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安地震前后首都圈跨断层位移的变化特征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jicck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后首都圈跨断层位移的变化特征,结合该区1970年以来区域断层及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认为:1)2000年以来首都圈NNE向断层逆冲活动增强,显示首都圈现今区域主压应力为NEE方向;2)首都圈及周边地区可能将进入下一个中强地震的活跃时段,河北文安地震是进入这一时段的标志;3)首都圈及周边地区NE向断层垂直活动起伏变化较大,其起伏变化幅度可作为中、长期地震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对福建GPS网的5期观测数据(1995、1997、1999、2001、2003)进行了统一处理,得到4个时段(1995~1997、1997~1999、1999~2001、2001~2003)ITRF2000的站速度、福建地区的整体旋转参数和主应变参数。福建地区存在一致的南东向运动地震前(第1时段)运动速度平均为32.1mm/a;震时和震后两年时间内(第2时段)运动速度大幅度增加到38.7mm/a;
基于弹性位错理论,分析了库仑应力计算中断层的有效摩擦系数、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对震后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应力触发的研究中,这些参数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的改变直接影响接收断层的最优化破裂面,对计算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变化将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改变库仑应力变化的大小,还明显改变库仑应力变化增强区及影区的空间分布等。
近日,市委书记陈敏尔赴梁平区、垫江县,针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带头开展暗访随访,深入一线、体察民情、解决问题、督导落实。陈敏尔此次调
期刊
本刊讯7月30日,北京市档案局召开了宣传贯彻《北京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工作会议。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姜之茂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处长李建国作《关于城乡社区档案工作的思考》讲座,全市13个涉农区县档案局的业务指导部门及镇(乡)、村的档案人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姜之茂在讲话中对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基层档案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他结合《办法》的正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与向南运动的速度明显减小。在集集Ms7.7大地震发生后,各GPS站出现了同步的向东与向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
阐述如何利用地震台观测得到的地倾斜矢量图对固体潮半日波进行潮汐导纳分析。作为范例,利用潮汐导纳分析方法对福建省漳州地震台的地倾斜矢量图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所得到的短时间尺度(1天)内的半日波潮汐导纳可作为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的一种补充,同时倾斜矢量图所展示的图像有利于对震前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跟踪。
为控制黄白颗粒质量,建立诃子的定性鉴别方法,我们采用薄层色谱(TLC)来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准确。故TLC法可作为黄白颗粒中诃子的鉴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