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乡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恰恰与这几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抓手,必须要持续、稳健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为此,在总结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采用设施大棚开展试验,设置了黑麦、毛叶苕子、箭筈豌豆、燕麦、油菜、小葵子和对照7个处理,研究绿肥对设施青椒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肥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的电导率(EC值),其中燕麦处理的土壤EC值降低比例最高,比对照处理降低了52.0μS/cm,其他绿肥处理的降低比例为6.3%~18.8%.(2)绿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全量养分的含量,油菜处理和小葵子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黑麦处理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小葵子处理的土壤全钾含量在各处理中为最高.(3)绿肥处理能够降
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当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对空气调节净化等多方面的作用,人类社会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手段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我国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旨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基于此,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阐述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在保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水体污染,特别是农村水域的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加强治理农村水环境十分重要.农村区域的水污染主要是面源污染,与城镇水污染相比较,具有点多面广、收集困难、雨污分流困难、总体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偏低及以有机污染为主等特点.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需要研究不同农村区域的水污染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基于此,通过研究人工移动生态浮场对某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效果,提出利用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农村面源废水的新概念,以期在处理农村污水方面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土壤中的重金属会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从而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因此,要积极监测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做好农业土壤修复工作,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通过详细分析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技术,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以期提升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厌氧发酵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厌氧发酵后的产物,尤其是沼液,因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元素,成为新的污染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处理效果好、建设运营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在实验室模拟人工湿地,引入人工曝气,选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猪粪厌氧发酵液作为人工湿地进水,考察人工湿地出水中不同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厌氧发酵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通入沼液的稀释倍数时,通入稀释10倍沼液的总氮、磷及有机物的
农村能源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农村人民的福祉.因此,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政府应注重加强发展与应用新能源.基于此,对农村清洁能源的主要类型和应用模式、现阶段其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进行分析,并对农村清洁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乡村闲置资源旅游活化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WOT-PEST模型和学理视角,以湖北省黄冈市A县乡村闲置资源为切入点,分析影响A县乡村闲置资源旅游活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A县闲置资源利用率偏低,政策扶持进程缓慢.基于此,提出为推进A县乡村闲置资源旅游活化,需灵活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打造农业旅游试点项目;调动闲置人力资源,为A县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共享平台,使A县乡村闲置资源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货尽其通.
以祁连山地区为例,首先概述该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其次探讨该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最后针对该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对国内外在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不断提升现状下提出的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进行梳理,从特有的利用园林废弃物开展动物丰容和普通的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两方面,介绍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实际开展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现状提出建议.
为了解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城市河域的基本现状,以昭阳区秃尾河、窑湾河、利济河3条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水体pH值、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理化指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条河流溶解氧、pH值和铜含量符合标准,而氨氮、铬、锰和铁有超标现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对河流污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为昭阳区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