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究竟是否存在?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no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量兴起及其快速成长,“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也变成了一个提起频度非常高的词汇,并且也相应地出现了“互联网思维”解读的诸多版本,从各个角度来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例如小米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不过在这个概念被大量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甚至在一些时候“互联网思维”被视之为一个伪命题。例如,一些质疑提出,虽然互联网技术的确对人类社会、商业和经济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是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重要的技术引入,那些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例如蒸汽机技术对于现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为何在历史上从未有人因此提出过所谓的“蒸汽机思维”?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可以或者需要提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这种质疑,确实有一些道理。然而从逻辑上而言,这种类比的逻辑,其成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蒸汽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换言之,这两种技术对于商业与经济体系的影响是否在性质上可以等同或者是非常类似?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微观意义上思考“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本质。
  在经济体系或市场体系中,从微观意义上而言必然存在着价值的提供者与价值的需求者,以及将价值提供者与价值需求者联结起来的过程(交易过程)。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化,把市场交易中的主体简化为作为“消费者”的个体,以及企业的“管理者”,前者是价值的需求者,而后者则是价值的提供者(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因为企业本身也可以是用户并作为价值的需求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B与2C业务之间的差别)。
  不论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体,还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决策。例如,消费者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这么多产品,购买哪一个?多少价格购买比较合算?是今天买还是等有折扣活动的时候再买?要买的话是买这一个还是和其他的产品一起买?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也是如此:这个业务要不要进入?这个产品要不要开发?什么时候要开发好?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定价如何考虑?等等。换言之,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决策所决定的。
  就此而言,一种技术,不论它在形式上是如何呈现的,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思维”,取决于这种技术是否从本质上改变了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如果消费者或者是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模式因为这种技术的引入而产生较为本质的变化,那么这种技术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技术”。
  我们接下来可以分析互联网技术给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以往的时代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或者是性质上或者是程度上)?
  作为个体的消费者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的时候,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无法获得充分的有效信息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这也是早先的时候即使在地理意义上相距很近的地點,同类产品的价格也可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差所造成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决策带来的影响。
  上述情况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前期阶段是如此的。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继续向前发展,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已经从“信息不充分”转向“信息过载”。也就是说,如今消费者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由于个体在信息处理能力上的限制,他们会转向利用社交网络来帮助他们做出消费选择—或者是依据众数原则选择他们所处社交网络中大多数人所做出的选择,或者是利用社交网络中的更具权威或判断力的个体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这就意味着在信息过载的情景下,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为重要的力量。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也让人们可以更为迅速、便捷地获得关于他人所作选择的状态信息,因此社会比较更容易发生并产生影响,这也是依据众数原则进行消费决策更易于发生的原因。
  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互联网技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渗透性应用并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先,管理者需要更为有效地对抗成本信息的高度透明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的形成机制,而价格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有很大关联。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管理者在其决策过程中,都会以价格信息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产品的成本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变得越来越透明,企业将需要比以往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向消费者证明产品的价值超出了消费者所支付的超出成本的那部分溢价。正如苹果公司所推出的每一代新手机,都会有一些第三方组织通过对iPhone手机的拆解来分析其硬件成本。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加速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节奏,使得许多决策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实时决策属性,这也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挑战和变化。
  其次,在以前的时代里,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事实上已经成为应用非常广泛的管理决策者思考方式。这类思考方式及其变形方式,在本质上是利用历史信息和在决策时点上可以获取的当期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而在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另外一种决策思考方式会变得很有价值,那就是以未来来思考现在,而不是以过去和现在来决定现在。这种决策思考模式可以概括为:在任何一个潜在的业务、产品或技术机会领域,如果在需求这一端存在着可见的或可预见的持续上升趋势,而在供给这一端存在着可见或可预见的成本持续下降趋势,那么商业决策的重点并不是是否要进入这个机会领域,而是如何加速这个机会领域中盈亏平衡点的到来。例如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中的选址策略,会从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未来的发展趋势来选择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即使这些选点在最初的时候人流并不足以及周围商圈并不那么成熟,甚至是在开店初期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这当中包括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店—位于北京的星巴克丰联广场店,以及星巴克的上海新天地店和滨江店。   再者,企业在满足用户的需求方面,也面临着一个视角的重要转变,那就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从产品价值向用户体验的视角转换。尽管产品设计者与开发者在过去的产品开发经验里已经日益意识到将市场拉动与技术推动这两种力量进行结合和平衡的需要,但是产品开发人员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并且会从自身的业务逻辑角度以及从技术功能实现的角度来思考产品—我想把什么技术和功能放在我的产品里?如何设计这个产品可以降低我的成本?如何设计这个产品可以更有意义的控制其制造质量?等等。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用户并不关心产品在实现和提供过程中企业这一端的业务逻辑,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从这个产品的获取、使用以及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得的体验价值,而这些体验价值并不仅仅附着在产品本身之上,而且与这个产品的获取与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关。这种传统的产品开发者视角也是造成为什么那些传统金融企业所提供的APP与那些新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提供的APP在用户使用友好性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一些体验价值其实现在成本可能并不高,而且常常低于产品功能改进的成本,这些体验价值的提供既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品盈利。典型的如苹果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中不同颜色的同型号手机会存在着价差,例如土豪金曾经需要加价才能买到。而这种颜色差异与手机的功能本身并没有关联,但由于其社会价值的存在而对应了用户的体验价值。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管理者,他们的消费决策或者是管理决策都在发生一些与以往时代相比在性质上或者是在程度上显著的变化趋势。就此而言,蒸汽机技术历史上在经济体系的引入,主要是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以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一个方面是在运输行业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并降低了运输成本。但不論是哪个方面,尽管对于经济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并不与消费者或管理者决策方式的本质改变直接相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背景性因素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这两种技术在消费者与管理者决策方式本质上影响是存在着差异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将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称之为“互联网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我们从未以“蒸汽机思维”的方式来对蒸汽机技术的影响进行命名。
  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两点。互联网思维并不仅仅限于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内容,它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有一些甚至对应了目前尚未发生但未来将成为可能的趋势。例如,随着像Uber这类公司的兴起,企业管理者将会面临着如何管理那些并不是公司的员工、但又需要按照员工的方式来进行使用的“外部个体”(Uber平台上的司机可以视为公司外部的服务供应者,他们与Uber之间是存在合作关系的外部者,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员工)?在更远的未来,甚至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上从未存在的企业形式—这个企业没有地理意义上的总部(headquarters),这个企业的员工也没有地理意义上的聚集地,这些员工在现实世界中甚至从未谋面—如果这种类型的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那么我们今天所运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多大程度上还能被用来有效地管理这样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另外,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或基础,而且这些被称之为“互联网思维”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可能已经出现过或存在过。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互联网这些技术的兴起,使得这些概括在“互联网思维”概念下的变化变得更为普遍,在其影响程度上也更易于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也会催生一些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存在过的新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西贝未来的零售战略分为两种:一是西贝现有供应链上游的生鲜肉类;二就是西贝线  下爆款单品。这样一来,零售产品的增加,势必会对西贝现有供应链造成一定挑战。其次,爆款单品零售化这一举动也将对西贝的门店加工生产能力有更高要求。  昔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要开10万家麦香村店的口号还在耳畔回响,“超级肉夹馍”横空出世;外卖专营店还在面临诸多质疑之时,西贝莜面村天猫旗舰店低调装修,静待开业。  天猫开店,西贝
期刊
今年7月,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宣布将在上海独资设厂,引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陷入恐慌。但是,其实特斯拉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却更为棘手。  由于特斯拉目前自身的经营问题,使得它在中国市场存在两大不确定。  第一个不确定。根据特斯拉官方宣布,其在中国的工厂 ,计划在动工后的4到5年内,实现50万辆的产能。也就是说,特斯拉在华“国产”还需要等待4?5年的时间。  且不论特斯拉届时能否
期刊
创办真格基金后,我们投资了非常多的项目,现在回头来看那些失败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共同的特点,或者是做得非常艰难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创始人里只有一个老大,没有老二、老三,没有占两位数的合伙人。  我们投资一个项目,非常棒,挣扎了三年,非常困难,为什么?最后发现他就是没有合伙人。他说我准备给我的员工期权了。你从出发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同盟军,就没有伙伴,就没有跟你同生共死的,一起爬雪山、过草
期刊
我看公司,首先看创始人是否有领导魅力,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的公司最后更容易成功。  创始人的首要本领就是要找到有同一目标、志向和精神的人,并带领这帮人朝目标走。新东方现在已经有30000多人,如果让他们复述新东方到底是什么,他们说的大概八九不离十,不会说出相反的东西。  我自己的一个标准是,每周至少在公司发声一次,就是为了强化新东方的文化、精神、团队凝聚力,以及表达我作为创始人,想听到什么声音。
期刊
2018年的5月8日,随着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在朋友圈的一则庆祝抖音Tiktok Q1在苹果商店下载量全球第一的消息,引发了头条和腾讯之间新一轮的大战。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新兴的互联网新贵和老牌互联网大佬之间的较量。早年间,互联网1.0时期,360和腾讯的大战就在业界掀起层层波澜,从2010年到2014年间,两家公司就不停的上演互联网之战,并走上诉讼之路。很多人在当时并不看好这场“战争”,认为到最后
期刊
近日,《2018年瀚纳仕亚洲薪酬指南》发布,基于对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3000多位雇主、涉及600万名员工和1200多个职位进行的调查,为各个行业的薪酬水平和招聘趋势提供了分析与见解。该指南显示,尽管有63%的中国大陆企业预计在2018年开展更多商业活动,也有49%的中国大陆企业看好2018年的经济发展,但仅有45%的中国大陆企业希望在2018年招聘更多员工。  对市场持乐观态
期刊
早年优酷、土豆、新浪微博等相关平台的上线,为中国的年轻群体打开了一个互联网平台的社交新世界的大门。而短视频作为其中一种播放形式,也在悄悄发展。  2018年6月12日,抖音短视频APP公布了国内日活用户数:1.5亿,接近于去年年底支付宝的日活数。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中,日活数高于1.5亿的超级应用,基本都属于BAT。  抖音因此成为一个现象级的APP,其带来的流量价值是巨大的。短视频软件可以通过精准定
期刊
中国会展行业经济呈持续规模化发展趋势。包括今年的进博会在内,中国内外贸易水平、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由此也进一步带动会展经济的规模化与质量化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励展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全球专业会展公司—隶属于英国励讯集团(RELX Group)旗下的励展博览集团(Reed Exhibitions,以下简称“励展”①),以参展商的身份,展示着自己
期刊
如今,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市场、技术、文化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变化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随科技进步呈指数增长。人们对领导角色的期待越来越高,而给予其达标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如今的CEO流失率每年高达15%至20%,这表明了当下我们需要新型的领导模式,我们把他称之为CEO 4.0,即CEO们能够在完成传统任务的基础上处理好新出现的紧张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究。  核心优
期刊
主书名:知识管理为业务绩效赋能  作 者:[英] 尼克·米尔顿(NickMilton)[英] 帕特里克·拉姆(Patrick Lanmbe)吳庆海 张丽娜 译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对于很多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做好知识管理是发展壮大的基础。中国企业虽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管理的战略地位,但对于如何将其与业务结合起来,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优势,仍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