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大学生的优良学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功能。支撑上述功能的寝室文化结构包括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营造舒适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是保障,创新寝室成员行为引导机制是重点,构建积极健康的寝室精神文化氛围是根本。
  关键词寝室文化 结构功能 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①在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寝室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寝室不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场所,更是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随着当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后勤社会化运作的推进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寝室的形式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积极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者积极思考的一个话题。
  1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1.1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②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1)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寝室是大学生自由温馨的家园,在这里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各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他们辨明真伪,区分善恶,认识真理,有助于他们政治识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寝室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依托寝室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因其地域文化、家庭教育、成长经历不同,行为表现不同,因而已有的思想道德观念也不尽相同,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冲突。并且,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和塑造。如果寝室内积极向上的文化占据主导,思想道德水平低的同学的行为就会受到谴责,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达到整体的和谐,有利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反之,则会造成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体降低。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又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2) 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寝室小环境的文明程度、生活格调的高低,既反映了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无形的影响。首先,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寝室的整体布局、装饰风格、卫生状况、周围环境等物质文化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员的心理发展状况;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可以激发成员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心理的成熟发展。其次,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茁壮成长。医学已经证明:心理健康与否对身体的影响甚大。有些同学因为寝室矛盾的缘故,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发展成神经衰弱,不利于健康成长。
  (3) 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随着寝室功能的多元化,寝室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寝室成员的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寝室的学习氛围和寝室成员的学习成绩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寝室文化在学风建设上的功能主要在于寝室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和示范作用。因此,抓好寝室文化建设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保障,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4) 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寝室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一种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于一体的行为规范,它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感觉、认识、情绪、伦理等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另一方面从整体上影响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优秀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具有自我控制的软约束作用,有助于其将自我行为纳入集体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寝室成员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适应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大幅度提升。
  (5)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寝室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制约校园文化发展流向的重要因素。利用寝室这一载体开展多种特色的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炼凝聚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2 寝室文化的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认为组织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组织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组织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因此,上述寝室文化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寝室文化结构的合理划分。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把寝室文化简单化为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很难取得操作层面上的的突破,因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仅仅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
  (1)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是一种实体存在,包括基本设施、整体布局、周围环境等。此外,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还是一种蕴涵一定审美意向和价值意向的物态文化,如寝室成员对寝室进行的二度设计,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充分展示出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和精神风貌。
  (2)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大学生寝室的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正式制度,主要是学校管理部门为维护寝室正常运转制定的各项规章与条例,如寝室管理条例等;另一种是非正式制度,是寝室内部成员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如寝室长制度、寝室水电费支付制度、寝室卫生安排制度、寝室作息时间制度等。在两种制度的作用下形成了两种特点的制度文化,前者作用下形成的寝室制度文化是权威的、被动的;后者作用下形成的寝室制度文化是自发的、主动的。两种制度文化共同作用对寝室成员起到约束、导向作用。
  (3)大学生寝室行为文化。大学生寝室行为文化是寝室成员在寝室生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是寝室作风、精神面关系的动态体现,是寝室精神文化的折射。大学生寝室文化行为可以具体量化为网络行为、恋爱行为、人际交往行为、活动参与行为和小团体行为等方面。
  (4)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寝室精神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寝室成员在寝室各项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成员对寝室文化的认知、对寝室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在寝室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上述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四个层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寝室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内在机制,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为文化是运作方式,是寝室文化的动态展现;精神文化是核心,起着理念导向作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四个层次形成了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实体表现,制度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凝固形态,行为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动态展现,精神文化是寝室文化的理念升华。唯有四种文化协调发挥作用,寝室文化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样,寝室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从这四个角度寻找突破口。
  2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结构性缺陷
  2.1 寝室物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使用对象呈现不均衡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寝室的物质文化建设,如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方面因投入不足而出现供给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随之,寝室管理机构及人员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供给紧张。另外,随着一批批新的寝室建成,出现新旧寝室共存的局面,有些高校从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出发,把寝室按居住条件分成几类,让学生自由选择,形成大学生寝室居住的“贵族”与“贫民”。虽然从某种角度看使得大学生同一寝室内更有共同语言,有利于寝室和谐,但从长远角度讲,不利于大学生成长。
  2.2 寝室制度文化供给不足,非正式制度缺乏引导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谈寝室文化建设,但主要局限于“文明寝室的评比”等活动层面,正式制度供给不足。原因在于正式制度产生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和主体不确定。各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对“寝室文化建设要建成什么样的目标”不明确,缺少长远与全局的统筹规划,导致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缺少动力机制。另外,寝室文化建设缺少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由各二级学院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主要定位也在活动层面,缺少正式的、持久的制度安排。随着公寓服务的外包,寝室的管理主体更加多元化、不明晰化,造成各部门的沟通链条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寝室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由于正式制度不健全,而寝室成员在相处过程中碰到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这时寝室成员会寻求解决的途径,通过习惯、契约等形式,经过博弈形成寝室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但是由于缺乏引导,非正式制度的最终达成有时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甚至是寝室成员的矛盾和冲突,这最终不利于寝室成员的健康成长。
  2.3 寝室行为文化出现盲从性与自我性并存的局面
  盲从性主要表现在,为了融入寝室整体的生活圈,寝室成员个体会努力使自身行为符合寝室其他成员的行为准则,在差异磨合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盲目从众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导致寝室成员的行为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盲从性。例如,恋爱行为中,寝室一人谈恋爱其他寝室成员也跟着谈恋爱;参加活动行为中,寝室一人参加一个社团,另外的寝室成员也相应地去参加这一社团;有时为了不至于处于“孤立”的地位,寝室某一部分成员会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一个小团体,尽管有的成员有时主观上并不认为小团体是一件好事情。
  自我性主要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在寝室成员相处过程中,其行为更加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当遭遇人际冲突的时候,很多寝室成员更多的会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而认为对方是错的,认为对方的意识与行为应该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求,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紧张。
  2.4 寝室精神文化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
  学校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主要开展一些与寝室文化相关的活动和比赛,这种方式难以调动学生持久性建设寝室文化的热情,在宏观层面上也很难形成一种关于寝室文化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导向,影响了学校领导、老师及学生对寝室文化建设的认识。另外,学校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活动形式本身,而与精神文化休戚相关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有相当数量的寝室文化建设不是出于真实需要来组织的,而是为了提高学校的评比分数或者蜕变为领导的政绩工程,在大学生疲于应付的同时,并没有给学生的寝室精神文化建设带来真正的效果。
  3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营造舒适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物质建设投入,增加供给量,改善寝室的基础设施。随着高校的扩招,精英教育已经转向了大众教育并日趋向普及教育发展,学生的数量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应的,学生对寝室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并提高。学校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克服种种困难尽力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寝室物质文化需求。另外,加大师生员工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也是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寝室物质文化评比活动,推动寝室文化建设。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展诸如“寝室文化节”、“文明寝室评比”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寝室成员对自己的寝室进行二度设计,既美化了环境,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一个心怡的场所,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寝室成员的凝聚力。在整体协调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美化寝室居住环境,努力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强化学生的寝室归属感。
  再次,合理安排寝室物质文化的使用对象,使之做到平衡发展。针对高校寝室新旧共存的局面,建议不要按住宿条件分类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办法,而代之以分类后合理公平条件下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要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综合情况,如对于旧的寝室,按专业、年级,每个学生都有一定时期的居住体验,以此克服寝室居住中的“贵族”与“贫民”现象,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寝室关系和谐发展。
  3.2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是保障
  首先,明确寝室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寝室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子系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应从全局出发确定寝室文化建设的目标、激励机制及奖惩措施。唯有在受重视的大环境下寝室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
  其次,明确正式制度供给主体,并加强监督力度和部门配合。在现行的组织体制下,设立专门的寝室文化建设部门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来讲都不是很现实。因此,把寝室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各二级学院的相关人员是一个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因为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密切,他们可通过走访、与学生谈心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寝室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反馈信息,为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供合法性依据。另外,一种制度有效且合法也需要借助相应的载体,寝室管理制度可以写入《学生手册》,使新生一入学即学习;由于新生易接受新规范的特点,并且配上严格的监督机制,寝室相关制度的执行会收到一定效果。各相应职能部门的配合对搞好寝室文化建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创新形式,加大对寝室非正式制度文化建设的引导。非正式制度的达成需要经过漫长的磨合过程,甚至要经历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避免这种“不愉快”的合作成了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从一定角度看冲突在所难免,但针对寝室关系的团体辅导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实践显示,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团体辅导,可以实现寝室成员在愉快、无隔阂的情况下订立规则与契约,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待班委建立后,由心理委员针对此情况就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以使非正式制度更加符合寝室成员的要求。
  3.3 创新寝室成员行为引导机制是重点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的改变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个体或组织的一定需求;如果能恰当、正确的对个体或组织的动机进行一定的激励,则会引起其动机的改变,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根据动机的性质分类,动机有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之分,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寝室成员都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社会的需求,相应地也便具有一定的生理性和社会性动机,在实际的寝室行为表现中就出现了网络行为、恋爱行为、人际交往行为、活动参与行为和小团体行为。
  正确、适度地对寝室成员的动机进行引导和激励成为寝室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针对寝室行为文化中存在的盲从性与自我性并存的现象,建立起以尊重寝室成员个性发展与促进寝室整体和谐为核心的激励引导机制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当作为前因的激励与结果产生一致的时候,信念就产生了,行为文化也会因此而强化。
  3.4 构建积极健康的寝室精神文化氛围是根本
  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属于精神状态和意识形态的范畴,精神领域的东西要内化为寝室成员自身的理念才能真正的称之为“精神”,也才能真正的起到核心作用。内化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灌输,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栏等方式灌输给寝室成员种种有关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内容,使之在接受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另一条是引导,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寝室成员的认知、价值观等理念的转变,强化其寝室认同感和归属感。
  
  注释
  ①教育部、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R].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3).
  ②刘燕.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其他文献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主办,安徽财经大学承办的世界经济教学与理论热点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度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教学工作会议,于2005年5月27-29日在安徽蚌埠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74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期刊
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通过统筹规划,才能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搞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根本途径:包括农
信息经济就是指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它是可以在家里或是办公室就可以完成一切经济活动.比方说你想买一台电脑但并不了解电脑行情,你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电脑的行情,然后选一家你认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及内涵,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现状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影响产出水平,但是政策的效果、时滞各不相同。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在政府福利最大化目标下,汇率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相互替代取决于政府福利函数对两种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出对两种政策的弹性。我们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产出短期波动的影响要比汇率政策的影响大,时滞也要短。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对女性乳腺进行分型,并探讨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与病灶良恶性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因乳腺肿块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
近几年,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保制度的出台,对医院影响很大,医院这个历来被称作"铁饭碗"的单位也直接受到冲击,因此,绝大多数医院的门诊量下降,许多医院都想尽一切办法,以病人
一串红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性喜温不耐寒,喜光但也能耐半荫,既适于露地花坛栽植,又适于盆栽观赏,适栽温度18~25℃,生长适温20~25℃,高于30℃时花、叶变小,植株生长发育受阻
本文从部门这个新角度分析了中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差异问题。分析表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高达75%。同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发散.但是省区发散并不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是发散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等部门是微弱发散的,而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显示出了微弱的收敛趋势。地区差距的87%来源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虽然工业在1990—2002年有发散趋势,但是在1997~2002年的子时段里出现了绝对β-收敛和σ-收敛,这个新现象值得用未来更长的时间序列来
本文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公立高校治理模式,基于我国国情,汲取国企产权改革、椒江“教育股份制”实践等相关经验,从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出发,探讨高校体制改革的途径,提出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