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的研究与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n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辽河油田区域的大凌河油层,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形成于裂谷深陷期,是深水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浊流沉积物;油层埋深1150~1540m,含油面积3.2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654万吨。本油层大致可分为3个砂岩组,自下而上厚度、面积均变小,代表了由强到弱的周期性浊积发育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大凌河 地质 研究 油层
  一、对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的基本认识
  大凌河油层一般在砂质岩中含油较饱满,在砂砾岩中含油性较差,层理类型以粒度递交层理为主,砂体形态呈透镜状,砂层厚度变化大,岩性组合为厚层砂砾岩和厚层暗色泥岩相间。它是在深水条件下形成的浊积岩。富含泥质条带或团块,储集层的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层层块状砂岩、砂砾岩、砾岩、砂质岩以硬砂质石英,长石为主。磨圆中等,分选差,泥质~钙质胶结,胶结方式以孔隙式为主。
  二、对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研究必要性
  大凌河区块油水关系复杂且矛盾重重、水淹规律复杂、采出程度低;构造特征、储层的展布特征、油水分布特征都没有得到清楚地认识,为提高该井区大凌河油层动用程度,有必要对该井区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重新认识。
  三、地质特征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精细地层对比重新确定层位
  对比基础是1∶300比例尺组合测井图、校正井的补心海拔高度、岩心和试油、试采资料。以标准井为中心,结合邻井进行追踪和对比,由点到线建立骨架对比剖面及其网络,最后闭合标志层。同时以标志层作控制,采用沉積旋回法和切片法对比油层组。
  依据浊积岩形成于深水湖盆的特定条件,寻找沉积稳定的湖相泥岩时间岩性标准层;又依据浊积岩形成的周期性来划分沉积旋回;同时考虑到砂泥岩差异压实而引起的厚度变化,采取以沉积旋回为基础,标准层控制大段统一划分油层组。斜坡泥岩段为深灰色泥岩,上部质纯。下部含粉砂,感应曲线上部出现3~5米齿状高值,向下齿状逐渐减低,视电阻率曲线上部低平,向下齿状逐渐抬起,形似“斜坡”。
  对比标志层以井作为岩性、电性、含油性和地层层序标准井,建立岩性和电性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标志层的原则是同时性(标志层是同时期的沉积)、稳定性(分布稳定而广泛)和特殊性(岩性和电性特殊)。按此原则,根据多条测井曲线组合(自然电位、感应、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和中子伽马、电阻率和微电极等)的测井响应和岩性组合,综合确定单井标志层。然后,通过全区连井对比,确定了主力含油层段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
  2.精细构造研究与精细地层对比结合
  大凌河区块研究遵循层次性原则,精细构造表征遵循从大到小的描述原则,进行逐级细致研究,逐级重新落实,得到可靠的结论。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是在地震资料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多井资料的重新标定,确定主控断层和大断裂的位置、产状以及落差等一系列断层要素;其次,落实新解释资料中可分辨的,原资料中没有或多余的断层;最后在井资料及综合分析动态资料的研究中,确定地震资料不可识别的小断层。对于断块油田,由于断点组合关系复杂,部分区域的地质构造认识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落实地层层序和断点组合,以恢复构造真实面目,寻找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块。储层的类型属内陆湖盆近源扇三角洲沉积,由于砂体沉积的多样性和构造的复杂性,使得老油区一些沉积厚度较薄、分布面积较小和构造复杂区域的含油气层未被发现利用。随着开发后期井网密度的加大、电测解释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构造复杂区域认识程度的加深,具备了识别这些油层的条件。
  3.研究油气藏成因确定油藏类型
  大凌河油层属于岩性—构造油藏。南块油水界面-1350m左右,北块油水界面-1330m左右;16~304块油层分布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构造位置高且砂体发育的部位油层发育,且各砂岩组由各自油水界面:砂岩组原始油水界面-1425m,油藏类型为层状边底水油藏。
  4.重新研究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大凌河区块大凌河油层为此斜坡地带中一套粗碎屑沉积物。从古生态、粒度、岩性、沉积物造标志表明,这套沉积物为斜坡带具供给水道的水下扇沉积体系。砂体的内部结构及相带划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砂体基本分布在沟道内,向湖方向伸展短,不形成扇体。其内部结构可分为水道主体亚相、水道前端亚相和外水道亚相。
  一种是碎屑物供给充足,砂体在斜坡带中部分散成扇体,这类砂体即属具供给水道的水下扇沉积,其扇体内部可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扇体部分的含油性最佳。内扇可分内扇水道和天然堤,内扇水道由颗粒支撑砾岩、砂砾岩夹块状杂砂岩组成,正旋回,正粒序,砂砾混杂,分选差,代表砾质高密度浊流沉积。中扇博爱阔网状水道区和无水道区。网状水道是内扇水道致坡度变缓而散开,形成较浅的无天然堤网状,以砂质高密度浊流沉积为主。由多个砾岩——砂砾岩——砂岩或砂砾岩——砂岩正旋回正粒序组成。正递变砂砾岩相含量最常见,厚度也最大,占总剖面厚度的60%,中扇无水道区位于网状水道区向湖一侧,是砂质高密度浊流向砂质低密度浊流转化的过渡区,其前缘则为砂质低密度浊流沉积。过渡区由砂砾岩和粗——细粒级杂砂岩组成向上变粗的反旋回,夹灰黑色泥岩。对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更正,可以认定该块为近物源沉积,物源来自北西方向。与16-304井区为交叉物源。
  四、大凌河油层地质特征研究的成果
  1.对大凌河油层的综合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证实油水界面不统一,断层两侧地层水矿化度相差较大,断层两侧实际高压物性结果不一。证实断层两边井测井解释油水界面不统一,物源来自北东方向;通过对本块分砂岩组的储层展布规律、钻录井资料从新认识后认为:该块为近物源沉积,物源来自北西方向。
  2.潜力区块及下步建议
  大凌河区块的综合地质分析,为该项目的迅速建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并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果,在本区块布井6口,侧钻井3口,年产油3.3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于辽河油田相关区块的研究确定了方向,为原油称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可用于指导其他层系的地质研究和开发调整工作。
  3.结论及展望 大凌河油层构造和储层的落实为下部挖潜提供了方向,大凌河油层油藏类型多为岩性-构造油藏,寻找岩性尖灭带并在岩性尖灭带不挖潜井为下步挖潜方向。
  参考文献
  [1]苗 振.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潜山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 1997年.
  [2]侯振文.辽河盆地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勘探潜力及勘探部署[J] 2000年.
其他文献
《电子支付与结算》课程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针对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摘 要:在概述建立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选定的地质资料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后台数据库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应用Oracle数据库结合全文检索产品进行地质资料管理的主要思想。通过研究得出,运用Oracle数据库与全文检索产品相结合的方式面向终端用户提供地质资料检索服务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信息化方案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信息管理方案,值得加以应用。  关键词:地质资料管理系统 数据库 TRS 全文
依据系统的整体性原理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即要从整体目标出发,不要从局部入手,搞好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布局,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搞好高校的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结合高校工作的实际,对高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品种频频增多,统计数据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受很多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些统计数据存在失实的现象,本文就有关该现象的常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 统计 数据质量  科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离不开科学统计的有力支撑。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
摘 要:以卟啉锰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研究了环氧丙烷胶束催化氧化过程。考察了卟啉锰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咪唑与卟啉锰摩尔比、H2O2浓度及反应温度对胶束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范围内, 卟啉锰可催化H2O2分解;卟啉锰的结构影响环氧化产物PO的收率;得到了相对较优的环氧化工艺条件,在卟啉锰浓度0.5 mmol /L,H2O2浓度60 mmol/ L,咪唑与卟啉锰
光催化技术是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光子诱导的强氧化性空穴或羟基自由基(·OH)分解有毒有害污染物,具有可利用太阳能、环境友好和无选择性
针对铝合金紫铜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工艺的缺点,提出采用柔性粘贴式陶瓷衬垫代替紫铜衬垫.以铝合金5083为例,验证铝合金熔化极氩弧焊陶瓷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工艺的可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原因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研究,阐述我国核心人才流失所造成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从而实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Kay算法能够估计出采样点较少的正弦波频率,但低信噪比下估计性能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修正Kay算法.首先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准则,推导了观测信号模值与相位的条件概率密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