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肝左肺右”理论的历史发展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由于其与实际解剖学的位置完全相反,故始终存在较大争议。此说指的并非肝肺两个脏器,而是通过五行归类得出的对肝肺生理特性的判断。金元时期,朱丹溪创脏腑阴阳升降学说,提出"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到了明代,张景岳等提出脏腑与脏气分离的理论,这一思想又与"肝气主升"及"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相联系,提出"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学说,首倡此说的是叶天士。在清代以后,脾升胃降、肝升肺降与心肾相交三个理论间联系日趋紧密,相互连通,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脏腑升降模型,共同维持人体的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
夜间高血压是指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其患病率较高,对心、脑、肾的损害较日间高血压更大。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的因素众多,以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湖南省健康人群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及A/G比值的参考值区间。方法:收集4543例湖南省城乡健康参考个体,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P、A
本文认为,中国的广播音乐节目在90年代后进入高峰,达到了飞跃,但其发展中,面对电视,唱片业、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的冲击以及听众接受方式的变化,又使广播音乐自身的权威性逐渐消解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s,MAPKs)级联反应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之一,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P38 MAPK信
目的:探讨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典型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病理学表现。结果:该患者为晚期通风症患者,发展为
目的总结王旭高治疗肝风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王旭高临证医案》及《医学刍言》等著作中关于肝风证治的理论、医案的分析,总结王旭高肝风证治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诗经》学是经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今文三家《诗》衰微,《毛诗》一统天下,《诗经》的文学特性得到更多关注。魏晋与南北朝《诗》学又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丙烯酸共聚物[P(AA-co-MA)]、[P(AA-co-HPA)]及[P(AA-co-MAE)]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方解石晶体(104)晶面、(1 1 0)晶面的相互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RS评分大于5分的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临价值。方法:NRS-2002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