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以及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实施发展战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失效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23-02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上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实施问题,本文将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实施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职务分工和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二是内部管理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不到位,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各方面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预会计工作,内部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学习不够,知识掌握不多,认识上还存在差距。
  2.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用以保障所有者和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是远未达到内部制衡的效果。很多公司内部因职务分配不当,如一人身兼数职等,导致财务监督被架空。因而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运行。
  3.内部审计控制薄弱。有的单位虽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较为完善,但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以至于很多企业出现会计造假行为。另有许多的企业对设立内审机构缺乏紧迫感,即使已设立内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如有的企业在对客户状况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投资与对方联营,甚至违规为对方提供融资,致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濒临倒闭。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财务控制存在漏洞。我国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不尽人意。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导致部分人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发横财;有些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因没有有力的监督,而不能落实完善,从而导致企业资源流失、费用增加;有些企业会计核算严重失实,财务报表被歪曲,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会计控制应有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1.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性。任何管理制度都不会绝对完美、无懈可击的,内部控制也不例外,有它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COSO报告所说:“不论设计及执行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还受到内部控制的先天条件的限制。”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也不是万能的“保险”系统,其作用只能是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串通舞弊和滥用职权的制约;受人为因素的限制。
  2.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没有形成有效制约的大环境。外部监督机制本应成为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推动因素,但由于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相关外部监督机构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无法形成综合整治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有限,从而弱化了整个外部监督机制。同时,审计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不足,其独立监督职能未获得充分重视,执行力也难以保证,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由此滋生了企业的侥幸心理。目前,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很多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鉴于不同政府部门工作重点也不同,这种做法使得部门之间的要求存在互不兼容的情况。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失去积极性,从而被动执行甚至不执行。比如《会计法》中有三处提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问题在于,怎样才算“情节严重”,缺乏量刑标准。
  3.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以及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是融合了众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实现员工自身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的载体。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制度约束,是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贯彻和有效执行的重要支撑。我国大多数企业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也较为重视企业文化的环境建设,但却忽视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企业文化仅停留在标语、口号而未触及员工思想深处,在员工中产生不了共鸣。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违反全面性原则;违反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违反成本效益的原则。
  4.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单位领导则是这个主体的权力行使者,单位会计人员是处理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实施会计监督、执行具体会计法律制度的执行者。虽然会计人员与为之服务的会计主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基于领导人之间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就显而易见,一方面会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力求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执行单位领导人的命令,这两个方面,孰重孰轻,如果不处理好,会计信息的真实就很难保证。   四、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创新。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定位,原理一直是站在基础审计的角度上,如果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国有企业现状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则有必要重新定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本管理视角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企业里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坚持柔性管理。
  2.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企业要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得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得重点监控对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强调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层和公司财务的监督作用,使会计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克服经营管理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外部控制环境。
  3.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强化企业整体内控的观念。在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过程中,要强化企业整体内控的观念,即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工作的出发点都要具有内部控制的观念,受制于内控,得益于内控。内部控制是一套完整、严密的体系,由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以及监督考核等内容组成,所有这些的实施都要企业内部人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在企业内部要强化整体内控观念,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内控观念强化了,相应的风险意识自然就具备了。
  4.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要强化监督机制。强化企业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得关键环节。现代企业大都已经建立有内部审计、财务、计划、纪检监察等内控机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保证经营管理合乎法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管理信息真实完整,而监督机制则是确保内部控制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了企业为主、政府监管、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评价与考核,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设要遵循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前提,使监督机制既保证企业在内控体系的规范下健康运行,又能让企业游刃有余,释放出最大的活力。
  5.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信息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一些企业风险意识不强,只注重经营目标的短期利益而无视风险的存在,不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对风险分析和应对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并提高责任人的决策能力,在重大事项中最大限度防范和避免企业风险。
  五、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恰当的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减少疏忽、错误和违法乱纪等行为,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要融合多方面的因素,使企业在政策引导、外部监督和内部自身约束下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内控体系,使其纵横立体运行有序,对于企业最大限度地保障资产安全、抵御各种风险、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可靠和促进企业实现经营以及战略目标发挥有力、有效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本身的局限性。毕竟内部控制从来就不是绝对有效的,它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企业管理当局应充分关注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防范意识。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大胆创新,谨慎执行,在完善我国企业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我国一定能够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1]傅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2006,(6)。
  [2]朱玉香.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6。
  [3]李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浅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6)。
  [4]刘晓芸.内部控制理论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财务与审计.2005年第1期。
  [5]刘伟清.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小企业科技.2004年04月。
  [6]杨清香.COS0报告的演进与启示.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8):82-83。
其他文献
摘要:尽管新农保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其制度本身以及运行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农保基金运行层次低、经办管理体系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难;制度上存在捆绑机制,具有强制性。针对以上问题,应引入“资产建设”理念;探索多元化投资途径,实现保值增值;对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取消捆绑制,实行“梯度普惠制”的基础养老金。  关键词:新农保;保值增值;捆绑制;措施;资产建设  [中图分类号]F842.6
期刊
摘要:给水方式是实现建筑物功能的环节之一。变频供水系统具有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结构负荷及便于管理等特点。但实际应用中还应从供水可靠性、投资和能耗、运行和维护管理、外网供水能力等因素评估和分析,选择恰当的供水方案,真正实现经济、合理、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环保;给水方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49-
期刊
摘要:国内主流观点把绿色壁垒定位为发达国家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一种贸易歧视措施,是“某些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进口的贸易障碍”。善意的绿色壁垒无疑会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产品不断遭到国外恶意绿色壁垒的拦截,恶意绿色壁垒以其歧视性、不公平性已成为继反倾销之后又一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障碍,并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针对恶意的贸易壁垒做出相应的防范
期刊
摘要:电力变压器是传输、分配电能的枢纽,是电力网的核心元件,其可靠运行不仅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电能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程度。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由其健康状况决定,不仅取决于设计制造、结构,也与检修维护密切相关。就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提高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压器;短路;策略  [中图分类号]TM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
期刊
摘要:外贸依存度是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上升,与国际上国家进行比较,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本文将基于此分析,外贸依存度折射出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外贸结构;外贸出口;外贸进口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45-02  外贸依存度是是衡量一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今天,世界以其特有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最”字号工程呈现在我们眼前。回顾过去,眼看现在,展望未来,对于“最”字号工程,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巨大价值与意义、重大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工程。  关键词:“最”字号工程;价值;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66-02  21世纪的今天,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对政府问责成为必然。行政问责能够有效抑制权力异化,实现权力之善。对政府问责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立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异化监督、完善法律保障及健全配套制度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问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日趋减少的适龄劳动人口,沉重的社会养老负担等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这些问题在未来还将继续加剧,本文对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与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C924.2;F1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通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降低间接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缩短工期及增加预算收入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61-02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本文就这种现状,对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育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70-02  语言是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它能够保持国家和民族的身份,具有强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