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核心成就精彩课堂——以《绘画游戏》为例

来源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项目学习不是一种课程,而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科学学习不再停留在科学概念的获得和运用上,而是要立足于自身成长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成为创新型人才.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科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开启适合他们成长的项目化学习旅程,同时也让我们的课堂更接近生活.笔者通过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做个LED手环”项目研究为例,希望打通学科界限,转变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与企业合作设立了现代学徒制”友琪班””宝岛班”.本文通过对”友琪班””宝岛班”进行了两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企业方面导致现代学徒制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从而提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应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经济实力、规章制度、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五方面对合作企业进行甄别,以利于校企合作,保障现代学徒制培养顺利实施.
科学观念是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一种内在倾向性,也是科学习惯、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内在组合,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科学观念的教学.跨学科概念提供了一种联系所有学科的方法,能够促进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整合;是构建知识框架的支点,能够为学生获得新知识、开展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本质提供支持.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可以从文本分析和学生研究两方面入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这一观念.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探究活动不是”纸上谈兵”式的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借助亲身经历的探究来直接获取经验,学习和建构具体的科学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材料的”结构”来辅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结合教学目标,运用有特定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材料,将这些材料进行结构化组合,使其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所学概念相关联.本文结合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玩磁铁”单元的教学,聚焦磁铁的相关核心概念,阐述如何结合结构化的材料逐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当前的教育改革不仅注重小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而且逐步提高了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作为培养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科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重要的课程之一.由于我国基础科学教育起步较晚,科学教材的发展不及时,教材的内容不合理.针对美国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美国教材为例,结合我国科学实验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维护学生安全.
本文尝试用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整合的模式,对《设计电路》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实践,以紧密联系生活的工程设计任务为教学情境.《设计电路》的教学活动结合核心素养与科学学科素养,联系课程标准中学生应该形成的主要概念,制定了准确合情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发展科学能力和工程素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