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画艺术家何素丹:用沙与画谱写一曲“闯海梦”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画(Sand painting),即用沙子做画。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采用产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或人工彩沙,经手工精致而成。一般来讲,先有个画好图案的不干胶摸版,上面的每一部分均用小刀提前刻出轮廓,做画者只需在做画的时候用一根牙签轻轻将每一部分揭起,然后将喜欢的颜色的沙子倒在上面即可(不干胶自然会粘住沙子)。沙画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能使现场观众进入梦幻般的感觉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沙画是写意的,自然的,充满着自然美,一撒、一摔、一抹、一勾、一挑、一拍.手法都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海南,一说起沙画,想必大家脑海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人,她用纤细灵动的手指,伴着浪漫典雅的音乐,在流光溢彩的沙畫板上,绘出一个个如诗如画的动听故事,这个人便是何素丹。
  何素丹告诉记者,沙子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物质,在一般人眼里微不足道,而在沙画家眼里却是珍宝,是创作的基础,沙画家用它可绘出大千世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感受沙画的精湛技艺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面的考究。
  “每个地方的沙子都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沙画师没有注意好这一点,就无法表达出沙画作品的最好效果,因此沙子绝对不能将就。”何素丹认真地向记者介绍,沙子要经过多次的筛选,例如将颗粒均匀的沙子用网筛挑选出来,再通过消毒、过滤等,反复几次,才能挑出符合心意的。
  何素丹深信,劳动产生智慧,从简单的生活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也养成了她爱思考、爱探索的习惯。何素丹亲自参与沙画台的研发制作,她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沙画台有15公斤,后来经过她的改良,变成了现在的7.5公斤,足足轻了一半。沙画的永久性保存是个难题,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沙画作品,普通沙画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破坏,沙画台本身也易碎不好运输,于是何素丹就想到用木板固定沙画,国内第一幅木板沙画就出自何素丹之手。
  在何素丹的工作室里,摆放着颜色各异、沙质不同的几百罐沙石,有的是来自黄河流域,有些来自乌鲁木齐,有的来自海南。这些沙子有近百种颜色,在调色方面也要很费功夫。经过多次都以失败告终的尝试和长时间的摸索,何素丹最后选择用丙烯为沙子固色,这是她跟导师做一个科研项目时无意间想到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素丹对记者说道,为了达到“沙画的最好效果”,她经常会跑遍全国各地捡沙,回来进行磨制和染色。她说,别人看淘出来的是沙子,而在自己眼里却像金子一样珍贵。
  心怀“闯海梦” 与海南的不解之缘
  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在何素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海南人“开拓、坚持、不服输”的“闯海精神”相呼应。而海南建省的那一天正好是何素丹的出生日,这便注定了她与海南的不解之缘,她同时也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首届研究生,从此开启了她与海南的故事。
  在海南开展沙画艺术活动中,何素丹已经创作了《黎母山故事》、《想在海口安家》等关于海南题材的沙画。何素丹用作品记录自己的成长,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厚重。沙画作品表达了她对海南的爱,也更是她为海南创造的精神财富。   现代青年:你在海南创作的很多沙画作品都传达了些什么?
  何素丹:我在海南早期作品的作品一般都是人文关怀、展现父爱母爱的题材。每一幅沙画都是要给观众传达些东西的,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我的作品传达的要么是海南的文化、要么就是海南的风景、或者是海南的特别之处以及海南的文化美食等,用沙画的形式展现海南的美。
  现代青年:沙画跟画笔的呈现方式有哪些不同?
  何素丹:沙画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些物像用国画的方式呈现非常的复杂,但是沙画表达就很简单,比如画荷叶,用沙画的方式你就可以随意的抛洒沙子,整个成型过程用时很短,露珠的呈现,手指直接点上去就好,而国画却很难表现。画沙画其实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想象力,心随沙动,要迅速做出反应。
其他文献
最近半年,奢侈品网站风起云涌,截至2011年底,已披露的奢侈品网购平台已有20起。在这个电子商务逐渐成熟的时代,各传统行业开始迈进网络营销的行列,奢侈品也不例外。尊酷网是国内首家奢侈品折扣一站式购物平台,其在创业前期就界定了尊酷的“目标受众”,这个小众他们称之为“Lola和Angel”的混搭。  尊酷的故事,有个与偶然相关的庸俗开始。  2010年的一次社交聚会上,文颐遇到了侯煜疆。前者是巴黎ES
编前:春运,一头连着家乡的年味,一头连着异乡的打拼。又到一年春运时,每年此时,大江南北,随处都是迁徙的人群,总人次相当于全世界约1/3的人口数。因而春运被称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  春运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它所承载的中国人的乡愁与磨难。  建国初期:铁路春运从1954年开始  1954年,中国春运元年,21岁的胡伟民往返于郑州到武汉的火车上。  那时,他是郑州国棉三厂的技工,每
话题背景:  00后已经成年,90后开始步入中年了,相信很多90后都面临被催婚的状态。近日,求职者王某在某公司面试时,遇到了一个让她感到有些意外的考官。原来,这位考官在看到王某简历上的年龄和婚姻状况后,说王某今年已经二十八九岁了,还没有结婚就是不正常,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因此,这位考官还表示王某不够“社会”,不能胜任行政主管的工作,推荐她考虑销售助理的职位。  调查问卷:  二十八九不结婚就是不正
1  今天剪了个贵头,生平第一贵,花了三十八块大洋。  本来,在门口还犹豫了一下,因为外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资深设计师……  技术总监……  艺术总监……  我从头看到尾,想找“理发师”,但只有这三种。我心想:整个店子就没有一个能剪的吗?十几年没进过这种理发店了,没想到现在的理发店都已经没有正经剪头的师傅了。我往四周看了看,方圆十米内没有别的店了,勤快如我,只好进去问问。  剪头多少钱?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会让你感到时间是凝止的。就像不动声色的花,却在浮世循环了一千遍。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远远的,却走得更贴切也更深入。这些山石草木的直接感应和对话者,阳光、雨水直接恩赐的温暖小动物,他们更直接地从自然汲取能量,就像一扇阳光直射的窗子,中间一无阻隔。他们是性灵和美直接显示的赤子。  他们的生活以及在人世的一切便围绕这个直接的感应而展开。审美、闲步、或者默默地聆听……当这一
20世纪的艺术实践在不断挑战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但是,只要艺术还保有自身的身份,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就不可逾越。事实上,当代艺术的实验,并没有模糊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强化这种边界。当代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让艺术从现实生活中超越出来。  孙晓晨的雕塑,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保持艺术的身份:第一种是超写实(hyperrealism),第二种是超现实(surrealism)。尽管这两种方式非
在泱泱中国的大街小巷,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快递小哥奔波在城市的小区与写字楼里。5年前,他也是红绿灯前都敢低头看手机的疾驰快闪族。5年后,他的快递环境由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街头上升到万米高空翱翔蓝天,工作速度由原先的每小时10公里增加到每小时近千公里。当普通快递员还在骑电动三轮车闯红灯之时,他已开着飞机带着包裹从你头顶飞过。不变的是,他还是他,那个一直在为“剁手党”服务的快递小哥。他叫汪勤金,是一名货运航
唯有时光不可负  阳光咎媚,岁月静好,唯有光阴不可负。  蹉跎岁月,总想把所有的记忆遗忘,但我却忘不了你。  是你陪了我大学四年。  是你,许我一世红颜。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这一刻,我爱上了你。  有人问我,你在哪儿?  我说,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我舍不得遺漏你的每一个足迹,  努力地拾起一片片丢弃的回忆。  我走过这儿,  来过这
利落的中短发,得体的衣着,陈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带一丝杂质的简单干净。在拍摄前,她会主动沟通拍摄造型,拍摄时,她为造型师和摄影师提供想法和建议。她对自己的认知十分清晰,了解自己的身材适合哪种服装和造型。当她把一件慵懒的外套简单调整后,衣服马上变得立挺,也更加适合当下的陈数。  继上一部话题度超高的电视剧《和平饭店》的合作之后,陈数再次出演李骏导演的新电影《长安道》。影片中那位神秘性感的妻子林白玉(
有数据统计,全球“95后”出生人口已达19亿,接近全球人口的1/4,而在中国,这一群体规模已达到2.65亿。  中国“95后”出生于中国人口出生率低,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又较高的时期,因此享受着良好的经济发展红利。他们被称为“独生子女2.0”,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1.0”时代的孩子——这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商家都是值得研究的独特一代。  那么,对于这批自我意识和个性较强,兴趣爱好广泛,有着更高的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