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与民初湖南财政整理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后,湖南百废待兴.谭延闿凭借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和行政能力,对民国初年中央政府政治上主动响应,军事、财政上也给予相当支持,"把湖南的稳定,和对于全国革命事业的主动支持联结在一起"(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时评称"民国告成,实以湘省反正为最要之枢纽"(王芝祥:《湖南光复纪念会祝词》,《民立报》,1912年10月12日,第12版).学界对谭延闿何以有能力响应辛亥革命,支持和维护民初中央政府背后的财政因素,尚未有深入探讨.事实上,面对清末民初湖南财政的困窘局面,谭延闿进行了财政革新,实行以整顿税制为首的一系列财政整理措施,稳定了湖南的经济形势.
其他文献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西关系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撰述舆地著作以重新认识西方并思考应对之策开始成为开眼看世界士人群体的重要经世取向.1840—1861年,这类著作问世者至少有22种(参见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为其中之代表.目前已有部分专题论文与著作对该两书资料来源及内容的异同点、写作特点及学术地位做过比较研究.
期刊
皮亚杰文集李其维赵国祥总主编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奠基者,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与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等并称为西方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皮亚杰文集》共10卷,收录了皮亚杰本人撰写的近70本专著与40多篇文章;附录其他学者所写近30余篇相关重要文章.《皮亚杰文集》综合、完整地收录了皮亚杰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和研究成果,系统展示了其学术思想的全貌与精华、张力与辐射、侧重与流变.文集几乎涵盖皮亚杰学术生涯的所有研究作品,对皮亚杰之后的日内瓦学派和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嬗变和发展亦有所涉及.
期刊
一、本刊是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尤其欢迎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文化史、海洋史、台港澳研究等方面的优秀稿件.二、专题论文一般不少于15000字.重大选题的稿件不受此限制.囿于经费,恕不退稿.三、投稿时,请采用打印稿和电子稿同时寄送的办法.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行×36字)打印,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打印稿请通过EMS方式寄至"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邮编:475001;电子稿请发至相应的电子邮
期刊
【编者按】在国际关系思想史成长年代里,人们大多是在现实主义、自由国际主义、建构主义三分法框架下进行思考和展开研究的.欧美三大主流学派(现实主义、自由国际主义、建构主义)各自的源流变迁、彼此之间的分歧与合流,是最近三十年来国际关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各类专题著述无不追溯这几个学派的最初思想来源,它们的代表人物,它们的重要概念、命题、范式,它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代表人物之间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传承性和变化性.这些研究毫无疑问地体现了国际关系思想史尤其是其概念、命题、范式以及基本方法代际
期刊
【编者按】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孙中山提出了"建设告竣时,革命成功日",毛泽东也强调"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都谈到革命与建设两者的关系.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
期刊
( )簋(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05295,第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435页.以下简称《铭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由吴镇烽先生撰文公布(吴镇烽、朱艳玲:《( )簋考》,《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第107~109页).该器通高13.7厘米、口径21厘米,侈口深腹,圈足外撇,颈部有一对附耳,略高出器口.颈部饰垂冠回首体呈S形的顾首夔龙纹,以云雷纹填地.关于簋的年代,研究者一般认为,从器形、纹饰来看,当属西周中期(朱凤瀚:《关于西周金文历日的新资
期刊
李彬赵月枝主编本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资深专家论证组织、青年学者分工撰写的方式,首批推出10部专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本丛书的灵魂,"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是本丛书的主题,"四个自信"是本丛书的落脚点.
期刊
【编者按】部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的原初的、最基本的以及前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组织形式.对于中东而言,部落既是传统社会的底色,也是塑造中东文明史隐秘但又影响至深的结构性变量.由部落征服、国家构建再到新的部落力量崛起,构成了伊斯兰文明诞生以来中东王朝兴衰变迁的历史闭环.中世纪伊斯兰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称之为王朝更迭"四代周期律".部落社会的迁徙成为古代中东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盛的社会基础.部落属于自组织型社会形式,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国家之外,国家大都维持着对部落的"间
期刊
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总策划图书类别:地方文化"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是"翻译河南"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丛书初步规划有汉字、少林功夫、中医、太极拳、古都、农业、焦裕禄、"人工天河"红旗渠、手工艺、丝绸之路等近30个专题,力求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立体、全面的河南.本套丛书是河南省迄今为止唯一以河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中英文双语套书,也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河南形象的重要载体,中国外文局将其列为"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
期刊
【编者按】美国早期史具有十分突出的跨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早期美国的历程可以说属于整个大西洋世界整体史的一部分.自1500年以后,大西洋世界的整体性日显突出,这一点是同期的印度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进入17世纪以后,大西洋世界更成为西、葡、法、英四大帝国体系的核心区域,四个大陆、三个种族在大西洋世界发生愈加紧密的交汇.对于北美殖民地和革命时期的美国来说,大西洋世界更是主要的活动舞台.因此,发生在大西洋世界任何地方的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可以从大西洋视野加以考察.美国史家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