些关联呢?
  (二)唐诗微电影的经典选择
  1.从著名诗人选择看
  《唐诗排行榜》前10名作者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杜牧、孟浩然、王昌龄、刘禹锡、白居易、岑参悉数入选“唐诗微电影”,诗人群体有所扩大(由39人到58人),特别是薛涛的选入,打破了女诗人的缺席,具有重要意义。但《唐诗排行榜》第一名《黄鹤楼》却未入选,况且“唐诗微电影”中崔颢一诗未选,而在《唐诗排行榜》崔颢有2首入选。其他如常建、许浑、韩翃、祖咏、赵嘏、王绩、杨炯、司空曙8人,“唐诗微电影”亦无作品。难道正应了王兆鹏先生所坦言,《唐诗排行榜》数据肯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参考性的答案。   文学经典有“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之分,具有典范性、原创性、思想性、可读性、长效性、包容性特征。[10]唐诗微电影增加了在唐代不能算作文学史上著名诗人的李世民、黄巢、吕洞宾3人的作品。平心而论,好处是范围更广,更符合大型文化普及项目的要求;坏处是恐怕会引起唐诗经典的误读,有伤文学经典传播本义。
  2.从经典作品选择看
  与《唐诗排行榜》相比,“唐诗微电影”108部演绎136首作品,容量增大。除了上面提到《唐诗排行榜》9诗人未选和同选作品之外,即使是同一作家的作品,选择篇目也有不同。如《唐诗排行榜》前10名中,第4名《登岳阳楼》(杜甫)、第7名《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第10名《蜀道难》(李白)就未选入“唐诗微电影”。这与我们日常读唐诗的感觉不太相符,从这一点来说,“唐诗微电影”在经典作品选择方面亦有偏颇。当然,从大众传播角度来说,“唐诗微电影”更侧重对故事和情节的关注,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促使其牺牲诗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时尚: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一)唐诗微电影的时尚表达
  从审美形式看,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方式的转型和新兴媒体的强势,使唐诗微电影用现代手段创新唐诗阅读方式,更适应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映需求,成为创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典范之举。
  从内容表达看,唐诗微电影播出时增加文化学者、国学大家、执行导演、吟诵嘉宾和访谈等内容(加上15分钟核心视频,总长度为45分钟),帮助观众进一步加深理解,更加丰富了唐诗微电影的思想和内容,也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里让更多人接触和接受唐诗。[11]此言不虚。
  (二)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不仅是唐人一代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缩影。千年以来,唐诗经典呈现的是一条选本传播、书画传播、音乐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的进程图。布鲁姆斯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12]唐诗微电影,在观照传统文化资源的景观里,可谓美丽中国路上的小橘灯。
  唐诗微电影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并重,是近年少有的大项目。从样片《人面桃花》和《天地一沙鸥》片花来看,画面较为精美、音乐充满情感,但在编剧创意、演员选择、摄像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譬如富大龙饰演杜甫,阅历感稍嫌不足;人面桃花女演员,画面给出的一个面部特写韵味不足。恐怕是从编剧、导演到演员,还不能真正拿出院线大片的精致投入来做的缘故。好在项目组还计划在节目安排播出的同时开展投票评选,重新注资拍摄其中最优秀的10部作品,进军院线。
  就编导而言,明代诗人对唐诗的审美接受和理论阐释,经历了从浑厚圆融的声响、音调模拟,到具体而微的格律用韵分析,再超越声律格调而走向对诗之兴象风神的审美感悟,虽说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唐诗的韵外之致,但对唐诗美典奥秘的领会已逐渐趋于深入。[13]笔者认为,“唐诗微电影”可借鉴明代诗人的学诗路径,还可参研宋诗之后出转精:在意蕴未尽处、情节空白处、留有余地处、美中不足处,以及浅、直、粗、窄、正、俗处,进行穿越、开凿、拓展、发明,[14]57在此基础上,重现古人之自命处、着眼处、作意处、命辞处、出手处,无一可苟,[15]18最终,还是要追求那种宛然在目的读诗的感觉,传达给读者更多的联想空间和审美意绪。[16]248也就是说,唐诗微电影应是唐诗经典的审美增值,而避免开发式或善意损坏。
  微电影作为现代的视觉传播媒介和沟通、表达手段,会越来越比传统的文学、音乐以及影院电影等艺术形式,在形构政治、文化、社会认同等方面具有更大、更强的功效。[17]但要指出的是,微电影固然给唐诗传播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最新权威调查显示,34%的网民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仍有66.%的网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8]正如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与网络阅读相比,纸质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深层次的研读、知识品味、深度学术思想交流,纸质的媒体仍然是简单便捷、随时刻度、老少皆宜的一种载体,最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19]由此看来,尽管我们认为唐诗微电影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但文字作为符号与媒体,在唐诗传播中占有突出地位”。[20]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阅读方式却并不因此失去其固有价值,仍然是唐诗经典传播的根基,仍然是遥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诠释当代美丽中国梦的终南艺境。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2]欧明俊.“唐诗宋词”说平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李国文.唐朝文学的排行榜[N].中华读书报,2006-04-26(7).
  [4]王兆鹏,孙凯云.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J].文学遗产,2008(2).
  [5]汪超.<唐诗排行榜>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综述[J].长江学术,2012(5).
  [6]谷峪.唐诗影响下的世界电影[N].新京报,2012-04-20(C25).
  [7]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何建平,张薇.中国“微电影”研究现状综述[J].当代电影,2013(6).
  [9]尹家美,王稼之.浅析自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创作[J].文艺争鸣,2013(5).
  [10]王世立.唐诗经典的确立与嬗变[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1]哈麦.108部唐诗微电影项目启动文化名人执导央视播出[EB/OL].http://news.mtime.
  com /2013/06/16/1513289.html.2014-05-04.
  [12](美哈罗德·布鲁姆斯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J].译林出版
  社,2005.
  [13]张毅.追寻唐诗的声韵之美——兼论明人的学诗路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1).
  [14]张高评.同题竞作与宋诗之遗妍开发——以<阳关图><续丽人行>为例 [C]//张高评.宋
  代文学之会通与流变:近世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
  司,2007.
  [15](清)叶燮.原诗[M].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6]尚永亮.“诗中有画”及其相关问题[A].尚永亮:经典解读与文史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2.
  [17]丁亚平.“大电影”视域下的微电影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11).
  [1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
  报,2014-04-22(1).
  [19](美)达恩顿.阅读的未来·封底[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0]马承五.唐诗传播的文字形态与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作者简介:苗贵松,山东单县人,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与审美文化。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编号:12&ZD15)、常州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审美文化”(项目编号:J12059)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改变贫困与欠发达地区的面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些中外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证实,在新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代贫困与欠发达地区如何作为,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应该怎样列出自己的“作用清单”,是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驱动力。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与规划的最终实现值得期待。  关键词: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保罗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江苏省细行业工资数据,分析了低收入行业职工的收入特点,并总结了制约其收入水平提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调控政策的若干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低收入行业构成基本稳定,虽然工资增长率较高,但工资绝对额偏低,且与其他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拉大。行业特点与政府行为制约了其收入的增长。以结构性减税、行政收费减免为突破口,实施最低工资政策的同时采取配套措施抵消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推动集体协
期刊
摘要:1927-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在地质、气象、考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这次科考活动的合作双方分别是斯文赫定带领的德瑞两国组成的瑞典考察团和中国学术团体联合会。赫定最初的中方合作对象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双方也签订了合作协议。但科考活动遭到北京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原因之一是认为协议有失公平,将严重损害中国的文物主权。而斯文赫定在作品中对该
期刊
摘要: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规划在“天下之中”的洛邑营建新都,以洛邑为统治四土的首都,却赍志而没。周公践阼摄政,建成新都成周,“居九鼎焉”,实现武王遗志,乃致政成王,要求成王在新都举行元祀大典并迁居成周。成王即政,坚拒迁居成周,返归宗周丰镐,让周公留居洛邑主持东都政务,令人费解。析其原因,或是成王本无“定鼎于郏鄏”的意愿,成王君臣又忧惧洛邑安全难保、忌惮周公的权威和怀怨周公的践阼。周公下就臣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以边缘生存者的精神诉求,勾画了一个自由平等的梦想世界,展现了人类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西游记》;梦想;追寻梦想;狂欢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才子吴承恩留给后世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这部皇皇巨著中讲述了以孙悟空为核心的师徒一行历经干难万险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作家在中国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勾画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世界,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多样的人物形
期刊
摘要:否定论从公共利益本身具有的主观性、抽象性、概括性、开放性、动态性等角度认为,不应当也没有必要以国家立法之方式来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肯定论认为,不仅应当对公共利益进行理论界定,而且应当进行法律界定,并提出了种种有关公共利益界定的理论和方法。从基本原则、程序保障、实体框架等角度对公共利益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其价值和意义远远胜过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无所作为。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有着更为
期刊
现代性的身体话语  ——《黄金时代》及其他  魏英 苏仲乐  摘要:小说是不同的现代性的身体话语交锋的场所。《黄金时代》等小说通过对欲望的书写回归到个体,实现了对革命意识形态和左翼现代性身体话语的双重批判,建构起以“义气”为核心的新型性伦理,体现了现代性的性观念。这种观念源于作家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伦理立场和左翼现代性理想的幻灭。但在当下,“自然”的欲望身体却又成为新的“神话”。  关键词:现代性;
期刊
摘要:技术知识与通识教育之争不是简单的补充关系,对它们的讨论应该回到二者共同的前提上去。《爱弥儿》早已揭示出现代教育以一种自足、自生而又审核一切外部秩序的人性为前提,而这种人性观又预设了一种形式性的目的论。如果不认清这种目的论,现代教育就会陷入看似开放,实则封闭,而且会以表面的开放性不断巩固其封闭性的吊诡局面。  关键词:人性;教育;《爱弥儿》;卢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转向中,许多哲学家由以往的认识论探讨,转而研究语言问题。在欧陆哲学中海德格尔和勒维纳斯的语言观分别代表了两种典型的的思考维度。海德格尔早期是在此在的生存论基础上进行语言分析,把语言理解为此在的一种活动;中期则以“语言是存在之家”进行了“转向”;晚期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对语言给出了新的定义。勒维纳斯以面对面的关系的多元化显示出与海德格尔的差异。两种思考维度的不同,实质是伦理学
期刊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中,葛兰西是一个重要和特殊的人物。他用“实践哲学”来指称马克思哲学,认为马克思哲学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超越唯物、唯心的更高哲学。葛兰西“实践哲学”在强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根本观点”、“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或人类社会历史”、“意识的现实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走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否认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性质”、“否认思维和存在关系是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