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株家蚕蛹油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与降解能力测定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稀释培养法从缫丝废水中分离到5株可降解家蚕蛹油的细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对家蚕蛹油的降解能力,H73、H23、H1、H5和H43菌株在72 h内对家蚕蛹油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6.36%、62.04%、60.58%、53.85%和51.20%。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生分析对各菌株进行鉴定,其中H23、H1和H43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H5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H73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
其他文献
动物体细胞核能被去核卵重新编程,获得发育的全能性.在重编程过程中,核仁结构发生变化,组蛋白被修饰.端粒酶基因能被重编程,从而恢复核移植后代的端粒长度.核移植后,克隆后代
CD147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的过程。CD147已被证实是一种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的胞膜监视分子.能刺激肿瘤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及肿瘤细胞
下丘脑葡萄糖反应神经原表面ATP敏感的钾离子(KATP)通道对于血糖浓度调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胰岛素、长链脂肪酸、葡萄糖及其代谢物等均可以激活KATP通道,通过迷走神经而限制
IL-24的抑癌机制复杂,可通过调节p38MAPK、PKR、β-联蛋白(β-catenin)、PI3K、ERKl/2和JNK1/2信号通路;干扰线粒体功能和增加ROS合成;抑制DNA的修复、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