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对铅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镧(La)对铅(Pb)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方法]绿豆中绿1号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在15 mg/L Pb胁迫下,0、5、15、25、50、100 mg/L La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茎长及叶綠素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5~15 mg/L)的La能够缓解Pb胁迫对绿豆幼苗的毒害,随着La浓度的增加,缓解效果越好;当La浓度大于15 mg/L时,对Pb的缓解作用逐渐减弱,当La浓度为100 mg/L时与Pb协同迫害绿豆幼苗的生长。[结论]15 mg/L La对15 mg/L Pb胁迫下绿豆种子的毒性缓解效果最佳。
  关键词镧;铅胁迫;萌发;叶绿素;维生素C;缓解作用;绿豆
  中图分类号S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71-03
  Relaxation Effects of Lanthanum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Vigna radiata under Lead Stress
  CHEN Xixiang1,2, ZHENG Qiaoyi1, DENG Qian1 et al(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2.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relax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anthanum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Vigna radiata under lead stress. [Method] By using V. radiata Zhonglv 1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we detected the effects of 0, 5, 15, 25, 50 and 100 mg/L lanthanum o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Vc content, seed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vigor, germination index, seedling root length and stem length, with distilled water as the control (CK). [Result] Lanthanum at low concentration (5-15 mg/L) relaxed the toxic effects of lead stress on V. radiata seedlings. With the increase of lanthanum concentration, relaxation effects became better. When the lanthanum concentration was greater than 15 mg/L, relaxation effects gradually reduced. When lanthanum concentration was 100 mg/L, V. radiata seedlings stooped growing. [Conclusion] 15 mg/L lanthanum has the optimal toxic relaxation effects on V. radiata seedling under 15 mg/L lead.
  Key wordsLanthanum; Lead stress; Germination; Chlorophyll; Vitamin C; Relaxation effects; V. radiata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绿豆品种为中绿1号,购自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某种子店。供试试剂为硝酸铅、氯化镧、纯丙酮、95%乙醇、浓硫酸、草酸、盐酸、硫脲、2,4二硝基苯肼、石英砂、碳酸钙粉、抗坏血酸、活性炭,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供试仪器为SPX250BZ培养箱、UN75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6电热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FA2104N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挑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绿豆种子,用30%H2O2溶液消毒20 min,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将处理过的种子用蒸馏水浸泡(3∶5),于23 ℃浸种6 h。将浸泡过的种子置于底部垫有滤纸、直径12 cm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50粒种子。共设7个处理,即CK:蒸馏水;T0:15 mg/L Pb(NO3)2;T1:15 mg/L Pb(NO3)2和5 mg/L LaCl3;T2:15 mg/L Pb(NO3)2和15 mg/L LaCl3;T3:15 mg/L Pb(NO3)2和25 mg/L LaCl3;T4:15 mg/L Pb(NO3)2和50 mg/L LaCl3;T5:15 mg/L Pb(NO3)2和100 mg/L LaCl3)。每处理设3个平行,分别置于25 ℃光照强度为2 000 lx的培养箱中,每8 h观察1次,及时补充培养皿中的水分,前4天避光培养,后6天光照幼苗。   1.3指标测定每处理随机抽取10株样品测量绿豆幼苗根长与茎长;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法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计算叶绿素总含量[7];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VC含量[8]。
  绿豆种子萌发数、发芽数、成苗数的统计[9]:
  萌发率(%)=(萌发的种子数/試验的种子数)×100
  发芽势(%)=(达到高峰期时发芽的种子数/试验的种子数)×100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的种子数)×100
  发芽指数(GI)=(∑Gt/Dt),式中,Gt为在t日内的发芽数;Dt为相应的发芽天数。
  成苗率(%)=(成苗的种子数/试验的种子数)×100
  1.4数据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及Duncun’s 法对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统计软件为SPSS 19.0 for windows,作图软件为OriginPro 7.5。
  2结果与分析
  2.1La对Pb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2.1.1对萌发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与CK相比,处理T0的萌发率降低了26.0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15 mg/L Pb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对种子有毒害作用。与T0相比,T1、T2、T3种子萌发率分别提高了27.02%、29.73%、25.27%(P<0.05);与CK比,T1、T2、T3的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该浓度范围内,La能够缓解15 mg/L Pb对绿豆种子的毒害效应,且萌发率达到未受到Pb胁迫时的水平,其中,15 mg/L La(T2)对Pb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最明显,种子萌发率达96.00%;与T0相比,T4、T5种子萌发率分别提高了20.69%和5.41%,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随着La浓度的升高,La对Pb的缓解作用逐渐减弱。
  2.1.2对发芽势的影响。由表1可知,与CK相比,T0的发芽势降低了44.78%(P<0.05),说明15 mg/L Pb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对种子有毒害作用;与T0相比,T1、T2、T3、T4的发芽势均有所提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15 mg/L Pb胁迫下,5~50 mg/L La对绿豆种子的发芽势无明显影响;与T0相比,T5的发芽势降低31.96%,说明La与Pb共同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2.1.3对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T0的发芽率比CK降低了16.70%,说明15 mg/L Pb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绿豆种子的萌发,对种子有一定毒害作用;随着La浓度的升高(T1、T2、T3、T4),绿豆种子的发芽率与T0相比有所提高,但只有T2与T0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该浓度范围内,15 mg/L La缓解了15 mg/L Pb对绿豆种子的毒害作用,且种子的发芽率达CK水平;T5的发芽率比T0降低7.20%,说明高浓度的La对绿豆种子表现出一定毒害作用。
  2.1.4对发芽指数的影响。由表1可知,T0的发芽指数比CK降低了16.64%,说明15 mg/L Pb对种子有毒害作用;随着La浓度的升高,绿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先升高后降低,T2达最大值,比T0增加15.93%(P<0.05),且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15 mg/L La缓解Pb毒性的效果明显,且能恢复到CK水平;T5比T0下降20%(P<0.05),说明T5对绿豆种子表现出一定毒害作用。
  2.1.5对成苗率的影响。由表2可知,T0的成苗率较CK降低了14.46%(P<0.05),这说明15 mg/L Pb对种子有一定毒害作用;随着La浓度升高,成苗率先上升后下降,T2达到峰值,达92.70%,与CK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15 mg/L La缓解Pb毒性的效果最为明显,且恢复到未受Pb胁迫的水平;在低浓度(T0、T1、T2),成苗率随着La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在高浓度(T3、T4、T5),成苗率随着L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甚至在高浓度(T5)下,绿豆种子的成苗率比T0下降了7.57%,说明高浓度的La不但不能缓解Pb对种子的毒害,还与Pb共同表现出对种子的毒害作用。
  2.1.6对幼苗根长与茎长的影响。由表2可知,与CK相比,T0的根长与茎长分别降低了59.45%和10.73%,抑制了绿豆根(P<0.05)和茎(P>0.05)的伸长,说明15 mg/L Pb对绿豆种子有一定毒害作用;加入La后(T2、T3、T4),与T0相比,绿豆幼苗根长总体呈增加趋势,T2比T0增加了257.28%(P<0.05),达到CK水平(P>0.05),说明该浓度下La对Pb毒性的缓解作用明显;T2的茎长比CK增加了33.04%,促进了茎的生长(P<0.05);随着La浓度的升高(T2、T3、T4),绿豆的根长与茎长呈下降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79,说明随着La浓度的升高,La对Pb的毒性缓解作用逐渐减弱,在高浓度(T4和T5)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La仅在一定浓度内对Pb的毒性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2La对Pb胁迫下绿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2.2.1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与CK比,T0的绿豆叶绿素含量下降了21.10%(P<0.05),说明该浓度下Pb对绿豆有一定毒害作用;T2处理下,绿豆叶绿素含量较T0增加了12.10%,且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15 mg/L La缓解了Pb的毒害作用,且能恢复到未受Pb胁迫时的水平;T1、T3、T4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T0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与CK相比也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说明该处理能恢复到CK水平,对Pb对绿豆幼苗的毒害有一定缓解作用。   3结论与讨论
  (1)该研究结果表明,15 mg/L Pb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成苗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表明其抑制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同时也抑制了绿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表明该浓度下Pb对绿豆有一定毒害作用。加入一定浓度的La后,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及茎长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L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15 mg/L Pb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及根、茎生长过程所造成的影响,但是La对Pb毒性的缓解作用并不随着La浓度的升高而增強,其中La浓度为15 mg/L时缓解作用最为明显,较高浓度时,缓解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与Pb共同表现出毒害作用,这说明适量的La可以缓解Pb对植物的迫害。金琏等[10]研究证明,低浓度的La能提高Pb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促进根长、茎长的伸长,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La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率,与Pb协同迫害小麦的生长,这与笔者研究结果相似。
  (2)15 mg/L Pb对绿豆幼苗合成叶绿素有一定抑制作用,15 mg/L La能缓解Pb对其的抑制,其他浓度无明显的缓解效果。杜兰芳等[11]研究表明,低浓度La对20 mg/L Pb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作用,能缓解Pb的毒性,这与该研究结果相似。15 mg/L Pb对VC含量也有显著影响,但是加入La后并未明显提高绿豆VC的含量,可见,La对Pb毒性的缓解作用未表现在全部方面。
  (3)15 mg/L La对15 mg/L Pb胁迫下的绿豆种子的毒性缓解效果最明显,适量的La能减轻Pb污染对植物的迫害。郭伯生[12]研究表明,适量的La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进一步探究La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及La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有效发挥La对重金属的缓解毒害机理以及La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机理,是今后稀土农业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正苗,李静,徐建明,等.杭州市郊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中Pb、Zn和Cu含量的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2006(27):742-747.
  [2] ZHENG N,WANG Q C,ZHENG D M.Health risk of Hg,Pb,Cd,Zn.and Cu to the inhabitants around Huludao zinc plant in China via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7,383:81-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油菜品种中双11号直播的适宜密度。[方法]研究5种栽培密度(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株/hm2)对中双11号产量、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主花序长度降低,分枝数减少,分枝高度逐渐增高;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角果数,其次是千粒重和每角粒数,产量最高值时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并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开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及效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打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有显著差异,处理Ⅱ(圆形孔)的打孔方式平均产量最低,处理Ⅲ(三棱孔)的黑木耳平均产量最高,为58.39 g/袋,且耳芽分化率为100%,经济效益比处理Ⅰ(一字孔)增加0.88元/袋。[结论]处理Ⅲ(三棱孔)的打孔方式为最佳。  关键词开孔方式;黑木耳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天津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和市场消费的草莓新品种。[方法]引进京藏香、京桃香、京凝香、天香、书香、红袖添香、粉红公主7个北京草莓品种,比较了不同品种的成活率、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产量等指标。[结果]京藏香果实品质和产量中等,果实成熟期早;京桃香果实品质突出,风味独特;粉红公主口感细腻香甜,外观可人,果色为市场上少见的粉色。[结论]京藏香、京桃香和粉红公主在天津地区表现优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蜜蜂活动增强剂保丽蕊对蜜蜂活动、蓝莓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近蜂房处和远蜂房处设立试验区和对照区,在5 min内对蜜蜂的访花次数进行调查;在蓝莓种植园设置试验区和对照区,调查蓝莓坐果率及产量。[结果]保丽蕊能明显提高蜜蜂访花频率,5 min内,近蜂箱处,试验区、对照区蜜蜂访花次数分别为5.3、2.2次;远蜂箱区,访花次数分别为3.5、1.0次。蜜蜂活动增强剂保丽蕊能明显提升蓝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宿迁地区机插秧种植的水稻品种,以满足当地对机插栽培早熟品种的需求,同时扩大机插秧面积,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方法]比较16个水稻品种在宿迁地区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秀水519、皖垦糯1号、圣稻740等品种全生育期较长;圣稻20、圣稻020、精华2号、临稻11、新丰5号等品种株高都在105 cm以上,后期存在倒伏减产的风险;圣武糯0146、津稻253等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猫头刺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猫头刺种群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静态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并借助生存分析函数分析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猫头刺种群动态特征,阐明了其种群数量特征。[结果]猫头刺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幼年个体数量最多,到达其生理年龄后,个体大量死亡,猫头刺种群龄级结构为金字塔型;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变化一致,前期数值小
期刊
摘要 基于GIS的特征,以其信息技术手段为出发点,建立淮安市盱眙县林业GIS系统,并对其运用于森林资源环境管理与经营决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促进淮安市林业信息化,提高林业资源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效率。  关键词 林业信息化;林业GIS;盱眙县  中图分类号 S757.2;TP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340-02  Research of County F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主栽品种龙粳31有较好效果的壮秧剂。[方法]通过对秧苗素质、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5种壮秧剂对寒地水稻龙粳31秧苗的应用效果。[结果]施用苗必壮秧苗的百株干重最高,达1.6 g,产量最高,达7 716.0 kg/hm2,较对照增产3.44%。[结论]在5种壮秧剂中,苗必壮壮秧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使用。  关键词水稻;壮秧剂;效果  中图分类号S482.8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甜瓜品种。[方法]选择6个甜瓜品种,调查各品种全生育期、果实发育期、开花节位、果形指数、着色均匀度、口感、可溶性固形物、果香味、单果质量和产量等性状。[结果]翠雪五号的开花节位适中,全生育期较长,果形指数适中,瓜果着色均匀,瓜果口感很脆,中心部位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达14.42%,且果肉果香味足,单瓜重较为适中,折合产量达15 816.6 kg/hm2。
期刊
摘要在构建农业面源氨氮减排指标体系及介绍排放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为例,估算了“十二五”期间该地农业源氨氮排放量,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是氨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排放量分别占35.33%和35.52%;以农田种植的氨氮入河量最大,占45.31%,农村生活的氨氮入河量最小,仅占8.36%。最后通过分析其减排能力,从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加大水土流矢治理力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