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PNET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16例患儿中14例死亡,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6例单纯手术切除组及10例术后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E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预后较差,综合治疗是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生存期要优于非综合治疗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84.6%)患者于术前得到确诊,25例(96.2%)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均治愈,1例(3.8%)因严重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术后并发出现肺不张3例,膈下脓肿1例,经积极治疗后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5.4% (4/26).结论 增强对本病的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中青年单纯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血压达标的中青年单纯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加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降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清一氧化氮浓度(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FMD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锁定解剖板(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中27例采用DHS治疗,17例应用LCP治疗,18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投照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F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8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不同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妇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57.69%,对照组为8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
目的 探索脾切断流术后行抗凝治疗预防门脉系血栓形成的最佳时机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B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血小板计数>300×109/L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行抗凝治疗.C组:仅行祛聚治疗.比较三组间血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3.39%)明显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5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53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排气、切口感染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切口感染7例(13.4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螺旋CT检测不典型结节病的影像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不典型结节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常规CT扫描和高分辨率多层扫描,三维重建.选取同期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转移瘤病例作为对照,分析和探讨高分辨率螺旋CT应用于不典型结节病的诊断效果.结果 不典型结节病发生在一侧肺部及纵隔处最多,其次是仅一侧肺门;不典型结节病仅发病于纵隔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淋巴结结核病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KD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性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连续治疗2次,对照组(26例)应用IVIG治疗1次.IVIG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小儿KD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9例年龄42 ~51岁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于月经第1~5天放置曼月乐,在放置前和放置后12个月内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及月经情况,B超监测其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放置曼月乐6个月后,血红蛋白值由(88±14) g/L升高为(116±10) g/L;月经量由(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弥漫张量磁共振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头部横断面扫描;计算并记录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特征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全脑白质平均弥散度(M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经MRI检查MD最高,而FA则最低,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可根据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