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型教学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几年来,笔者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做开放型的教师
  1、扮演欣赏者的角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笔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自励的积极性,逐渐扩大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以及学生易于把握的课文,辅导学生学习课文、领会要点、上台讲课,而自己作为欣赏者,则由前台转到了幕后。如教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节时,上课前,我向一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要点,让他查看、搜集有关资料,听取家长和同学的意见,然后给同学上课。该同学在讲课中,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用学生的语言、情感,解释了祖国尊严的表现和重要意义,学生听了倍感亲切,很受鼓舞。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发言热烈,提出的观点、讲述的内容大都符合课文要求。最后,教师总结升华,画龙点睛,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2、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实话实说》、《人生A、B剧》等之类的电视节目,深受广大的中学生欢迎。由此,笔者想到: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创意,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老师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课堂教学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体验。
  3、扮演学习者的角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学校和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社会化场所。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宽了一代人的学习和交往空间。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不学习,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确实,有些现代信息,我们的学生比我们老师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地接受。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因为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学习者,才能够想学生所想,感学生所感,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二、沟通课本内外,实现教学内容开放化
  1、教材内容由大变小。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品德教育尚处在学会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养成最初步的道德行为阶段,因此教育内容要由大变小。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一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发展观,但对初中学生来说,高谈阔论一些国际形势离他们生活实际太远,因而目标太大。为贴近学生实际,可补充现实材料,使学生对重大国际事件关注了解,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能关心,热爱世界和平等,让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2、教材内容由繁变简。从认知、思维、记忆的角度来说,只有研究对象越具体,人的认识才会越深刻。如《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节,课文从1978年-2002年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百姓生活变迁等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繁多,学生印象不深。在教学中,可重点选其中学生较熟悉的一项——体育,从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奥运会金牌名列第二,亚运会第一位等相关内容作生动具体的描述。这种介绍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创新课堂结构,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1、体验领悟模式。体验领悟式学习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活动。这种体验的积聚,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比如讲尊重残疾人,不如让学生坐上轮椅驱车爬坡;讲拾金不昧,不妨让学生换位体验,体验失主的心情。这样更能增进对残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2、实况再现模式。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还要使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推理、判断,选择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更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呆板,随着多项信息渠道的打通,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都能展示自我,各尽其能,相互启迪,各有所获。
  
  
其他文献
社会史进入历史高考命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是史学研究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也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结果。大量社会史的内容进入历史科高考命题中,可以扩大中学历史教学的资源视野、拓宽中学历史的教学思路、完善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历史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该理念有助于历史科高考命题者摆脱教材束缚,到更
期刊
在新课改之前,评价只注重于目标是否达成,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课程评价在于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语文课程的评价只注重于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使得评价量化,客观,繁琐。以往的评价只注重于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在很长的时间内,想成一种一考定终生,以分评好坏的现象。  上述这种评价方式利弊共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都是思维固定的。用
期刊
新课程改革呼唤建立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作初步探讨。  一、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让学生学会活动与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课堂操作、演示、情景模拟等多种活动方式,为学生搭建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平台。如在讲《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
期刊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伸出的知识和观点。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传统的“以本为本”式的教学早已过时,脱离教材搞“题海战术”也难以奏效,出路在于改革历史教学内容,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代和社会的挑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是逐渐积累的。课堂上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就会失去依赖性,慢慢养成自觉吸取知识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设计 协作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提出淡化分析讲解,提倡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尽
期刊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意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
期刊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能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高考中写作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在高中阶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从高一开始就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上下功夫,注重对学生书面表达的
期刊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进行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注重智力的开发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