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击气象》谈气象影视节目的创作与创新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气象影视节目;创作;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6-0060-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迅猛变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与媒体环境的影响,受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接收习惯发生改变,对气象影视节目的功能需求也不断增加[1]。近年来,电视这种传统媒体受到各种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但无论通过哪种媒体渠道传播,权威性与严谨性、服务点、数据支撑、表现方式等是一档气象影视节目创作的要点,而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也恰恰离不开这些创作要点的创新。本文以广西气象服务中心第十一届全国气象影视业务竞赛参赛作品《点击气象》节目为例,从节目的策划、制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日常气象影视节目的创作与创新。
  1 节目策划
   节目策划是整个节目制作的灵魂,是在节目定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服务点,精心选择主题,并根据所选主题和技术水平预估最终的节目效果。因此,节目策划不应该仅是突发奇想,而是深思熟虑,从创新、数据支撑、结构逻辑到包装制作等方面充分考虑,最终确定主题。此次参赛节目策划主要考虑3个因素,即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紧抓热点天气现象及展现地方特色,最后确定了以“漓江烟雨”为主题的节目方案。
  1.1 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的选题
   《点击气象》节目是广西公共频道老牌气象服务类节目,节目宗旨是为观众的日常生活、出行、旅游等方面提供气象参考信息,同时对百姓关注度较高的天气现象进行科普解读。本着这样的节目定位,在本次节目策划上,节目组把关注重点放在对百姓生活、出行有重大影响的天气过程和节日天气上,从而突出节目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从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有2天假期在广西固定下来。对于这个专属假期,不仅全区人民热情高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也极为重视,力求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打造成一个集民族文化、群眾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消费品牌。因此,壮族“三月三”假期天气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根据2017年天气形势分析,“三月三”假期期间,广西多雨雾天气,务必影响假期出行及各项户外活动的开展。这些因素使得当年的壮族“三月三”假期成为节目策划小组重点关注的对象。
  1.2 紧抓热点天气现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天气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涨。2017年壮族“三月三”假期第一天,也就是2017年3月30日,广西桂林出现了“漓江烟雨”,一时间各种有关“漓江烟雨”美景的照片、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广西各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这一天气奇观。3月31日,“漓江烟雨”的实景视频更是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引起全国人民关注。对于这样的热点天气话题,作为气象部门主要传播方式的气象影视节目,除了需要像一般媒体一样具有必要的新闻敏感性,还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对其进行科学的、权威的解读,从而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及做好气象科普的作用。
  1.3 展现地方特色
   信息技术的成熟给气象影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丰富了获取节目资源的途径,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所需的内容;另一方面,简化了节目制作方法和传播途径,除了传统的电视气象节目,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来传播气象影视节目,便于民众阅览和观看[2]。因此在节目策划上,一方面,不应该将节目的受众局限于广西区内这一特定范围;另一方面,展现地方特色可以让更多观众识别、记住节目,有利于打造节目品牌。桂林山水是古今驰名的游览胜地,壮族“三月三”假期是独具广西特色的民俗节日,而“漓江烟雨”更是华南准静止锋作用下桂林特有的气象奇观。因此,“漓江烟雨”的节目选题,可以使节目组在之后节目创作和视觉包装上都非常容易体现本地特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 创作思路
   如果把节目策划比喻成前行的大方向,那么创作思路就是具体的航线。节目主题确定后,如何对服务点进行深入挖掘、如何运用支撑数据提高气象服务的科学性、如何规划稿件的内容和结构等问题,成为节目组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慎重筛选和总结后,本次节目主要根据以下3个主要方面确定最终的稿件内容和各部分占比。
  2.1 主线清晰
   节目的主线是撑起整个节目的脉络,它的“行进路线”应该紧紧围绕主题。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在稿件筹划上力求展现一条清晰的节目主线,这样既有利于对观众展开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也可以避免繁杂内容造成“什么都想说,但什么都说不清”的问题。因此,节目处处紧扣“漓江烟雨”这条主线,从微信朋友圈的热议引入,到为什么会出现“漓江烟雨”,再到它未来的动向,最后到其影响,逐一进行解读分析,力求结构紧凑、内容清晰明朗,做到整个稿件“简单而不简约”。
  2.2 服务为王
   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自然因素中,天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较小的方面,天气的好坏可以影响个人出行的时间及工作安排;从大的方面,一段时间内气候的变化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安排[3]。根据节目定位,结合节假日百姓出行率明显增高的特点,本次节目的内容分配遵循“服务为王”的理念,把重点放在观众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一是假期期间到桂林能不能看到“漓江烟雨”;二是天气情况对出行观景会不会有影响。随后结合天气情况开展了深入式的服务。从最终的节目时间分配来看,在主持人出镜的220 s中,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占55 s和85 s,约占节目总时间的3/4。
  2.3 紧扣气象信息要素
   与许多为博眼球、争流量的自媒体天气话题传播者相比,气象部门无疑最具权威性。电视气象节目不仅仅满足于天气预报等简单的节目形态,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民众、节目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气象科技服务类节目,其在气象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中占据重要地位[4]。气象服务类节目的侧重点在于服务,但是气象因素却是服务背后的原因,也是节目最终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因此,如何调剂好这两部分的表达方式和关系,是节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节目在定位上遵循“服务为王”的理念,但是在服务中也应力求做到服务与气象因素环环相扣。因此在编排稿件内容时,应在服务中适时融入气象科普知识、气候统计数据、智能网格逐3 h降雨量预报、气象指数预报、72 h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要素,从而使得整个节目能够做到既不脱离气象根本,又不给人感觉硬塞气象知识和信息,同时还能结合气象因素为观众提供切实有用的服务。   3 制作过程
   节目制作是节目内容的具体呈现,制作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化为图形、动画,而是为主题服务的一种手段。在本套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两大方面:一是如何清晰明了地传达节目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信息;二是争取在包装和细节上都能体现广西的地方特色制作过程。
  3.1 充分发挥虚拟演播系统优势
   广西气象服务中心拥有先进的虚拟演播系统和优良的制作团队,在本套节目制作上,充分发挥虚拟演播系统的优势,搭建了动静结合、虚实互补的演播室背景,并且充分利用三维动画、图形、图表等多种形式,制作了精细化格点预报图、桂林市区三维游览路线图、“漓江烟雨”游览模型、《印象·刘三姐》演出模拟动画等。这些技术应用的着眼点在于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预报产品,提供更加精细、实用的气象服务信息,而不是为了展示虚拟演播系统的酷炫技术。
  3.2 充分体现广西元素
   “漓江烟雨”的话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是本套节目的标志之一,也是包装的亮点。片头将桂林山水、象鼻山、日月双塔及绣球等最能代表广西地方特色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力求让观众一眼就能识别出节目所代表的地域属性;整个演播室的背景也是以漓江山水为主题,营造一种唯美、轻松的环境氛围;在主持人出境部分,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重点展示壮族“三月三”广西各地多種民俗节庆活动及“漓江烟雨”景色。另外,还特别设置了主持人手持绣球出场的环节,以此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总而言之,在节目制作包装过程中,不仅将广西元素的展示运用于大环境、大场景,也注重在细节上的体现,从而使节目在整体视觉上更加和谐、统一,更具标志性。
  3.3 突出美感
   由于“漓江烟雨”选题的特殊性,在节目包装上还十分注重美感。为了展现“漓江烟雨”云雾缭绕、恍若仙境的意境,节目组专门制作了水墨风格的漓江山水演播室背景;另外,通过航拍视频的方式,对3月31日桂林“漓江烟雨”实景进行展示,不仅在展示方式上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漓江烟雨”的美感,并且更加有说服力。在主持人着装方面,专门选取了与水墨风山水背景更搭配、更能体现柔美韵味的旗袍,真正做到人、物、景完美融合、协调一致。
  4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由于节目的时效要求、策划水平和制作技术等原因,任何气象影视节目都会存在有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本节目也不例外。关于本次参赛节目,一些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但是未能及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还有一些是在观摩其他优秀气象影视节目和众多新媒体视频节目后,对比发现不足,其中以下三大问题最为突出。
  4.1 缺乏现场感
   许多气象影视节目与新媒体视频、直播相比,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实效性和现场感。由于缺乏长期策划及预见性,本节目未能在第一时间对“漓江烟雨”进行现场直播或者直接拍摄,从而大大降低了节目的现场感。另外,由于缺少第一手视频资料,增加了后期制作难度。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节目整体的制作和服务效果。
  4.2 服务不够到位
   从服务内容上来看,本套节目依旧比较保守,没有跳出交通出行等传统内容,在服务内容上还不够新颖,缺乏创新性。另外,服务形式也比较简单,仅局限于天气条件的影响,服务深度、广度都不够。
  4.3 表现形式缺乏创新性
   在节目画面的表达方式上,虽然采用了虚拟演播系统,也使用诸多动画和图形图表,但是总体来看表现形式依旧不够新颖。可以借鉴更加新颖的表现方式和进行更加大胆的尝试,充分发挥虚拟演播系统的优势,给观众带来更加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5 结语
   总而言之,气象影视节目在创作与创新上需要下足功夫,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下,气象影视节目并不应该被淹没,而是应该充分发挥优势,积极顺应潮流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的便利条件,不断努力和创新,制作更加精良、优质的气象影视节目,真正做到为公众服务、被公众喜爱。
  参 考 文 献
  [1]徐岚,胡升.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之我见[J].西部广播电视,2020,4(8):71-72.
  [2]鲁涛.运用气象影视节目强化气象科普宣传[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272.
  [3]唐莹.气象影视精细化服务的思路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27):67.
  [4]邹倩倩,孙沛,刘子键.气象影视节目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2014(16):36,29.
其他文献
为探究海外的终端消费者需求不确定性及零售业集中度与我国厂商成品出口之间的关系,笔者建立了我国厂商、海外进口商和海外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序贯博弈模型。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了终端消费者需求变异系数与零售业集中度两者对成品出口的一系列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厂商成品出口量及出口价格均随着该成品的海外市场价的上升而增加;其次,在给定的海外市场价格水平下,海外终端消费者对该成品的需求变异系数越大,我国厂商实现的出口量以及其利润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比例都将越小。另外,出口目的地的零售业集中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当集中度低于这个临界值时
【关键词】双创;孵化载体;难点痛点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6-0006-03  1 广西“双创”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政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双创”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广西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数
【摘 要】预应力张拉作为LNG储罐预应力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在结构中建立有效预应力作用的唯一工序,而预应力张拉控制力的计算精度直接决定预应力构件在完成预应力施工后结构中留存的永久预应力。为了保证设计力的精确度,需要通过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确定理论计算和试验实测所得的预应力摩擦损失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作为重新校核调整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依据,从而真正建立设计所需的有效应力。文章着重对某LNG储
以罗汉果鲜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基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罗汉果甜苷Ⅴ的工艺.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层析纯化罗汉果甜苷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
【关键词】电动推杆;电机;夹紧;抬升;旋转  【中图分类号】TM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6-0045-03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台饮水机诞生。自此,在小型家用电器领域中,饮水机因其提升了人们的饮水质量和生活品位而成为家电必需品,直到现在都备受消费者喜爱。根据资料显示:2016年、2017年我国饮水机的产量均突破了2 500万
【摘 要】10 kV变频电机在运行中,高频脉冲信号容易导致绝缘下降而引发故障。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共混法制备不同颗粒大小和不同掺杂浓度的纳米Al2O3材料,对其介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纳米Al2O3粒子添加量为1%时,在20 nm、50 nm、100 nm 3种Al2O3复合材料中,50 nm的Al2O3复合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最小。这说明添加合适颗粒的1%的Al2O3纳米复合材料,有助于减少空
人脸检测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而深度学习是该技术兴起的研究热点,这项技术可提高人脸检测识别技术的精准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文章分析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原理,把该技术的各关键点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人脸检测模技术。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6-0027-03  0 引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促进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由
【摘 要】当前混合动力技术车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文章结合项目实践和经验,简要分析跨平台混合动力车布置研究,实现多系统借用,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文章提出的跨平台混合动力车布置研究方案,重点从机舱布置、下车体布置、附件布置原理和方法入手,为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平台;混合动力;布置通用性将成本  【中图分类号】U4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
【关键词】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6-0068-03  0 引言   本文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系统地总结了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桥的主要施工工艺,并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可行的施工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工程实践表明,在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结构形式的整体性能好,施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