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95年在北京的大排档里和同事们一起畅想未来时,汪延就希望通过互联网来传送信息。但他并不曾想到,新浪会在短短十年间,就在网络世界里树立了信息供应商的首屈一指的地位,并被冠以“中国第一门户”的头衔。
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大批量的免费提供的新闻,已成为新浪的标志性的象征。每天上网看新浪的新闻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借由此形成的人气和品牌影响力,新浪的网络广告在过去七年中增幅惊人。
新浪每天刷新的数万条新闻大多来自于通讯社、报纸、杂志和电视,仅有极少内容由自采而来。这些信息,经过新闻部四五百名编辑的简单加工——主要是改标题和转换格式——铺到网上,由读者免费阅读。
这个模式,被陈彤称之为“快速、全面、准确的新闻超市”。作为新浪新闻频道的主要缔造者,31岁的陈彤从1997年5月就参与四通利方(新浪前身)的工作,从四通利方网站体育沙龙版兼职编辑一直做到新浪副总裁、总编辑。其间,新浪高层走马灯似地换,只有陈彤和汪延岿然不动。
业界曾戏称,“新浪网走了谁都可以,只有陈彤不能动。”这句话与其说是说明陈在新浪的地位,不如说证明了新闻之于新浪的重要。
1998年,陈彤主持“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他当时便意识到传统媒体报道方式的局限性,以及互联网在信息集成方面可能发挥的威力。不过,新浪当时依赖的还主要是各地网民的互助式支持,真正走上集纳式新闻的道路,要到1999年5月的科索沃战争。此后,新浪以同样模式,对台湾大地震、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报道进行集中,做成专题,获得巨大成功,并牢固确立了新浪网在网络信息传播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这种信息轰炸式的“新闻超市”,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其一,必须廉价甚至免费地获得新闻内容供应;其二,必须将各种信息尽可能充分地免费地提供给读者,以赢得高点击大流量。
在科索沃报道之后,新浪的广告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曹国伟告诉《财经》,新浪最早是以点击率来计算广告的价格。早期新浪的广告主要来自小互联网站。但随着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小网站纷纷倒毙,新浪渐渐失去这部分客户。但与此同时,新闻频道的成功,却源源不断地带来了以时间和屏位记价的品牌广告。
2000年,新浪广告客户数量大增,当年的广告收入较上年翻了18倍。这种势头在2001年得以保持,广告收入增长了112%。
此间,新浪凭借在网络上建立的巨大影响力,亦成功地在与传统媒体的谈判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直至今日。
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大批量的免费提供的新闻,已成为新浪的标志性的象征。每天上网看新浪的新闻是他们的一种习惯。借由此形成的人气和品牌影响力,新浪的网络广告在过去七年中增幅惊人。
新浪每天刷新的数万条新闻大多来自于通讯社、报纸、杂志和电视,仅有极少内容由自采而来。这些信息,经过新闻部四五百名编辑的简单加工——主要是改标题和转换格式——铺到网上,由读者免费阅读。
这个模式,被陈彤称之为“快速、全面、准确的新闻超市”。作为新浪新闻频道的主要缔造者,31岁的陈彤从1997年5月就参与四通利方(新浪前身)的工作,从四通利方网站体育沙龙版兼职编辑一直做到新浪副总裁、总编辑。其间,新浪高层走马灯似地换,只有陈彤和汪延岿然不动。
业界曾戏称,“新浪网走了谁都可以,只有陈彤不能动。”这句话与其说是说明陈在新浪的地位,不如说证明了新闻之于新浪的重要。
1998年,陈彤主持“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他当时便意识到传统媒体报道方式的局限性,以及互联网在信息集成方面可能发挥的威力。不过,新浪当时依赖的还主要是各地网民的互助式支持,真正走上集纳式新闻的道路,要到1999年5月的科索沃战争。此后,新浪以同样模式,对台湾大地震、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911事件”等重大事件的报道进行集中,做成专题,获得巨大成功,并牢固确立了新浪网在网络信息传播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这种信息轰炸式的“新闻超市”,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其一,必须廉价甚至免费地获得新闻内容供应;其二,必须将各种信息尽可能充分地免费地提供给读者,以赢得高点击大流量。
在科索沃报道之后,新浪的广告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曹国伟告诉《财经》,新浪最早是以点击率来计算广告的价格。早期新浪的广告主要来自小互联网站。但随着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小网站纷纷倒毙,新浪渐渐失去这部分客户。但与此同时,新闻频道的成功,却源源不断地带来了以时间和屏位记价的品牌广告。
2000年,新浪广告客户数量大增,当年的广告收入较上年翻了18倍。这种势头在2001年得以保持,广告收入增长了112%。
此间,新浪凭借在网络上建立的巨大影响力,亦成功地在与传统媒体的谈判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