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智取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普遍认为需要分: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和储备货币三步走,我认为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三步基本上是同步循序发展并非逐一接力而行,不如说分为三个部分组成。
  
  人民币国际化是同步曲
  
  人民币国际化在国内专家队伍中、媒体上总是被说成三步曲,比如先从贸易结算到资本结算再到储备货币,或先从经常项目到资本市场投资再到自由兑换。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三步曲是不可思议的,基本同步才是合理的,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是逐步展开的,而每次与一个国家展开必将产生两个国家的货币兑换,这里面就牵涉到资本项目的部分放开,中国不可能等到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全面完成再来进行资本项目的放开的。现实情况是,中国贸易同人民币结算部分国家和地区展开时,已经考虑引进小QFII和允许外企到A股发行股票,这证明我的基本同步是正确的。现实情况是,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储备货币都是逐步形成的,都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套前进的,不可能出现三步曲,只能视为三部分。实际上两个版本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三步曲变成相互打架,看来并没有对人民币国际化弄清楚,因为这是新事物,没有经历过,才有人民币国际化两个版本的流行。
  例如,8月19日,由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办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的“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议”,下发了《关于促进本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相关业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表述了上海将鼓励银行和企业开展部分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试点。银行和企业在方案完备、风险可控的前期下,可开展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等与贸易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个案试点。鼓励在国际招标业务中、政府依法采购进口产品积极推进采用人民币结算。在利用外资、大宗商品进口、对外援助等领域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为了向境外供应商支付人民币款项,各银行可按照有关规定为境外供应商开立“非居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专门用于跨境贸易项下人民币收付结算。对符合条件的人民币对外投资项目,可按规定享受上海市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从上述央行总部以上海市为试点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来看,不仅仅是贸易结算,也有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开始了部分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结算试点。同时,8月19日,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人民币兑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交易,这是境内自由兑换的第一步,虽然是在岸的,但是人民币已经兑日元、美元、英镑、港元、欧元实行在岸外汇交易。由此可见,在岸资本结算、贸易结算是同步的,而且在岸自由兑换也在同步进行中。
  实际上,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与马来西亚林吉特贸易方面的自由兑换是同步的,中国与海外任何一个国家在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只要用人民币结算,那么两国货币就存在双边货币的自由兑换。总体看来,虽然国内认为的三步曲可能有时间上的先后,但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同步曲的逐步深化。
  我认为,中国外汇市场可以向全球开放,允许全球各类投资者进入投资,不必担心人民币波幅放大。因为在中国与任何一个小国货币进行外汇交易,升值的都是小国货币,变成人民币汇率对全球小国货币呈全面贬值趋势。德国历史上与欧洲建立联系汇率时,欧洲货币兑德国马克总是升值,东德与西德统一时,也是东德货币升值,这类似A上市公司收购B上市公司,总是B公司股票大涨一样的道理。由于小国出口集中地越来越中国化,那么小国货币升值变成多赚到钱。所以,贸易项下、资本项下的投资都可面向全球开放,但提供的外汇兑换产品按中国国情逐步扩大,凡是推出的品种应该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如果害怕外资突然撤退,可以在海外成立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结算后可按人民币计价支付欧元或美元,减少对美元结算的依赖。
  很明显,凡是有贸易、有资本市场投资,就有货币结算,这个货币结算是人民币,可以付按人民币计价的美元。由此可见,人民币走出去虽谈不上准确的同步,但至少证明不是三步曲。只要外汇交易市场对外逐步开放,中国在面对恶性情况时,采取交易制度波幅的非对称修改,就能击退恶作剧者。
  
  智取海湾石油结算用人民币
  
  8月2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接受采访时,批评欧洲3%的财政赤字警戒线,认为这是很荒谬的事情,其实,我在半年前就发表文章谈到了此事。当时法国《世界报》2月24日刊发玛丽·德韦尔热斯的文章《世界经济是否需要更高的通货膨胀》,主要探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提出,是否可以把各大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上限从2%提高到4%,以免将来出现生产急剧下滑的局面。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比较务实的,也是具有前瞻性的。我认为,全球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3%的警戒线有必要上调至5%。
  半年后,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许多国家都把目标放在3%这一标准上,欧元区可能会因过分削减指出而陷入双底衰退。”,他说:“各国无奈地削减高回报率投资,以便让政府的财政赤字看起来有所改善,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他提醒称,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现在正在做的事可能会令经济陷入日本式的长期疲弱增长。
  我在今年2月28日就提出财政赤字警戒线有必要上升到5%,等到走出经济衰退后再把财政赤字警戒线回到3%。3%的财政赤字警戒线仅适用于经济平稳时代,不适用于经济衰退时代。另外,在今年上半年,我提出60%的公共债务赤字警戒线在经济衰退时代也要适度提高到80%以上。
  为什么双赤字警戒线在经济衰退时要适度提高呢?主要是采用延长分期支付债务,不拖累经济发展,就像购买大件商品分期付款一样。
  一个令人发笑的事情是,8月24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增速环比2.2%、同比3.7%,而修正后一季度GDP增速环比为0.5%、同比为2%,根据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计算准则得出,2010年上半年,德财政赤字从去年上半年的187亿欧元猛增到428亿欧元,相当于GDP的3.5%。连欧洲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都难以把财政赤字降到3%以下,由此可见,财政赤字警戒线上升到5%是合理的。
  我早就认为全球主权危机过后是规则危机,包括欧洲双赤字警戒线需要修改成宽松的。如果欧洲将来真的放松双赤字警戒线,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如果欧盟的赤字警戒线放松,会使得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重新修改欧洲银行业的评级,欧洲主权信用评级会出现普遍上升迹象,这对投资者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欧元暴跌已久,遇此 消息将是久旱逢甘露,欧元必定暴涨。另外,欧洲削减赤字步伐稍微放缓,有利于欧盟消费保持适当的温度,有利于中国出口。而欧元大涨又有利于欧洲向中国更多的采购,变成中国产品出口加大速上升。欧元大涨令美元被动大跌,这会使很多国家不敢拥有美元,怕亏损,率先出现的是伊朗、海湾国家、印度、俄罗斯,那么人民币乘机进入这些国家进行双边货币互换与双边货币自由兑换同步进行。当然,中国在市场开放度上给中东国家特权。在对外投资、信贷、采购上向这些国家倾斜,如果中国拿下这些国家石油的国际交易结算按人民币计算,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一下子达到与欧元、美元三足鼎立了。实际上,从伊斯兰金融来看,海湾石油国家愿意投资亚洲,不愿意投资金融衍生品,而美国金融危机使他们更加愿意到中国来投资,而他们的钱又很多。所以,中国加紧谈判,用人民币成为海湾石油交易结算主要货币,那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步登天了。
  所以,中国政府有必要在斯蒂格利茨之后乘热打铁,鼓励欧洲修改双赤字警戒线,鼓吹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做法。一旦欧盟修改双赤字警戒线,变成欧元大涨美元被动大跌,变成石油输出国大亏,中国要乘机与海外石油国家进行双边谈判,用人民币作为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作为全球石油贸易结算货币。为此,中国必须放开市场。给海湾投资,中国大力参与海湾工业投资,同时争取美元大跌受损最大国家进行人民币双边货币自由兑换。
  如此,人民币国际化将加速前进。我认为,中国加紧督促欧盟放宽双赤字警戒线,这既利于欧盟,又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这将大大提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欧、美元的市场中智取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
  
  现在全球货币结算市场60%多为美元,30%为欧元,人民币怎么切人这个市场呢?我认为需要智取。
  首先,美国及其亲信如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是中国近期难以拿下人民币结算市场的,欧元区也是中国近期难以拿下人民币结算市场的。但是,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伊朗、朝鲜、古巴、苏丹、阿根廷、缅甸等反美国家,是可以轻松拿下人民币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
  其次,与中国经贸深度合作的国家是可以轻松拿下人民币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比如南非、俄罗斯、希腊、埃及、秘鲁、智利等。
  第三,中国大量投资的非洲国家是可以轻松拿下人民币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
  第四,东南亚国家虽然近来受到美国近来挑拨,但是我们要认清形势,东南亚国家主要是玩平衡,因为他们出口主要目的地在中国而非美国,中国可以一剑封喉。所以,南海问题,只要承认中国主权就行,仍然共同开发,可以借高铁等基建平衡东南亚。凡是与中国进行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中国可以给其基建免息贷款,这对美元是个制约。
  第五,利用游说欧盟修改双赤字警戒线,使得欧元大涨美元被动大跌,海湾石油国大亏之际,推进人民币与海外双边货币自由兑换,放弃海元,用人民币作为海湾石油贸易结算货币。
  第六,凡是跟中国进行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都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免息贷款。欧元区外的国家可以争取,欧元区内国家也可以争取如双赤字高的国家,对于法德等国可以从其它方面去争取双边货币自由兑换。
  综合起来看,中国可以先争取全球25%左右的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市场、自由兑换市场和少于25%的资本市场。接下来,利用美国让美元贬值来打击他的亲信时机,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二次扩张,美元最终只有全球30%左右的结算市场,欧元占全球20%左右的结算市场。人民币占全球结算市场可以从25%上升到40%左右,如果能够轻松游说欧盟对双赤字警戒线的放宽,只需三年,人民币国际化就能占领全球25%左右的结算市场,期间只需中国抛出5000亿美元国债买进欧元,就不用担心外储缩水了,因为欧美元两边资产一样多时,变成美元损失的部分在投资欧元那里得到补偿。由于欧美元是跷跷板效应,美元贬多少,变成欧元升多少,这样中国外储总数就不会亏了。如果欧美元两边资产一样多后,继续抛出美元资产买进欧元资产,由于外储欧元资产权重大于美元资产,变成中国外储开始赚钱了。
  我认为,8月17日,美联储买进25.5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今年上半年,美国股民弃股买进美国国债1600多亿美元,国债收益率降到最低0.5%左右,而国债价格越来越涨。中国可以在美国大量买进美国国债时大量脱手,再买进欧元,应该讲接下来中国抛出5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轻而易举,不会影响美债大跌、价格大跌,变成轻易换仓欧元。中国外储中剩下的美国国债就只有3000多亿美元了,就不用担心亏损了。以后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可以美股暴跌后换成美股,博反弹出局捞回成本,这样变成保本出局。
  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既需要认清双边货币互换为人民币双边货币自由兑换铺平了道路,双边货币自由兑换为全球人民币自由兑换铺平了道路,又需要认识到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储备货币是同步的循环渐进的,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智取。利用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批评欧洲3%的赤字警戒线,进行游说欧盟对双赤字警戒线的放宽。只要欧盟放宽,中国可以提供1000亿欧元的无息贷款,助欧洲投资带动就业,欧元必定大涨,美元必定大跌,海湾石油必定深受美元贬值之苦,中国顺势与海湾谈判,用人民币作为石油结算货币。如此,人民币国际化一下子就占领全球25%左右的贸易结算市场、自由兑换市场、储备市场,对于愿意与人民币进行双边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中国可以考虑给予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当然投资、采购、信贷、承包工程、国际政治支持等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配套工具。人民币一旦占领全球25%的市场后,要善于利用美元贬值继续打击其亲信,来达到人民币进一步瓜分全球市场,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占领40%左右的全球市场,这才是人民币国际化智取的结果。
其他文献
对图书馆的最早记忆,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家乡的图书馆搬人了一座五层高的新楼,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轰动的大事。儿时的我跟随小伙伴去看热闹,好奇的第一次踏人了图书馆的大门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实践中对驾驶人醉酒驾车引发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应否赔偿受害人的损失问题争议很大,并且各地法院的判决也截然相反。本文试图
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社会、管理方、个人三个层面探讨、解决馆员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    1,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反映在资金层面上,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3万亿美元,储蓄总额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由外汇资金短缺变成外汇资金盈余,同时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在此条件下,我国完全有能力,也更应鼓励企业“走出去”,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技术和资源。截至2006年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
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明挖段防水底板和侧墙采用2 mm厚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顶板采用2 mm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暗挖段防水采用1.5 mm厚ECB防水板+300 g/m2土工布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