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评价方式,促进素养发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angru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是课堂教学向高效、有效方向推进的动力所在,优化评价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和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目标;评价;素养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明了我们教学的目标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其终身发展,但现实的困境是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引导学生走向一条狭窄的歧路,在这样一条道路上跋涉靠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解题的训练,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不仅是教学设计中的知识内容及呈现方式,更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就这个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确定“可评价”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组织核心所在,教学评价也应该环绕着目标展开的,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指出就应该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是多维度、可评价的。
  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为例,这节课制定学习目标应围绕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是应该学的
  “应该学的”是我们教师在研读了课程标准后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整体把控,继而明确的学习的底线。
  例如,从课标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来看,应该学的目标有两个:(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两个“会”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目标,最终的评价也明确了,即到底会了没有,更侧重于技能和结果的评价。
  2.是能够学的
  “能够学的”意味着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是可预期的,即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展望潜在发展区,最终的评价也自然不是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的,而是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有没有能够更进一步。
  例如,从学生的学情来看,学生前面学习“物态变化”时,对温度计的使用已经了解,温度计和刻度尺都属于测量工具,即学生已经了解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过程:“选、放、看、读”,那么,这节课应该以此为基础,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更进一步,涉及到“测量活动的必要性、确定单位的必要性、估读的方法和意义”等等。
  3.是利于评价的
  从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们有时过于“目标书面化”,导致对目标难以评价,如“理解”、“体会”等词就不容易评价,笔者认为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上,从利于评价的角度出发,可以用“能”、“会”等可评价、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综合以上三点,并结合课标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节课的要求,明确如下几个教学目标为: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能说出常用的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3)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
  (4)会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会测量单摆的周期,在测量时有误差意识并能说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上述几个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二、设计指向目标且可测的评价任务
  评价方式,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另一类是表现性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对作业、测验、作品等学习结果的评价。表现性评价更为注重评价学生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倡导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心智模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观察能力、想象创造力、操作演示技能等。我们可以依据学习目标和评价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我更多选择的是表现性评价。
  例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节课,结合前面明确的学习目标,笔者除了让评价目的与之对应外,还设计了指向目标且可测的评价任务,如下表所示。
  通过设置这一系列的表现性评价任务,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都可以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评價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更具优势的是可以评价学生是如何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相对传统型的评价任务测试题更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然,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永无止境,具体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根据我们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而定,重视评价,并选择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教学理念和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我省的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幼儿园教师的巨大缺口,倒逼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快速发展,但多数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其在办学过程中,照搬本科式教学,仍未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虽然学生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效果却不尽人意,多数幼儿园接受毕业生后,还需要再次进行培养,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高职院
期刊
【摘 要】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难题。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微作文以其短小的规模、灵活的练笔时机等优势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对于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而言帮助极大。本文中,笔者以微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广大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小学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是我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决定了它与地方产业有更密切的联系,地方产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文研究从产教融合相关概念入手,对高职教育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进行必要性分析,详细介绍了产教融合下教学模式改革的五大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软件技术  1.引言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
期刊
【摘 要】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不同,体育游戏的教材和内容被运用的比重也不同,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体育游戏的教材和内容要占到全部教材的四分之一。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属于教育范畴。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应在生本原则下,尽可能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本文以“跑”的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生本原则下小学体育教学趣味的内涵,其次就如何在学生体会趣味的过程中达到以生为本的目的;再次就如何在“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得到趣味体验提出了浅见;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探索小学体育教学趣味真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生本教学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时期,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了广大教师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所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其也肩负着提升学生素质的重任,因此必须要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激发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  音乐是一门有声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結晶。小学音乐课的意义在于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表达音乐感情、创
期刊
【摘 要】生本课堂,提倡用充满活力的简单方式,取代严苛繁杂的课堂设计,引领我们以激扬生命的方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课堂。一堂成功的生本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可持续发展  龙回大海,凤凰还巢,叶落归根,宝剑入鞘。淡淡的雾,淡淡的雨,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
期刊
【摘 要】留守高中生是指父母在外打工,自己独自留在家乡上高中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存在早恋,上网成瘾,打架斗殴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家长或学校就能解决了的,需要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留守高中生;生活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父母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一词的内涵随新课改的实施而发生深刻变革。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能力水平以及素养品质的训练和提升。本文作者从新课改教学要求出发,对如何紧扣教材、教师、学生等三要素,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浅显的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思考  课堂教学作为社会教学活动形式之一,追求最大化的“效率”是其重要的目标任务和活动所在。众所周知,随
期刊
【摘 要】数学复习多渠道,与时俱进要记牢,以生为本革新路,求实创新效率高。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安于现状,一定要在实践中加入些“新”意,激励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挖掘潜能,借助发散思维不断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恰似芝麻开花节节高。  【关键词】创设情境;开放模式;知识梳理;多维评价;初中数学  不管是迎接期中、期末考试,还是面临年段过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