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仰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信仰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担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五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对当前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1 — 0121 — 02
  信仰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它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由于青年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政治素养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学生相对在学习能力和辨别能力上缺乏足够的主动锻炼,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诱惑,在树立理想的路程中更容易迷失方向, 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跟进教育,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青年一代的信仰领域就会受到影响。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信仰现状
  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高职园区六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整体上是积极健康的状况,当问及自己的信仰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具有正能量的信仰,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更关注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和动手能力,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强。但也有部分高职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追求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明显,当问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时有一些学生认为在当前已经过时,没有必要继续坚持等不良现象存在。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做为思政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候只有认清这些特点和现实,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依然按照古板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在多媒体背景下的今天,面对高职院校的90后学生,是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的。这就需要高职思政教师思考,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信仰教育、怎样进行教育,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艰巨任务。
  二、当前高职学生信仰现状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之所以出现马克思主义教育信仰危机与当前大学生信仰存在的多元化、功利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信仰有直接关系,具体包括:
  (一)当前高职学生信仰选择具有多元化和功利化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居多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思想独立、个性张扬,从整体角度来说,他们的价值标准多种多样,例如星座、权力、共产主义信念、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存,同时高职学生追求的更加务实和功利,尽管现在的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但是消费档次却相对较高,重物质轻净胜。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在信仰的选择上与以往的学生相比受多元化思潮和社会矛盾的影响较大,高职学生在信仰选择方面的多元化给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一个客观的不容忽视的社会课题,如何让学生在众多信仰中选择正确的,并坚定自己的选择而不随波逐流。但现实情况是,当前的高职学生在政治价值观念选择中,面对西方政治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尽将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念放于较低的位置,甚至忽略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念,这一方面说明高职学生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宣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问题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先要育己。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种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首要责任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向。但目前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教育者或背离或滞后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性的情况。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部分老师是因为热爱而选择还有一部分老师仅仅是为了完成课时量,上课照本宣科,下课不闻不问,面对200多人的课堂容量,教学效果也无从谈起。在对五所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思政课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青年和中老年居多,在思政课教育中科班出生的教师较少,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还有一部分辅导员。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又怎么谈得上让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除以上原因外,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整体上与专业教师相比,自身认为优势不足,总觉得自己不是主课教师,在学校受重视不够,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面对思政课教学有时候也表现的无所谓。
  三、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大学时期正是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高职院校的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尽管不重视信仰的人数较少,因大学生基数大,算下来总人数却不少,这都值得思政教育者关注,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信仰教育,使之形成科学的信仰,既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高职学生教育的成败,可见高职学生的信仰教育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一)加强课堂教学教育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前提
  课堂教学教育是指高校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系统传授或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易形式,它始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渠道,与其他教育渠道相比,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深刻性、集中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当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思政课大部分都是大班上课,班容量一般都在150~200人之间,任课教师平均在40岁左右,在这些中老年教师中有一些教师不是科班出身,他们的理论功底相对比较薄弱,另一部分思想课教师思想观念守旧、墨守成规,在教学上大多是“照本宣科”,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而有些年轻的思想课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政治理论课知识,但是在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上仍未达到真正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体系的学理内容进行转化,赋予其生活化的色彩,依据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接受习惯等开展宣传和教育,做到贴近大学生生活,通俗生动,才能被大学生喜闻乐见。   (二)拓宽课外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保障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时间实践问题。大学是教育客体,更是教育主题,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着眼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内在共鸣,唯此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行为。如果缺失了课外实践教育环节,教师理论种子的播撒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之间就缺少了现实契机,即没有现实具体环境和事件做桥梁。所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以实践为落脚点,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条必要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渠道。主要包括依托社会服务活动和依托社会考察两种方式。
  首先,依靠社会服务活动进行课外实践教育。以社团、党团、班级、宿舍等组织形式按就近就便、需求对接原则,组织大学生深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活动,利用自身特长和资源为社会做贡献。其次,依托社会考察开展课外实践教育。将社会考察方法运用于信仰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多多参观考察,例如呼和浩特市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武川县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土默特左旗乌兰夫纪念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蒙古电影博物馆、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和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3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革命前辈、重温入团誓词、学习团章团史等实践活动,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成长道路和目标任务。号召青年学生主动深入各地开展调研活动,使学生在积极活泼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深刻地掌握、体会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加强校园网络教育
  当今的社会是网络爆炸的社会,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网络化已经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网络化更是大势所趋。学生当前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性,已影响到青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尤其是网络不文明情况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尝试通过网络途径来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主动投身网络实践,融入传播过程,使网络成为自身生存的工作方式,深入体验网络对社会、对个体、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影响,置身其中感受网络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通过形象建设、内容建设和运作模式上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校园网的时尚感和亲和力,提供优质动心的服务,达到互动与引导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从而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网络观,并将自己正确的网络观运用到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学生在网络阵地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杜绝形成网络不文明行为,克服自身知识等的局限性和跟风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网络,最终做到网络阵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方净土。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当前农村多元价值并存,公共文化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思想观念引导乏力,这些现实局面为农村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提出了迫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审前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职权,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而且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具
群众路线评判检查活动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对马克思主义做出反思性的切实工作,积极地开展群众性的理想、胸怀与情感反思,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岗位工作、群众凝聚力与群
通过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相关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推动教
[摘 要]二战结束以来,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德国公民民主政治思想的教育。本文以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流变为视角,探究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逐步确立、德国公民民主政治素质的养成以及德国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当代;德国;政治教育;政治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5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1 — 0119 — 02  德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
在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诞辰90周年来临之际,经过北京市东城区文联、东四街道办事处等以及侯宝林先生家人近一年的筹备。侯宝林故居揭牌仪式10月27日在他曾生活和居住的
朝林国际酒店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的一个集酒店、办公、会展和巨大的室内园林为一体的复杂建筑,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期刊
[摘 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体现的是大学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仪式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载体。大学仪式作为承载大学精神和价值的行为方式,是大学应有的价值观的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当前大学的仪式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大学文化;仪式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