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骶管内囊肿12例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骶管内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2例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术中根据不同病理特点分别行囊肿切开减压引流、囊壁部分或全部切除,"交通孔"封闭,术后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5例会阴部烧灼感患者4例完全缓解,1例减轻;3例腰骶部疼痛并会阴部麻木患者减轻;3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2例减轻,1例改善不明显;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转为阴性.随访时未发现症状再加重.结论 腰骶椎MRI检查是诊断骶管内囊肿的最好方法,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自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真性腰椎滑脱症37例,其中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27例,Ⅲ度滑脱4例.滑脱节段:第3腰椎(L3)滑脱3例,L4滑脱9例,L5滑脱25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32.7个月.根据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
婴幼儿脊髓栓系松解术是小儿常见手术,由于手术刺激强,操作精细,易出血,要求术中镇痛完善,麻醉过程平稳,术毕要求苏醒迅速、彻底.因此,如何合理控制麻醉及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的应用报道较少。
期刊
目的 研究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对兔桡骨缺损区骨组织代谢的影响和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 成年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A组取右侧桡骨中段2.0 cm节段性骨缺损处植入复合型组织工程骨(PRP+FG+bBMP);B、C两组右侧桡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复合材料(PRP+FG)和复合材料(bBMP+FG).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取4只兔子
目的 探讨C-myc、hnRNP K蛋白在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71例胃癌组织、39例胃上皮内瘤变组织及71例对照胃组织中C-myc与hnRNP K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胃癌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hnRNP K阳性率分别为78.9%(56/71)、77.8%(14/18)、76.2%(16/21),均高于对照组47.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变化及二维超声观察主动脉瓣钙化,研究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196例行冠脉造影(CAG)受检者进行颈总动脉检查,记录血管弹性指标,包括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同时二维超声观察主动脉瓣有无钙化,并将上述结果与CAG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颈动脉弹性减退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开腹及腹腔镜治疗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及术中通液压力不同对术后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82例),自愿选择开腹(38例)和腹腔镜(44例),同时记录术中通液压力,比较两组术后妊娠及不同通液压力术后的妊娠情况.结果 开腹与腹腔镜两组间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液压力较小组中,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6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术式在提高根治效果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66例均未发生明显近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胃小弯延长管胃成形术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切实可靠,能提高手术的根治效果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吻合口漏、胸胃综合征、吻合口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比较几种真菌镜检方法在马拉色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皮疹标本,分别用直接镜检法和刚果红染色、美蓝染色、派克墨水染色后镜检,检测马拉色菌.结果 刚果红染色法、美蓝染色法、派克墨水染色法的检出率均高于直接镜检法(P<0.05),后三者方法之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镜检真菌法较直接镜检法的真菌检出率高,可临床常规应用。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对症处理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胞二磷胆碱,通过对临床异常神经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作为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及生后第7天,第14天20项M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非均匀性脂肪肝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常见表现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部分特殊病例,不易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对78例较典型的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了分析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