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合酶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氧化碳(CO)及其体内生成的主要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HO),近年来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调节作用备受关注[1].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传统的内皮衍生舒张因子[2],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调节作用已被学术界公认.曾有学者认为CO/HO系统与NO/一氧化氮合酶(NOS)系统是一个此消彼涨的互补体系[3],但近来研究发现NO对CO/HO系统具有上调作用,而CO体系对NO/NOS系统具有何种调节作用至今尚不明了.我们采用慢性低氧(O2)高二氧化碳(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观察经血红素氧合酶激动剂--血晶素处理的大鼠肺细小动脉诱导型NOS(iNOS)、原生型NOS(c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CO/HO系统对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形成抑制作用的机制.

其他文献
数据链系统对于实时的指挥、控制和通信十分重要,是信息化作战的重要支撑.由于人为干扰技术的发展,数据链系统面临电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愈发严重的干扰威胁会影响数据链系
期刊
为贯彻国务院批复和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认真把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土地管理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逐步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必将刺激未来综合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兼具了资源共享与个体定制两个方面的链路和平台.而正处于成型阶段的5G网络能够高质量地支持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已取得肯定疗效,治疗成功率为80%~85%[1],但用于严重呼衰的疗效尚存在较大的争议[1-4].我们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中应用NIPPV治疗严重呼衰,旨在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
目的探讨一例母系家族遗传性高血压家系发病特点,为探讨高血压病的遗传机制与防治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例高血压
期刊
当前,是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也不再只停留于过去,而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威胁,解决网络通信安全问题成为
口干燥症(xerostomia)这一术语于1889年由Hutchinson提出并通用至今[1].口干燥症常见于舍格伦综合征、头颈部癌常规放疗后、糖尿病等患者,长期口干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5]。
为了提高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实践控制要点,首先对当前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讨论信息通讯技术创新和应用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