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对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0、10、20 μmol/L)作用于人骨巨细胞瘤细胞24 h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的表达。

结果

DHA作用24 h后,0、10、20 μmol/L组人骨巨细胞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16%、18.57%和3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10、20 μmol/L DHA组细胞的相对活性分别为(60.63±2.45)%和(45.93±9.36)%,DHA作用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4、0.000);DHA作用组细胞的相对迁移能力[分别为(69.27±4.82)%和(46.43±3.96)%]和侵袭能力[分别为(61.98±9.37)%和(43.55±2.4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20 μmol/L DHA组MMP-2(分别为0.37±0.05和0.13±0.01)和MMP-9(分别为0.48±0.01和0.23±0.00)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结论

DHA能够抑制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促进瘤细胞凋亡,同时可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而限制骨巨细胞瘤的迁移和侵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了上皮型钙黏蛋白(Cdh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来我院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132例患者的食管癌组织(观察组)和癌旁组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患者组织中Cd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dh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和预
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它们在预示结直肠腺瘤恶变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MCM2在80例结直肠腺瘤、60例结直肠癌以及6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CM2在正常肠黏膜组、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阳性表
目的观察肿瘤微环境中氧含量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和肿瘤免疫的调控。方法将1×105个4T1细胞接种至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28 d后验证TNBC肺转移小鼠模型建立成功。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体外培养4T1细胞和28 d体内4T1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并比较28 d转移肺与正常肺组织的CD4+、CD8+T淋巴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比例。采用低氧探针Hyp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MCM3)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意义,分析MCM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收集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将其分为癌组织组和癌旁组织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测定MCM3蛋白在4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CM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PVP)中小空腔技术对骨水泥渗漏、渗漏体积以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5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50个完整椎体(2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个,A组行传统PVP,B组行小空腔PVP。术后统计两组骨水泥渗漏例数,CT扫描分析两组骨水泥分布,同时测量两组骨水泥渗漏体积。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A组共发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CAI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神经胶质瘤及癌旁脑组织标本各65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AI2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CAI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2.691±1.845,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1.079±0.851,P=0.009);Ⅲ~Ⅳ级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OPN敲除技术制备OPN低表达MDA-MB-231细胞,采用划痕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OPN下调后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研究OPN下调后CD44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
目的观察保胆手术对胆结石豚鼠模型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经致石食谱喂养8周后胆结石豚鼠模型3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胆囊切除组和保胆手术组各15只,胆囊切除组行胆囊切除术,保胆手术组行保胆手术,术后4周处死豚鼠,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小肠与结肠推进功能、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等指标。结果保胆手术组豚鼠小肠组织CD3+T细胞、CD40+B细胞、免疫球蛋白IgA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高甲状腺素模型组(甲亢组,n=20)、高甲状腺素模型+丙硫氧嘧啶组(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高甲状腺素大鼠模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法[0.5 mg/(kg·d),连续2周]建立。观察干预后第0、2、4、6、8周各组大鼠心率、体重变化,检测血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