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及其手段探析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c102726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的无证无照经营(简称无照经营)存在成因复杂、个体差异大,涉及法律法规及职能部门众多等现实特点,依靠传统单一的行政手段进行整治规范,不但效率低下且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本文尝试改变监管者的单一视角,引入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业主、公众等多维度视角来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明确相关方责任、削弱无照经营根基、引导无照经营转化等思路,探讨各种社会化规制的手段及其效用,为无照经营问题的长效解决提出可行设想,以期形成全社会关注无照、全社会出力遏制无照的良性氛围。
  
  一、传统行政整规手段的缺陷和不足
  
  随着转型期社会多元化趋向的不断深化,以责令改正、限令停业、罚款乃至强行取缔等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无照整规手段已日成强弩之末,即使近些年引入了柔性监管、行政疏导等新的监管理念,各职能部门在处置无照经营时仍多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层面上,无照经营已成为监管部门头痛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笔者认为,单纯的行政整规手段存在四大难以弥补的缺陷:一是有悖于公平和谐的社会理念。无照经营屡禁不绝的根源在于它能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并能满足一部分中低端消费需求,而刚性和缺乏补偿决定了行政整规手段在面对弱势群体时会表现出不公平性,也容易与“和谐”这一基本社会理念产生冲突。二是职能部门有分工却难合作。在传统的“工商包打无照”和近些年“谁审批谁监管”等理念的对碰下,无照经营监管职责出现了模糊化趋向,许多新兴行业更成了监管盲区。如文化部门在网吧地域布局上倾向于城镇核心区,导致工商部门疲于应付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黑网吧”问题。但相关矛盾至今一直无法得到解决。一些地方虽然由工商牵头成立了“查无办”或“清无办”,但一个部门牵头调动多个部门开展具体行政行为的体制注定其效率有限。三是监管力量难以满足行政整规要求。无照经营分布的广泛性和经营的灵活性,导致行政部门有限的执法力量只能是杯水车薪,许多无照窝点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置。另一方面,无照业主普遍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刚性行政监管容易引起消极对抗甚至暴力抗法,使行政监管力量更显捉襟见肘。四是“光驱不引”难以实现长效监管。行政整规手段对无照的处置,形象地说就是把“无照”往“有照”这个方向驱赶,但由于缺少客观利好吸引和无照业主的主观认同,加之监管手段落后,存在“驱而不散”、“驱而不走”等突出问题,许多无照业主“等、看、比、拖、赖”等逃避情绪严重,难以实现长效监管。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理念
  
  利益相关者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企业周围存在的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以及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从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利益相关者可细分为四种类型。即支持型(从企业经营中获益)、边缘型(与企业经营关系不大)、不支持型(因企业经营而利益受损)以及混合型(在企业经营中利弊兼得)。如将上述概念引入无照经营这一具体的经济行为,则无照经营的利益相关者也可分为四类:一是从无照经营中获利的支持型群体,主要包括无照经营业主、上下游供货商、提供场所的房东、提供水电等经营要素的公用企业、得到相关便利的消费者以及在无照经营中就业的雇工;二是与无照经营基本没有利益瓜葛的边缘型群体,主要包括未受影响的周边居民、其他中高端消费群体以及村、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考虑无照经营引发居民或村民到基层组织投诉的情况):三是因无照经营存在而受到利益损害的不支持型群体,主要包括负有监管责任的行政部门、同业合法经营者以及因无照经营存在而给其带来困扰的人群(如小餐饮的楼上住户,在黑网吧上网孩子的家长等);四是既因无照经营存在带来便利又受到一定利益损害的混合型群体,如马路市场周边的普通居民,虽然买菜方便实惠了,但出行会受到影响。
  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的执行,就是要按照无照经营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动员全社会力量,运用全社会资源,针对性地提出处置措施,全方位遏制无照经营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以此来规范、引导和制约无照经营行为。具体来说:对于支持性群体,要以不同的方式减轻其从事或支持无照经营的冲动;对边缘型群体,要努力动员其主动参与无照经营的监管和监督;对于不支持型群体,要强化其检举或处置无照经营的能力:对于混合型群体,要挖掘并放大其反对无照经营的冲动,压制其支持的冲动。从理念上来对比,行政整规强调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无照经营进行刚性管制:而社会化规制则设想通过社会化手段引导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主动遏制无照经营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包含行政整规的社会化大监管。
  
  三、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的手段及其效用
  
  有了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可行且有效的规制手段,国家将无照监管纳入社会综治目标考评,使得无照规制可利用的手段大大丰富,其中即使有些手段由于当前经济、社会和行政体制等条件的制约可能无法立即付诸实施,但我们可以先行筹备和谋划,并在地方政府系统考虑某些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时先行将之纳入其中。
  
  (一)加快商事登记立法步伐。建立商事登记豁免制度。为破解行政整规手段对小规模无照业主造成的压力和不公,我国应尽快完成商事登记立法(也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明确对农、林、渔、牧业者、小型商贩、家庭手工业者等小规模生产经营者免于商事登记,归人乡镇(街道)政府工贸办进行备案,各职能部门则依据备案信息及各自职责开展监管。这样既能将大量较小的无照经营纳入规范管理,也避免给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小业主增加谋生压力,防止可能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激化。商事登记豁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已推行且取得了不错的执行效果,是当前化解小规模业主无照经营冲动,破解无照经营难题的最根本手段。
  
  (二)加大对公用企业及场所提供者的管制,控制无照经营基础要素。任何无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水电、场地等基础要素的支持,但当前情况下,不论是提供水、电、网络等基础服务的公用企业,还是提供场地的房东。对自身促成无照经营而应承担的责任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要减轻此类利益获得者支持无照经营的冲动,除了要加大普法宣传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对公用企业的主管作用,明确各企业在整规无照经营中的职责。发挥其公共资源掌控权,切断无照经营存续条件(无照经营的场地提供者为国家或集体单位的,也能适用上述做法);同时,建立公用企业与无照整规综合部门的双向联系制度,及时互通信息,提高对无照经营的处置效率。对场地提供者为私营企业或个人的,要运用部门行政告诫、群众舆论施压、基层自治组织引导直至行政处罚等方式,分门别类予以应对,由房东收回出租的场地或者监督无照经营租户办理证照。
  
  (三)重构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对无照经营的监管体 系。无照经营监管中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是造成监管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监管体制进行重构。可以考虑以“查无办”“清无办”为雏形,并改变由工商牵头的做法,在市、县、乡(镇、街道)逐级建立以“政府牵头,部门合作”为核心的无照整规体系,并形成明文制度。无照问题由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承担组织、协调和考核职能,相关部门则按照“谁发证(照),谁负责管理”的原则参与无照经营的处置,遇到职责不明的情况,则由地方政府指定由某一部门承担主要处置责任。在明确监管职责的情况下,开展“面向结果”(即只考量无照处置结果)的横向和竖向考核,即由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综合考核,由地方政府对同级职能部门进行履职考核。只有充分明确责任,切实加大考核力度,才能真正提高行政管理部门对无照经营的遏制效力。
  
  (四)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和民众个体在无照经营监管中的作用。受人力所限,职能部门对无照经营的监管难免有“地域盲区”和“时间真空”,只有明确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无照经营的属地发现及疏导职责,同时发挥民众个体的监督作用,才能真正解决行政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将无照经营的边缘型群体转化为遏制力量的可行办法。具体操作中,可以将无照经营的发现、疏导、消除及转化工作量化为村及社区的相关工作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也可结合文明村(社区)的创建活动进行集中突破。要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既要发挥村(社区)干部对无照经营的发现、教育和引导作用,也要听取他们对化解具体无照事例的意见建议,做到全面了解、区别对待,减轻无照查处工作的压力。对普通民众而言,除了加强宣教、营造民意监督氛围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村委(社区)公共区域公布无照经营户名单等办法。教育劝导辖内居住人口不到无照经营点就业或消费。
  
  (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明确社会化无照监管流程。除了明确部门职责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之外,提升无照监管效率还需要摸清监管底数、优化监管流程、形成监管合力。为了解决无照信息沟通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一套覆盖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及基层村(社区)组织的社会综治信息系统,无照经营信息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系统内完成输入、分流、处置和反馈等流程。具体来说,村、社区干部包括工商责任区干部应成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无照经营案源的线索收集及事实发现,并须将其基本信息及前期疏导情况及时录入系统;那些无法疏导的无照经营则变成行政整规目标,按分工流转给负主要责任的职能部门处理,地方政府在该数据流转中可以直观高效地发挥牵头、统筹和协调的作用。此外,还可设计无照经营分级制度,对制假售劣、污染环境、危害百姓身心健康的无照经营要提高警示等级,以便第一时间被录入、分流和处理。当然,信息流程化处置无照的方法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和软件操作技能,难以一蹴而就;但信息化监管是今后社会事务管理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增强不支持群体处置无照经营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坚定信心。逐步推行和完善。
  
  (六)建立社会补偿机制促动无照业主主动办照。缺乏补偿机制是行政整规手段受到弱势无照业主抵触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能借助各种途径让中小业主在办理证照依法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待遇作为补偿,则可逐步消解无照业主对无照经营的坚定支持,这对引导其主动办理证照,避免刚性执法激化社会矛盾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当前社会条件下,可行的补偿手段主要有:一是税收。即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由税务部门对微利经营行业及中低收入群体的正当谋生行为予以减税、免税或退税,由此产生的税收缺口由地方政府在预算中加以通盘考虑;税收优惠限于有照户,对无照户仍要处以行政处罚,并补缴个人所得税等税费,征收标准可参照同业平均经营及收入水平。二是社会保障。允许有照户及其直系亲属凭营业执照及相关证明参加本地社会养老保险,允许其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可对其适当予以基础补贴。三是银行个人信用。将经确认的无照经营行为列入业主个人的不良信用信息,同时将有照经营作为提升业主诚信度的信息,会对无照经营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四是教育、就业等其他社会待遇。对合法经营的个体业主,可允许其子女在其实际经营地就近入学,享受学区居民待遇;其家人在本地择业也可享受本地户籍人员待遇:对外来人员无照经营疏导难题,在办照后给予他们适当的社会待遇可谓是治本之举。
  
  (七)其他规制手段。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的手段还有很多,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趋成熟。当前可能的规制手段还有:一是控制无照经营其他经营要素。比如对无照经营食品行为,可禁止批发户向无照业主销售食品;可推广网络广告资质验证。防止无照业主通过网络发展产销业务等。二是开展联合行政指导。对涉及多项前置的无照经营,要加大多部门的联合行政指导(疏导)的力度,及早让业主对能否办理证照、如何办理证照心中有底,避免部门各管一块带来的疏导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保持适当力度的行政强制手段。对无法疏导、危害群众身心、影响百姓生活的少数无照经营行为,该重拳打击取缔的决不能姑息。
  
  四、工商部门在无照经营社会化规制中应发挥的作用
  
  无照经营实行社会化规制并不是撇清了工商部门的“清无”责任,相反,我们需要承担起更加复杂,更加综合性的职责,以体现工商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应有作为。
  
  (一)积极建议并推动政府构建社会化规制体系。以社会化规制手段为主解决无照经营问题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必然需要重构一系列与之匹配的监管体系,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进和大量投入,工商部门应积极调研、探索并形成可操作的谏言建议,推动新体系的逐步试点和构建。此外,工商部门作为登记机关,推动商事登记立法尽快完成也能直接推进新体系的构建。
  
  (二)有效履职掌握无照经营监管底数。虽然无照经营的发现和底数排查要借助村(社区)基层组织的力量,但工商责任区干部对辖内无照经营监管底数不能心中无数,要依托责任区监管,加强与村(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衔接,共同为无照社会化整规提供详尽的基础数据。
  
  (三)在社会化规制体系运作中发挥沟通、分析、反馈等积极作用。无照经营会不断出现开、停、集、散等各种状态变化,工商部门人员多、基层触角广,要及时综合、分析、提炼无照动态信息,反馈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群体,在无照社会化规制体系中发挥协调中枢和润滑剂的作用。
  
  (四)在行政整规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工商部门作为无照经营的最主要管理部门,对无前置及食品流通领域的无照经营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因此工商仍是无照行政整规的主力,对食品流通等关乎民生行业的无照经营更是要时刻高度关注。
  
  (五)提供并核实经济户口动态数据。补偿机制是无照社会化规制的核心手段,需要符合实际的无照经营信息和有照户经济户口数据作为支撑,这些信息数据的提供及核实是一项繁复长期的工作,工商部门兼具登记及监管职能,对此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吴凡
其他文献
2009年.甘肃省庆阳市工商局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干部教育培训年活动,按照“加强基层,夯实基础。增强能力,规范行为”的总体思路.加强基层工商所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合理顺
当前,医患矛盾已成为制约医改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瓶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和谐医疗环境,缓解医患矛盾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结合我院实际做法,探讨缓解医患矛盾的
当今已经进入电子商务时代,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对物流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日益明显,也只有完善物流体系才能更好实现电子商
近些年的研究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在多种癌症尤其是大肠癌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
期刊
建国40多年来,无锡县的妇幼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至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国初期,全县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几百个旧接生婆进行培训改造,同时培养了一批农村接生员,推行
2010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的关键一年,协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医院以适应医改为中心,促管理、促发展。认真总结建会30
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的重要突
随着时代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样,加强工商文化建设,也成为创建和谐工商的重要保障。2009年6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的召开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
目的为更好地做好产褥期保健工作,在产褥期保健中应用加味八珍益母膏,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7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