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车那些事儿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这是杰克·凯鲁亚克在其作品《在路上》中的一句话。这本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小说,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迷茫彷徨的美国青年在长途公路旅行中,叛逆传统与平庸,寻求灵魂救赎之道的生活。小说开启了美国公路自驾旅行的先河,山姆大叔的子民们渴望释放心灵的桎梏,用车轮丈量每一寸土地。特别是那一辆辆高大炫酷的房车,为公路增添了别样的动感亮丽风情。
  房车(Recreational Vehicle,简称RV),是旅行与住宿的完美结合体。191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辆房车,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自诩为“流浪者”的托马斯·爱迪生与亨利·福特等人,于1913年至1924年期间,每年组队驾驶房车,在全美各地游历露营;66号公路上的传奇人物鲍勃·奥德麦尔,这位嬉皮士兼崇尚和平的环保主义者,将雪佛兰校车改装成房车,沿着66号公路旅行作画,以房车为终生之家;从1967年起,CBS新闻通讯员查尔斯·库拉尔特驾驶房车采编“在路上系列”新闻报道,25年来在全美共行驶160万公里;“等这个会议结束,我就带着孩子们开上房车,我们会一起到乡村集市吃冰淇淋。” 奥巴马在民主党国家大会的政治演讲结束后说;“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学习,孩子们出门游玩也能学习。我12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我们去露营,并且开着房车穿过了很多城市。” 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在The Late Show节目上说……百年来房车旅行以无与伦比的优势,让人们日夜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并在公路与家庭之间自由切换。
  据统计,美国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占比房车客户群近八成。2015年全美800余万户家庭拥有房车,每年每户50天自驾房车旅行,行程14500公里。打开车门走向外面的世界,关闭车门回到温暖的家,房车旅行,让这一切皆为可能。
  车轮之家——百年房车史
  追溯房车渊源,古老的吉普赛人用于占卜卖艺、载歌载舞的大篷车是房车的雏形;第一辆房车诞生于1910年,虽然那时的美国城市之外鲜有铺装道路,加油站极少,房车价格昂贵,车内空间有限,但却有人探索尝试住在汽车里的可能。1913年,Earl Travel Trailer福特牵引车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古老的非帐篷旅行式拖车。
  1920年代,随着汽车在美国迅速普及,房车市场也迅速成长。1919年在佛罗里达州成立的房车俱乐部“Tin Can Tourists(锡罐旅行者)”,起名因没有房车营地,只能在路边用汽油炉加热锡罐中的食物和水。如今该俱乐部拥有大批古董级房车发烧友。
  二战期间因汽油、轮胎受到配额限制,房车的发展进入停滞阶段。战后新一代房车迅速涌现,它们更大,更舒适,还更便宜。1950年代起,美国房车工业以“RV”专用名词表示房车。外形介于如今的A型与B型房车之间的自行式房车(被称为“motor home”),开始进入中产阶级家庭。1970年代起,随着全美公路网体系的不断完善,房车工业愈加发展壮大。
  房车普及——为何在美国
  首先,全美免费公路占比90%,且路况良好。
  其次,美国车辆保险、维修制度完善,道路救援体系成熟,以及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令远途自驾者心无旁骛。
  第三,全美露营基地有规划开发,解决了自驾者的后顾之忧。此外,美国住宅家家有车库庭院停车。即使大型房车不能停入自家车库,还有固定房车存车地付费租用。
  第四,美国汽油与居民收入相比,价格便宜。如我居住的加州硅谷,2016年油价在每加仑2.5-3.5美元(约每升0.66—0.92美元)之间波动,相比硅谷居民平均10万美元的年家庭收入,油价占比生活支出小。反倒是硅谷日益上涨难见顶的房价与房租,令一些退休的美国人卖掉房产,购置房车,如闲云野鹤般周游全国,寻找人生真谛。
  第五,经济方便。美国国家公园的年票政策,大力鼓励举家出游,拼车出游。无论车内乘坐人数,一辆车进入全美所有的国家公园,年票费为80美元。若车内有超过62岁的老年人(不论该老年人是驾驶员或乘客),则该车终生票费仅为10美元。此项举措,无疑为居民出游降低了开支。
  此外,人文历史渊源不可小觑。从最早一批欧洲移民来到美利坚沿袭下来的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的心态,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名著《在路上》,以及66号公路上曾经风靡一时的汽车小旅店……都是这一理念的诠释。但出于华人骨子里对一亩三分地的眷恋,抛家舍业以房车为家不太可能,但在资产配置中选择购买房车或租赁房车出游,倒是渐渐时兴。
  房车分类——拖挂与自行
  一、拖挂式房车:需要其他牵引车辆牵引前行的房车,可停驻后与牵引车分离,不影响牵引车单独使用,俗称为“第五个车轮(Fifth Wheel)”。
  拖挂式房车从小巧玲珑的“泪珠形拖车(teardrop trailer)” 到巨大豪华的“旅行拖车(travel trailer)”一应俱全。
  拖挂式房车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为内燃机的动力越来越强劲,部分房车可以制造得非常大,以至于可以当作真正的房子来居住,被称为“移动房屋(mobile home)”。很多美国人用这种拖车长期度假甚至居住而非短期旅行。这种房车因批量化生产,“移动房屋”比木石结构房屋造价便宜,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拥有土地,只需支付露营地租金,从而吸引了大批收入不高,又喜欢经常搬家的消费者。他们购买后长期居于其中,仅在搬家时才会租用重型卡车牵引拖动。
  二、自行式房车:依自身驱动力,分为A型、B型、C型。
  自行式A型房车是所有房车种类中最为豪华舒适的。外表似豪华大型公交车,具备家具电器,视听娱乐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安全报警系统等应有尽有,可供人们长期独立自主旅行,并在这样的旅途中随时随地享受家的温馨舒适。此类美国房车售价30余万美元。
其他文献
NO.1牛津大学  提到医学院我们会想到青会想到青霉素。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是1955年由牛津大学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的。牛津大学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问题方面,牛津大学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艾兹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支持他们的研究
期刊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都稍嫌不够,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所描述的万里求一的留学机会,在如今也变得唾手可得。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再创新高,经济条件中等以上的家庭都可以在留学机构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把孩子送出国门。随着天朝学子的足迹横跨北美及大洋洲,隐藏在重重面纱后真实的留学生活也渐渐被呈现在国人眼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重新审视“留学热”。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现如今的海归已不再是
期刊
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人情关怀。古人云,仁者爱人。仁义这是儒家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髓。我们对留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是让他们感受到文化本身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支撑,如家庭的关爱,大使馆对他们的实际问题的关心帮助,华人留学生组织的大家庭式的温暖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出现新的特点。据搜狐教育报道,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48.18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
期刊
中国人到法国留学,自庚子赔款留学生算起,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想想,其实百年来留学生的选择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商科,主要的留学领域还是理工、文科、艺术、医学这么几大块。其中艺术留学更是法国的传统强项,毕竟在20世纪中叶之前,巴黎当了差不多一百年的世界艺术中心。  在法国,艺术留学和其他留学一样,主要可以分成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艺术院校不收学费,每年只需数百欧元的注册费,如果是美术学院这样的学校
期刊
星野道夫的北地之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日]星野道夫  出版年:2016-03  定价:158.60  一位令人尊敬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融合;日本国宝级自然生态摄影大师星野道夫作品全收录;阿拉斯加的森林、冰川、动物、极光不仅仅是美景,更是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他将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岁月献给了这片净土,而这块土地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地。本书用浪漫有爱的图片、温暖而富有诗意的
期刊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  一场大地震,把喜马拉雅南麗的尼泊尔推到世人面前。一年后,我坐在巴德岗杜巴广场尼亚塔波拉神庙的台阶上,轻轻拭去浮尘,仿佛触摸它的灵魂。身着纱丽的女人从我面前轻轻走过,空气中弥漫着静穆与祥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加德满都谷地二千年的永恒中,往复穿梭。  “宣女神”  午后我们来到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不似网上以讹传讹墙倒屋
期刊
谈及升学,无论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学生和家长都是希望学有所成。  2016年高考成绩已经出炉,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在寻找着自身的出路,其中一部分人会选择出国留学。  留学是升学的新出路还是高考的退路?应该选择在国内上大学还是留学?高考后如何快速规划留学?学生和家长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
期刊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欧美同学会会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公派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先后兼任《中国美术报》编辑记者、《美术观察》杂志栏目主持人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当代中
期刊
剑桥之美融合了乡间的宁静和古典建筑的精美,更凸显出其跨越时代的气质。这里没有伦敦那样的匆忙嘈杂,到处都充满浓浓的学术气息  早就听说英国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没想到刚到英国的第一个星期,我就赶上了周末参观剑桥的活动。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今天的剑桥一共有31所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几百年来,这里英才荟萃,星光灿烂,英国许多著
期刊
近年来,在留学热潮中出国读艺术类专业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像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古典学院派专业很有优势的国家,读艺术类专业留学生的比例已达到1/4左右。相应地,学成归国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些人留学归国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究竟艺术类留学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据了解,艺术类留学可以大致分为“应用艺术类”和“传统艺术类”两大类,前者包括各种设计和制作类专业,后者则指传统意义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