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心城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来源 :天津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以来,天津市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服务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产业规模较小、内部结构偏旧、企业财务指标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其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吸引力不够、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行政管理上缺乏统筹协调.“十四五”期间,天津市中心城区应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从拓展土地空间、加强人口集聚、科技创新发展、引进龙头企业、体制机制优化等五个方面入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建设大学科技园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高校创新策源作用,促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实现创新成果“由智变金”的重要举措.当前,天津市大学科技园进入新一轮建设阶段,面临校区协同共建、良性互动的机制有待增强,建设运营资源有待汇集,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从建立校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快资源导入、加强科技园产业布局、强化创新创业培育、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高水平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对策建议.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层次全方面融合的产物,在赋能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天津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从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三个维度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随着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数据口径更加契合,本文从强化监控、完善机制、优化分析三个角度探讨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下动态监控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动态监控效能、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产业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类测度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度,并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产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高质量水平和产业融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中东部产业融合水平高于东北和西部,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融合度高于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度;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融合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区
由于演出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导致该行业在疫情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疫情下的困难和挑战,演出行业反思固有的演出模式与营销方式,利用5G技术支持云演艺,高新技术支撑新舞台,运用多元业态助力演艺新模式的发展,将危机转化为契机,通过变革和创新走出泥潭.演出行业的财务人员运用自身知识、技能,筹集资金,减少支出,采用远程办公等创新方式,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内容,运用减免税政策和延期缴纳政策,减少演出行业的现金流出,通过低息贷款为企业筹措资金,在所有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助力演出行业重现勃勃生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需要开辟一条速度快、效益高的碳中和之路.本文研究了碳中和目标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碳中和对天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天津应积极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以碳中和为契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发展,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完善低碳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
近年来,天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比北京、深圳等先进地区,天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潜力还存在明显不足,亟需从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激励政策、加强重点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着手,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作用日益凸显.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数字经济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天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新增长极.本文结合天津滨海高新区近些年发展数字经济的探索实践,系统梳理剖析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短板,学习借鉴国内先进高新区的典型经验,提出未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贯彻党中央的重要发展指示,以扩大消费作为关键战略支撑,加快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天津在新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借鉴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的发展经验,从打造文旅产业高地、营造优质消费环境、繁荣会展经济、推动消费与新技术融合、集聚国际消费品牌与建设国际化消费商圈等多个方面,为天津提供具有参考与指导意义的发展建议.
本专刊旨在呼吁学界关注数智时代下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的研究.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平台经济、远程办公、人机共存系统等新经济形态和组织模式层出不穷.数智技术既使组织变得更加开放、扁平、灵活,也使得个体拥有更加大的认知与决策能力和更自由的工作时间与空间选择,而新兴Z世代作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原住民,也越来越呈现出在社交平台与工作平台之间的行为交叉混合模式.这些变化使得基于科层制的组织控制力所不逮,组织控制越来越需要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影响或自我调节系统来达到预定目标.由此看来,数智时代对于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