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儒家的审美理想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又称中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人格的建构来讲,“中和”指性情的适中,不偏不倚;从天地宇宙的建构来看,“中和”指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不断地运动、变化,同时又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阴阳的交替,动静的变化,万物的生灭,都必须“致中和”,即遵循“中和”这种客观规律,以使“天地位”、“万物育”,构成宇宙自然和谐协调的秩
其他文献
关于郑振铎家世,是其整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作了大量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一、祖父由福建长乐徙家渐江温州;二、郑氏先世大约在宁代景福年间由豫入闽;三、根
本文以2中方法扩充了2中某些不动点定理。再者,本文对在紧哈斯道夫拓扑空间上弱膨胀映射给出不动点定理的新推论。主要结果是定理1,定理3和定理5,定理8。
以三维向量表现渡工摆渡总理摆渡状态,通过对摆渡过程的分析,给出了可地状态态转移的转移法则并给出反映此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进行求解,与原有结论相一致,本文抓住了状态
世纪之交,容易生成一种特有的人文情绪。社会应特别重视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调适。重视倡导和力促形成足以提高民族凝聚力的情感交流的大环境。因此,人文精神
本文在Pitman准则下讨论了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问题,证明了 度参数的最接近仿射同变估计是PC-不容许的,并给出了优于它的估计。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沿袭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本文侧重论述宝卷在唐、明、清时期流传演变的情景,包括宝卷的主要内容特征、宝卷思想特点及其消极面、宝卷受影响的三个方面:
《统万铭城》是夏帝国辉煌业绩的颂歌。它是传统帝国文学的再现及延续;是河西文学进入拓跋魏文学的中介,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对峙的产物;是汉魏晋正统文学的发展;是北朝质
本文是建立半群的根理论的一部分,通过对半群的拟根的建立和讨论,得到了遗传且完全的拟根是遗传根性质的重要结论,从而丰富了半群的根理论。
1936年红军西征目的,是想打通苏联的通道。在扩大和巩固根据地问题上,中央军委把棋子下在宁夏。宁夏战役,是三大主力会师前后中央战略部署的集中体现。宁夏战役未能实现的主
一、问题的提出 没有哪一种传播形式能使文艺像借助电视这样影响面之广,能使文艺工作者像在电视上露面这样容易被人熟悉,容易提高知名度。这种使人动心的信息刺激着文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