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OT.TB检测在脊柱结核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脊柱结核前期诊断和治疗后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8例,分别行TSPOT.TB、结核菌素(PPD)试验和抗结核抗体检测,比较3种辅助检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其中最终明确为脊柱结核的患者62例,从其治疗开始跟踪随访1、3、6、12个月,监测其T-SPOT.TB的变化情况。结果 T-SPOT.TB、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91.7%、95.1%、89.2%,61.3%、72.2%、79.2%、52.0%和70.9%、58.3%、74.6%、53.8%。TSPOT.TB检测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抗结核抗体和PPD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的1、3、6、12个月,T-SPOT.TB检测结果转阴例数仅占临床症状缓解病例数的0、8.3%、22.0%、51.3%。结论 T-SPOT.TB检测拥有良好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并不是评估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良好指标。
其他文献
介绍GT4 1型手扶拖拉机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联合检测在肝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9
&#39;新华&#39;二字总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以此命名的企业多与共和国同龄。因政治任务而诞生,遇改革开放、经市场经济、历遍沧桑与风雨,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贵州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