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才是最好的投资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衰退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工作才是家庭财政稳定的真正来源。就在今年,人们从不屑于谈论工作、整天谈论股票及地产投资的发财梦里“醒”了过来,重新审视工作的价值——既然我们控制不了股市或者地产行情,不如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于是这种被称为“工作财产”的东西,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受到人们的投资重视。
  
  我们先设定一群“大多数人”,这个“大多数人”的概念是指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一两年的职场人。我们首先假定你生长于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父亲不是高级干部,也没有大笔遗产,你拿正常的工资过活,是个普通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资源的聚合都是一个最好的投资,这种收益是你炒股票得不来的。
  想象一下,假设你在股市5900点的时候买进了一支中石油的股票,或者在房价飙高的2007年花15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在北京的东五环买了一套当时听起来还算“便宜”的房子做地产增值投资——我们按照今日的行情算一笔账,你还剩下多少?假如当时你把这笔投资中的20%放到了工作上,比如用于增强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维护,资源积累……那么在裁员潮汹涌的2009年,你的工作安全感增强了多少?
  经济衰退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工作才是家庭财政稳定的真正来源。就在今年,人们从不屑于谈论工作、整天谈论股票及地产投资的发财梦里“醒”了过来,重新审视工作的价值——既然我们控制不了股市或者地产行情,不如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于是这种被我们称为“工作财产”的东西,从来没有哪一刻像此刻这样受到人们的投资重视。
  
  工作好比基金定投
  
  工作是一件相对来说按部就班的事情,职场上快速晋升这种故事很少,更多的工作人是从基点做起,不断增加经验和资历(即自己的价值),然后不断寻找好的机会,它是一个分期分阶段投入的行为,换回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报,所以工作更像是基金定投。
  创业则好比是买股票,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能有高回报,但是要注意,买股票这件事对大多老百姓来说是亏钱的,真正在股票市场赚钱的人很少,而且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和创业的感觉一致,所以说,创业有风险,投入需谨慎。而且创业好累,各方的关系都要照顾到。单纯的打工可以减少很多交流成本。
  海外留学则有点像投资房地产,遇到大牛市,会有一个稳定且丰厚的回报,但是在经济动荡的时候就容易全砸在手里,看着它被市场挤压到缩水贬值。
  嫁人则有点像做艺术品投资,基本上是一锤子买卖,要么找到一块还没发光的金子,留着后期增值,比绩优股还绩优股,要么就买了块赝品,自己当宝贝,后来发现是假的,那就只能砸手里了呗。
  
  为什么要提倡投资工作?
  
  第一,它符合成本最小的道理,工作的固定成本最小,沉没成本最少。而且因为前期投入(工作学习经历)的成本利用率比较高——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跟每个人的前期投入有很大关系,大概率上来说是正比,所以基本上投资工作,只要投资,就有收益,只是因为投资方法的不同而收益不同。第二,它的投资回报率最大,而且稳定,这具体表现在你获得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上面。第三,工作的过程本身即相当于在持续追加投资,你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都能在合适的时机转化为新的资产。第四,工作是人和社会减少摩擦系数、积累有效资源的最好办法。
  有了工作,你就有了在职场上跟别人等价交换的权利,因为其他人或机构在评估你的职场价值时,已经为你相应地增加了你所供职的工作平台的价值增值,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你也仍然具备这项增值条件。
  我们拿“读书”、“创业”同“工作”做一个比较,先说读书,很明显这是一个沉没成本。必须到工作之后,这种前期的投入才可能有机会产生回报,且这种回报还是通过工作来体现的;第二个,创业相对来说风险大,而成功的概率却非常低,也就是说创业的投资回报率总体水平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无疑是个稳扎稳打的投资行为。
  
  什么是“工作财产”?
  
  某种程度上,“工作财产”和“人力资本”的概念比较像,工作资产是个体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存在于单独个体本身,它能够为其带来持续性的收入来源,工作资产的复利丰厚,基本上与投资幅度成正比。嫌这个描述太复杂了?好吧,一句话:“它表现为你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劳动价值及以此获得的收益。”“工作财产”最大程度地决定了你在裁员潮袭来时处于什么位置。
  美国《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10 ideas changing the world rightnow》(《10个正在改变世界的概念》)的文章,里面排在第一的就是“工作是你的新资产”,这篇文章表明了一个观点:个体所拥有的工作资产在经济泡沫破裂时是最经得起考验的——至少比美元坚挺得多。
  既然是资产,它一定包含两个方面有形资产,通过工作我们实际获得的工资、奖金等等;无形资产,即用实物无法衡量的部分,比如工作中认识的重要的人,提升工作专业性的培训,公司里你的职位……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资产,都涉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获得这种资产。并且,对于你已经获得的这部分“工作资产”,应该如何去让它保值和增值。
  
  工作财产的投资评估原则
  
  工作作为一项投资,你需要在投资前做以下评估。
  第一。它是否可以继续使你的专业能力增值,或者以低投入就可以培养你的专业能力。
  第二,通常人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一种“我想做什么”的心态,特别是80后——如果你把工作作为一项投资。那么你喜欢做什么跟你想做什么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首先要知道你在这个场合或者平台上需要做什么,这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
  第三,是否可以进行资源整合,因为没有一种资源比在工作中建立的联系更能有效。
  第四,看长线,而不是短利,因为对于工作来说,永远不存在短利。第五,评估这项投资的规则你是否可以遵守,这就好比要交投名状。因为公司不是你的家,领导不是你爸妈,所以不能由着性子胡来,觉得犯错误也没关系,要确定自己能否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
  
  把钱花在工作上就是最好的投资
  
  有个观点是“有钱好好用”,意思是说把钱用在工作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投资不只是买基金、买股票、买房子,把它花在你的事业上,这才是一个合理的投资。钱跟过来后,心也就跟过来了,你的时间、资源也会无形中被投放在自己的工作上。
  就算你只是个大多时候只需和自己人打交道的行政部门人员,也应该把金钱和时间放在跟同事的关系建立上,说难听点,哪怕是个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财务,也要学会多跟卖假发票的人打交道,这是很有用的投资行为。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有个问题,公私不分。老觉得有些关系是给公司维护,不明白是给自己做。关系是你的,如果你让对方觉得跟你合作纯粹是因为公司,而不是为你,那就很失败,就没有利用好这个平台。要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生意来做,你要做自己的老板,不管身处什么职位,要把自己所有的资源都投进去,要进行足够的投资把事情的局面打开,会打工才能有回报。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售楼的姑娘,她会想办法自己花钱出席一些论坛或者公开活动,不一定是跟经济有关的,文化、历史、科学都会去,去了也不向人卖楼,她只是把自己放到这些圈子里面,久而久之,圈子里的人要买楼,首先就会想到她。
  
  运用投资法则分析工作难题
  
  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不是炒短线、挣快钱。此外,投资的目的有三方面:第一,增强回报;第二,减低风险;第三,未雨绸缪。脑子有根投资的“筋”,再来分析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比如,遇到一个很麻烦的上司怎么办?其实很好办。第一,你要看这个上司的麻烦是他个人性格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如果是性格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跟着他能学到东西,那你就要学会接受那种麻烦,因为要相信一点:上司肯定没有客户那么麻烦,你们至少还是站在同一个利益面;第二,如果是上司本身能力有问题,那你就要看这个部门有没有问题,如果这个部门蒸蒸日上,只是上司能力有问题,那就看是否可以调换到别的部门。如果不行,那就要用长线思维来考虑,判断上司在短期内是否会有职业方面的变化,然后再做相应的个人规划。总之,尽量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还有,如果你的上司和客户同时要求你做一件事,在时间不可以调和的情况下,一定要先把客户的事当回事,客户的抱怨也一定要注意。因为客户有可能跟你很久,尤其是销售,客户往往会跟着销售换公司,但是老板不会跟你很久。一定要学会评估一件事情的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效果。
  
  如何获得“工作财产”?
  
  当工作成为我们养家糊口的唯一收入来源时,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是不是会改变?这种改变迫使我们发问——如何更快更好地获得工作资产?
  《职场》杂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被我们称之为“4+4=3”的模型,即通过人的四个内在积累“兴趣、技能、价值观、个性风格”和四个外在因素“职业机会、工作生活经历、学习经历、遇到的重要的人”相互作用,这八个因素最后会通过“自我认知、同理心、审时度势”这三方面表现出来。《职场》认为,这个“4+4=3”的模型将会决定你的工作资产,以及你在职场上可以成为谁。
  四内因、四外因通过一定比例勾兑在一起之后表现出来的3方面,即是影响我们工作资产的三大要素。第一,自我认知——明白我是谁。我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希望在什么领域获得长久发展,并且清楚我在这个领域工作是否有优势。第二,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明白对方是谁。了解对方的优势在哪里,对方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对方的顾虑是什么,对方和我之间有什么优势互补。第三,审时度势——明白大环境。除了知己知彼之外,还要明白大环境的变化和走向。公司的大环境如何,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观点是什么,从社会环境来说,这是趋势还是过时,等等。
  事到如今,工作还是一个你不值得谈论的话题吗?关于“工作资产”这么重要的人生探索,越早开始越好。因为我们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明白这很重要。
其他文献
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谭殊从梅兰芳京剧团的花旦演员,走到《计算机世界》集团的销售冠军,随后又转战到搜狐,并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又爬上了搜狐销售冠军的宝座。今天的谭殊已经成为搜狐销售部高级经理,开始向职业经理人进军。    “从长安大剧院走进长安写字楼的女人”——这是谭殊的一个朋友在其Blog好友链接里对她的标注,虽然这句话的描述已经不够准确,因为搜狐的办公地点早已从长安写字楼搬到了位于五道口的搜狐大
期刊
员工固然需要在危机中一专多能,还要小心不要站错队。  老公ZZ的公司对裁员的反应比较慢,才开始不久。大概要裁掉三四十号人,他的部门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他也是管理层之一,所以,偶尔我们会讨论应该干掉谁的问题。  当你握有决定别人去留权力时,你就不得不考虑更多的问题。对某些人来说,被裁,不过是有了一个跳槽的机会;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不啻于晴天霹雳;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公平,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会不幸成
期刊
经济危机让2009年的职场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过冬”不得不采用各种方式缩减经营成本,其中一条便是缩减劳动力成本,为了在法律和制度的合理范围内削减人力成本,企业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变相裁员方式”。  你可能遇到哪些变相裁员的危险呢?《职场》杂志针对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企业变相裁员方式,通过腾讯网展开“2009企业变相裁员行为大调查”,截止到4月6日,共有2798人接受了本次调查。    《20
期刊
工作的量化已经被数字占领,不论是业绩、销售、收益、质量还是审计,都可以通过数字一目了然。实际上,抽象的领导力也可以打分,采用正确的领导力量度并非难事。首先是对那些源自不同股东观念的问题予以明确,并应在制订领导力策略和计划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最佳公司追求与关键领导人才的双赢,即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加强公司的领导文化。那么,哪些因素是公司衡量你的领导力的关键因素呢?  执行力文
期刊
大多数合并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新组建的管理团队未能真正发挥领导作用。然而合并团队能否避免失败并把握机遇呢?下面将提出打造成功管理团队的六条原则。  是什么造成公司在合并后常常无法兑现其最初的经营承诺呢?研究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能在并购后快速建立管理团队并维持有效的工作关系,从而无法发挥良好的领导作用。并购后的公司缺乏造就成功团队的诸多要素。相互信任的建立以及共同愿景和角色确定、理解和接受皆需假
期刊
老板给你九张B4大小的会议记录,让你马上缩印到一张A4的纸上,而且只给你一台最高缩小比率只有70%的简陋复印机,这样的工作,你到底做还是不做?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备受推崇的管理学家中谷彰宏身上,那是他在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接受的第一份任务,此后他还经历了很多你想也想不到的抓狂事。    抓狂工作排行榜  1 每天主管让你干这干那,累得要死,但是你做的东西客户实际上根本没机会看;  2 接到任务后
期刊
他是个文学青年。从小就是。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发表作品,中学时候成立诗社;上大学是为了圆父亲的大学梦;到太原学画画是跟父亲互相妥协的结果;曾经最高的理想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做老板。但一部《黄土地》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直到今天。    每个进入贾樟柯工作室的人都能看到一个大玻璃柜,里面摆满了他获得的各种电影奖杯。他说,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每天工作18个小时才得到的。  十年前他还在“地下”状态。更
期刊
重申一遍,《职场》提出的“4+4=3”理论,是指人的四个内因“兴趣、技能、价值观、个性风格”,加上四个外在因素“职业机会、工作生活经历、学习经历、遇到的重要的人”,这八个因素最后会通过“自我认知、同理心、审时度势”这三点表现出来,该模式将会决定你在职场上可以成为谁。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真的需要规划吗?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规划有用吗?如何厘清工作这项资产中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建议是盘点你四个
期刊
一个人拥有的健康财富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习惯的好坏。经常I生长时间工作、杂乱的办公桌以及错误的坐姿,是导致“办公易怒综合征”的三个重要因素。既然人一辈子里有半辈子都在工作,好好收拾一下办公桌吧!重建一下健康气场,本着“该花的钱一定要花”的原则,置办一些时下正流行的小物件,你就能成为自己最好的职场风水师和保健大夫。    笔记本电脑支架    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在人体工程学上是有致命缺陷的,过度
期刊
也许有人会问,商业报告分成许多种。有销售的、市场的、人事的等等,完全不同的报告有统一的构思方法可以学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小时候语文水平差。老师每次都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一篇好作文要有高的立意,再加上有血有肉的情节,千万不要空洞而低俗。可惜到了高考都没有理解这个精髓,直到从事了这行不得不和大量报告打交道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句话有多么深刻的意义。纵观所有的商业报告,无非是有一个中心思想,加上一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