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子荣诗歌的人文情怀与艺术特色以致其弟的诗作为例

来源 :学术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子荣诗歌是以人文情怀为基调的。同时,又是与强烈的爱国爱乡感情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他二弟安岱(施纯亮)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国从军,参加抗战,所以这种人文情怀在给他的诗作中得到最明显、显典型的表现。他于1941年写的《夜怀二弟纯亮》,除了对他回国抗战表示赞赏外,还表达了对父母双亲和故乡的怀念;此后所写的《中途寄二弟》与《欣逢二弟纯亮》也是如此。施子荣诗歌的艺术特色,就是通俗易懂,文词优美,格律严谨,同时融入不少典故。其化用典故非常贴切、自然顺畅,《夜怀二弟纯亮》中的“醉饮葡萄不顾身”,就化用了唐诗的两个典故。同时,他有时也留下悬念,为读者设置欣赏、品味的空间,《九日怀四弟峥峰》的“九日”就是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也是施子荣诗歌的一个艺术特色。
  关键词:施子荣;诗歌;人文情怀;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4)02-0007-05
  施子荣(1917—1992年),名成柱,号文檀,晋江县杆头村(现属福建省石狮市)人。因家境贫困,10 岁即随父离家,远涉重洋,菲岛谋生。他“虽早年少缘庠塾,然酷爱国学,尤好吟咏”①,平生所作诗词达一千多首。他逝世之后,其哲嗣于1993年为其在香港出版了《晨曦阁诗集》与《楚鸿轩词稿》。2012年,又于中国大陆出版了《施子荣诗词选辑》。
  “文学即人学”,即是说,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以人文情怀为基调的。古典诗词亦然。此处之人文情怀,即指“以人为中心”的关爱人、尊重人、激励人等的情感表述。施子荣“吟作诗词,好学之外,无非藉以寄抒情怀,聊慰远寂,调释张驰,非为宣扬。”②其哲嗣此处的“寄抒情怀”,当可视为子荣作品中人文情怀的具体说明。同时,在其作品中,“爱国忧时、思乡之情溢然纸上,诚‘域外唐音’也。”③由此可见,施子荣诗歌中的人文情怀是与爱国爱乡之情结合在一起的,也即是说其人文情怀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
  一
  施子荣兄弟四人,其居长。据他自己介绍:“弟纯亮回国从戎。抗日胜利后退役定居南京,未再返菲。弟嵘峰在岷里拉经营首饰业,家道小康,一家融融。弟峥峰在菲完成机械工程及电科工程,现任工程师之职。弟虽各奔前程,但情感素洽,手足情深。”④
  从子荣的诗词作品角度来考察,仿佛他与二弟纯亮的联系比较密切。应该说,纯亮对兄长子荣也是很尊重的。1938年2月,施纯亮决定奔赴延安参加祖国抗日战争之时,因恐父母阻挠,事前未敢告知,就先写好一信,交付子荣,请他在自己离菲后交给父母。⑤由此不难看到他对兄长的信任和尊重,因而对子荣的感情也就不难想象了。施子荣对纯亮同样非常想念。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写下了《夜怀二弟纯亮》四首七律。其一云:
  万里河山血战酣,三年犹未罢征骖。
  逞身卫国身何壮,矢志从军苦亦甘。
  弥漫烽烟迷塞北,疮痍满目遍江南。
  男儿欲把乾坤转,倭寇强虏一例戡。⑥
  因诗中有“三年犹未罢征骖”一句,笔者以为,此四诗当作于1941年。因为标题已经说得很清楚,此诗怀念的对象是“二弟纯亮”,而施纯亮又是于1938年返国,当至1941年方为三年,故该诗当作于是年。从尾联“男儿欲把乾坤转,倭寇强虏一例戡”来看,我们不难明白子荣对纯亮回国抗日的赞赏和肯定。顺便一提,该联末句的“倭寇强虏一例戡”,在《施子荣诗词作品选辑》中变成了“哪怕强虏虎视耽”。⑦笔者以为,这可能有违施子荣的原意。理由有二:首先,“哪怕强虏虎视耽”的意思不符合实情。显而易见,“虎视耽”当为成语“虎视眈眈”的省语,即形容某一人物(或禽兽)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也即他(或它)在采取行动之前一种凶恶觊觎的状态。如果日本侵略者仅仅停留于此,还没有侵略中国的领土,中国的八年抗战又从何而来呢?其次,其意也不符合该诗的内容。《夜怀二弟纯亮》是施子荣对其弟英勇抗敌的赞颂。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蛮横无理地蹂躏中国的领土,所以作者希望纯亮与广大抗战军民一起,把“倭寇”与“强虏”(按:此当指前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等)“一例”(按:即一样)“戡(平)”。如若日本帝国主义仅仅是“虎视耽(耽)”,施纯亮等军民的抗战行动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又要怎样回应该诗的首句“万里河山血战酣”呢?因此,应该“倭寇强虏一例戡”才是施子荣的本意。笔者属意如此,如鲠在喉,故直言不讳地载此以备考。
  正是由于施子荣有“男儿欲把乾坤转,倭寇强虏一例戡”的良好愿望,因而就想象出很多具体的战斗场面,如“关西战罢转关东,敌忾同仇气贯虹”;“铁衣萧瑟风声里,羽檄飞驰月色中”,等等。总之,他希望施纯亮偕广大抗战军民通过南征北战,象古代先贤俞大猷、戚继光那样戡平“倭寇”,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好“奏凯高歌入国门”。同时,也“好将消息慰双亲。”应该说明的是,施子荣与纯亮兄弟的父母双亲也是爱国进步人士。解放战争时期,其家中就曾接待过中共地下党员王经贤等同志的膳宿⑧,支持他们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所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俩同样也希望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子荣在“夜怀二弟纯亮”之时,也想到了父母,其对他俩的深厚感情也于此可见一斑。由是,其对父母兄弟的人文情怀不难想见,而这种人文情怀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也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施子荣的这种人文情怀不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是一以贯之,数十年如一日。大约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他又写就《中途寄二弟纯亮》⑨二律。其一首联云:“叁拾余年聚面悭,梦魂几度绕边关”,说明自己虽然已经30余年无缘与弟晤面,但在睡梦中却经常见到他在边关的情形。接着,即用胡笳、旅枕、手足、音书、归帆等意象,层层深入地说明对纯亮的思念之深,最后发出了“只恐相逢鬓已斑”的感叹。其二首联曰:“当年姜被待鸡鸣,灯火联宵共细评”,说明了兄弟二人的深厚情谊。“姜被”一词典出《后汉书传》:东汉姜肱与其弟仲海、季江相友爱,经常同被而眠。然而,子荣与纯亮不仅同被而眠,而且还通宵达旦地倾心论谈(即“细评”),其兄弟之深情较姜肱兄弟仿佛有过之而无不及。接着,颔联与颈联则分别用自己与弟弟的情形作对比:弟在“北塞”“卫国”,自己却“懋迁”于“南瀛”;自己历尽“辛苦”,弟却频遭“险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又自然会想到曾经培养自己兄弟长大成人、后又经常“倚闾”盼望孩儿归来的父母双亲。遗憾的是,如今他俩形影“已杳”,先后逝世。于是,他“不胜怨痛忆亲情”。于此,他对父母双亲与其弟的深厚人文情怀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施纯亮于1975年离休。后与家人一同定居于83226部队南京干休所,安渡晚年。B10后来,子荣又作《欣逢二弟纯亮》,B11首联云:“白下相逢感万千,偶谈家境转怡然。”此处之“白下”,即南京西北的白石陂,也即为南京之别称。笔者估计,此诗当是施子荣于某年返国时到南京与其弟晤面时所作。因其时纯亮已经离休,甚至可能中菲也已经建交,因而两人的家庭生活都已经很幸福美满,故诗中会有“偶谈家境转怡然”之句。紧接此诗之后者,是另一首《留别二弟》。B12不言而喻,此处之“二弟”当仍指施纯亮。该诗首联曰:“千里萍踪任转移,金宁偶聚又分离。”笔者揣测,“金宁”可能是“金陵”的笔误(因“宁”与“陵”谐音),即“金陵”与“白下”同样指南京。从“金陵(宁)偶聚又分离”句,可知其兄弟两人晤面后不久即又分别了。由是,此诗当与前诗均是子荣与纯亮某次在南京晤面时的作品。在此诗中,颈联“咏到鸰原情更切,梦回梓里意难支”,说明了他俩兄弟(鸰原比喻兄弟)情谊的深厚与密切,以及对桑梓故里的深切怀恋。事实上,早在数十年前,施子荣在《夜怀二弟纯亮》中,就把对纯亮的怀念与对故国家园的眷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二之尾联云:“怀弟深宵眠不得,乡思千里两心同。”作者在怀念其弟而未能入眠时想到了故乡,并且认为其弟此时可能也同样在怀念故乡吧!我们由此不难体会到他对其弟的人文情怀,而这种人文情怀又是建立在爱国爱乡基础之上的更是不言自明。
  也许由于施纯亮曾回国从戎,直接投身于保卫祖国抗战事业的缘故,故施子荣诗歌中的人文情怀与爱国爱乡情感,在致纯亮的诗作中得到了非常完美的结合;也就是说,施子荣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人文情怀,在有关施纯亮的诗作中得到最明显最典型的显现。笔者有感于斯,故特试析如上。
  二
  陈推之教授在为《施子荣诗词选辑》所作的“序”中云:施子荣“盖其才情特富,学识亦刻苦弥成,故所作虽白描为多,而用典处亦不少,格律声色,并臻茂善,诚可况诸杨诚斋、袁子才所谓‘性灵’作者无惭。”B13笔者甚为赞同陈教授的观点。笔者以为,“所作虽白描为多,而用典处亦不少,格律声色,并臻茂善”,就是施子荣诗歌的艺术特色。
  白描,是指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风格。此处,即指施子荣诗歌的通俗易懂、平白如话之诗风(我们从上举致其弟施纯亮的作品不难见其一斑)。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具“通俗易懂”特色的古代诗人当为唐代白居易。据云,其诗“老妪能解”。B14因此,白氏尚在世时,其诗作即广泛流传。据其好友元稹云:“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B15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白诗流传之广。以此比照,既然施子荣的作品也“白描为多”、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因而必然也能够流传久远,此当是可以预期的。然而,虽然子荣的作品以“白描为多”,但并不排除其“清真绵丽”、B16“辞采丰美”,“意境恢宏,文笔跌宕,颇见清新别致” B17。 此外,子荣的诗作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当然,偶尔也有个别如《夜怀二弟纯亮》中的“弥漫烽烟迷塞北,疮痍满目遍江南”者。这是因为平仄对仗的需要,故改变原来“弥漫”对“满目”、“烽烟”对“疮痍”,而使四个词交叉成对,即为“交股对”,但仍“也不失为工对”。B18因此,施子荣的作品应该是可以雅俗共赏的精品。
  施子荣在其清新俊逸的诗笔中,确实“用典处亦不少”。笔者在上文已经介绍过“姜被”一典(“鸰原”也曾提过),现再试举一例。《夜怀二弟纯亮》其四首联云:“山花红遍战场春,醉饮葡萄不顾身。”此“醉饮葡萄不顾身”一句,当衍化自盛唐诗人王翰的名篇《凉州曲》。该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描述将士们乘着战斗的间隙,在战场上举着夜光杯,斟上葡萄酒,伴着琵琶声,开杯畅饮,一醉方休的景象;表现了他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慨。子荣用“醉饮葡萄”概括其意,并用“不顾身”三字把其升华,以照应首句“山花红遍战场春”。 因“不顾身”三字,又是引用自唐代另一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貉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施纯亮等抗战军民驰骋沙场、勇敢战斗的雄伟身姿,以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战地“山花”烂漫“春”色的壮丽图景。子荣在此短短的七个字当中,就引用了两个典故,且用典贴切,自然顺畅,毫无斧凿之痕,实为不易。
  还应该着重指出的是,施子荣的作品虽多为“白描”,可雅俗共赏,但不少作品也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值得细细品味。《九日怀四弟峥峰》即为其中之一。全诗如下:
  (一)
  睽违两地似商参,遥望江南令节临。
  千里关河归梦远,满城风雨恼人深。
  鱼书迟到心何切,雁序分飞感不禁。
  枫叶芦花秋意冷,不堪别绪苦相侵。
  (二)
  犹记南洲负笈时,埙篪融洽谱新词。
  十年聚首情敦厚,一旦分襟泪暗垂。
  故国山川愁远隔,天涯萍梗叹流离。
  寒沙萦水秋深候,两字加餐慰所思。B19
  如上所述,施峥峰是子荣的四弟。1957年,他在菲律宾刚大学毕业,正处于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其妹夫、时任晋江县县长的杨维辉听说他是学工科的,就让自己的爱人、即峥峰之妹施柳霜以其母的名义给峥峰寄去一信,动员他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于是,施峥峰便告别菲岛,返回祖国,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洪流。此后,即逐渐由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一直干到高级工程师,直至1997年退休。B20
  施子荣此诗是描述自己与峥峰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的亲切怀念。例如,“十年聚首情敦厚”,“埙篪融洽谱新词”,即指其兄弟的情谊;而“鱼书迟到心何切,雁序分飞感不禁”、“故国山川愁远隔,天涯萍梗叹流离”,即指对他的怀念。该诗的标题为“九日怀四弟峥峰”。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月的“九日”呢?这当是任何一位细心读者都会提出的疑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言明呢?笔者以为,这当是作者为读者设下的悬念,也即是留给读者品味的艺术空间。答案当然就在诗中。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探微吧。第一首的首联下句云“遥望江南令节临”中的“令节”即指佳节,可见这是在一个传统节日。那么,究竟是什么节日呢?紧接着,颔联下句曰:“满城风雨恼人深”。由此,我们不难明白,原来是重阳节,即九月初九日。“满城风雨”典出宋惠洪《冷斋诗话》卷四:“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虽然此处原句在“满城风雨”后紧接的是“近重阳”,但因子荣诗作的标题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时为“九日”,故当为九月初九日,即重阳节当天无疑。重阳节,历来就是一个怀念亲朋故旧的传统节日,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就曾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21的感慨。因此,子荣于此时怀念起其四弟就是很自然的。重阳节正当凉秋之时,而“秋”又是一个自然界逐渐萧瑟的季节,随着时序的渐进,人们的怀念之情必将愈加深沉。因此,子荣在两诗的尾联分别再次提到时令:“枫叶芦花秋意冷”与“寒沙萦水秋深候”,从而逐渐深化了主题。因为,随着“秋意”的渐“冷”与“秋候”的进一步加“深”,作者对其四弟的怀念也必将会更加强烈,这当是读者不难体会得到的。作者如此层层深入地揭示主旨,手法确实高明。实在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近日,笔者再次通读《晨曦阁诗集》与《施子荣诗词选辑诗选》,不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由是,特草此文,略抒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注释:
  ① ② ③ 施养炳、施梓云、施祥云. 施子荣诗词选辑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
  ④ 施子荣. 晨曦阁诗集自序[M]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⑤ B10 中共晋江市委党史研究室. 晋江华侨抗日救国史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8.
  ⑥ ⑨ B11 B12 B19 施子荣. 晨曦阁诗集[M]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⑦ 施子荣. 施子荣诗词选辑[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
  ⑧ 石狮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石狮杆头革命斗争史[Z]2000.
  B13 B16 陈推之序[C]施子荣. 施子荣诗词选辑.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
  B14 傅东华. 白居易诗凡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
  B15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C]傅东华. 白居易诗导言.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4.
  B17 郑鸿善. 晨曦阁诗集序[C]施子荣. 晨曦阁诗集. 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B18 陈琼芳. 《夜怀二弟纯亮》赏析[C]且把金觥对月圆. 香港:风雅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1:9.
  B20 施峥峰. 缅怀妹夫杨维辉[C]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 杨维辉纪念文集. 福州:建人民出版社,2003:3.
  B21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Abstract:The poetry of SHI Zi-rong is based on the humanistic sentiments. And the poetry is endowed with strong patriotic sentiments. Since his younger brother (SHI Chun-liang) back to China to join in the Arm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his poetry to this brother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o illustrate this kind of feelings. In the poem Cherish the Memory of My brother Chun-liang, which is writing in 1941, he expresses his love for his parents and his hometown besides giving his praise to his brother for joining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is kind of sentiments is also very obvious in the later poems to his brother, such as To My Brother in the Middle Way and A Joyous Meeting with Chunliang.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SHI Zi-rong′s poetry include legible language, beautiful verse, precise rhyme, and numerous allusions. He can use the allusions very natural and precisely. For example, in the Cherish the Memory of My brother Chunliang,the verse “drunk in veeno regardless of the life” has used two allusions from Tang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he would keep some verse in suspense to leave room for the readers to appreciate. For example, in To Cherish My Younger Brother Zhongfeng on the Ninth,“the ninth” means both the ninth of September and the Double-ninth Festival. This is one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in SHI-Zirong′s poetry.
  Key words:SHI Zi-rong;poetry;humanity;characteristic
  【责任编辑 刘祖琼】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全美地方选举中,华裔候选人收获不小。从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到美国联邦商业发展总署副署长董继玲,再到加州主审计长江俊辉,一个个华人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美国政坛的高层
5年前我来到中国,希望借此机会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此前大部分时间我就职于花旗银行,期间曾被派驻欧洲和亚洲的几个国家负责该地区的业务。加入平安使我有幸在中
美国中国总商会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在纽约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意味着中国期待为中美两国商家提供更好的贸易往来服务。
银监会宣布,已于近日批准了首批四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进行分行的筹建工作。这四家台资银行分别是: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和彰化银行。其中,台湾土地银行、第
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一环。在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中,留日学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协助考察日本教育制度、学习先进的师范教育知识、回国
“打工皇帝”是一个令人艳羡的称号,不仅因为“打工皇帝”们全都身价千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已经攀上职业经理人的最高峰,所体现的价值不是金钱所能衡量。  在微软工作时,曾经三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唐骏,他总结出作为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三个素质是:做人要正直,要有事业心,具备业务能力。的确,这些都是职业经理人必备的,但职业经理人若想成为“打工皇帝”,究竟要炼成哪几招呢?  想要修炼成“打
运用测试语音共振峰频率的方法,比较苏州学生与标准英语发音者所发英语单元音语音在共振峰频率上的差异。根据共振峰频率与发音方法的对应关系发现:对于苏州与英语共有的单元
编辑 刘海星    雪茄能让人有一种感官上的享受,醇和、圆润的烟气能将人带入理性的思考之中。同时,温和、热情、风趣、健谈等共同的特性使得抽雪茄者彼此之间较为恳切,较为直白,较能沟通。当我们翻开雪茄世界长长的人物志,人类世界中的一个个最优秀的精英人物纷纷展现眼前,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组合,如马克思、丘吉尔、海明威、巴顿、格瓦拉无不是雪茄(烟斗)爱好者。雪茄就如同一个亲善大使,将各种不同利益者紧紧拉在一
这场拍卖会在纽约曼哈顿的喜来登酒店进行,持续了3个多小时,现场有上百名买家,还有人通过电话参与竞拍。这批拍品约200件,其中包括40多块劳力士、卡地亚、宝格丽、百达翡丽等品牌
当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语言的应用能力主要通过翻译来体现。基于这样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而作为英语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