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冻疗法成功地治疗皮肤淋巴细胞瘤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淋巴细胞瘤(LCC)是一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良性皮肤损害.治疗上常用皮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X线照射,抗炎药物,氩激光,羟基氯喹以及手术切除等.本文作者首次采用冷冻疗法治疗了5例LCC病人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用不同底物来测定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抗基底细胞抗体(抗-BCA),并选择鼠食道作底物来测定OLP患者或其他口腔粘膜疾病患者的抗上皮细胞抗体(抗-ECA),同时观察OLP和不同口腔粘膜疾病中抗-BCA的染色构型以及治疗后OLP患者血清中抗-BCA滴度的改变.63例OLP患者,男19例,女44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糜烂型40例,非糜烂型23
期刊
丘疹红皮病有?e于经典的红皮病,以瘙痒、红褐色扁平丘疹形成的条纹状皮损(帆布椅征)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及淋巴细胞减少为其临床特征.病理上可见郎格罕细胞和TH细胞增多.PUVA光化学疗法效好.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无效.
期刊
报道应用一种快速荧光分光法测定血浆尿卟啉,以判断皮肤迟发性卟啉症(PCT)病人病情变化的临床结果。对122例处于不同临床阶段新近诊断为缓解及复发的PCT病例进行了随访研究。所有病人均定期检查其暴露部位的症状,检测血浆尿卟啉和尿中尿卟啉、粪卟啉的量。
期刊
关于肾透析患者合并皮肤干燥、瘙痒症、色素沉着以及发汗异常等多种皮肤病是众所周知的.作者对88例经过6个月以上的肾透析患者及143名健康对照者在同一医院相同温度(25℃)、湿度(50%~60%)下进行皮肤pH值测定.88例患者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29~81岁,平均5011.3岁.
期刊
现已证实,H1拮抗剂能阻断由IgE介导的变应性皮肤反应的早期反应。然而H1拮抗剂在晚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最近才被研究。嗜酸粒细胞浸润对晚期反应起重要作用,能引起慢性原发性荨麻疹的组织损伤。Cetirizine是一种新的H1拮抗剂,能抑制嗜酸粒细胞浸润受损组织,从而影响晚期反应。这可能是该药对嗜酸粒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
作者使用CO2激光治疗51例鲜红斑痣患者.将51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成年人,均为氩离子或染料激光治疗失败者,共29例,第二组是儿童,皮损均较淡呈粉红色,并易压褪色,共22例.皮损均在头或颈部.
对当前有关麻风病流行病学和诊断技术的最新文献进行了复习,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涉及探针和基因扩增两大技术。对制备麻风杆菌探针的各种战略、基因扩增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核酸提取方法与活力的关系等进行了评论。
在津巴布韦,关节病可能是HIV感染的-个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①反应性关节病,常累及下肢大关节,不伴有结缔组织疾病的其他临床特征.②伴完全型或不完全型Reiter综合征的特征,侵犯末梢大小关节(呈非对称分布).当地传统治疗方法(划痕法)所用的工具也许是人与人之间HIV传播的-种媒介.研究表明,当地HIV相关的关节病与HLA-B27之间无相关性.
期刊
有报告应用晚樱油治疗异位性湿疹取得良好效果,但有报告反应不佳者.本文作者对12例异位性湿疹患者局部外用晚樱草油(EPO),并采用安慰剂双盲法进行观察,以确定其疗效.选择12例病人(6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从4岁到46岁,平均18岁),均具有典型皮疹.治疗时,随机在病人左侧或右侧前臂外用EPO霜剂或外形相似的安慰剂E45霜.
白细胞介素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对T细胞、中性粒细胞有强烈的趋化作用.银屑病皮损表皮内有大量的白细胞介素8存在,白细胞介素8对银屑病表皮炎性细胞聚集有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8拮抗剂或阻断剂可望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