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iiiuu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00-02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增长了2-3倍。到2000年为止,世界上50亿人口中65岁或65岁以上的人口就占4.23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经超过1000万。据不完全统计,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为5%-8%,而到80岁,此比例就上升到15%-20%。据第8次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会议(ICAD)报告,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分布最广的老年痴呆症症,即平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1998年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总共有830万例AD患者,2008年将增加到1020万例。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估计,到2050年仅在美国就将有1400万例AD患者。据估计,2010年我国的老人将达1.6亿,2024年将突破3亿。老年痴呆者会越来越多。
  
  1 老年痴呆症的危害 
  
  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高级功能(包括记忆力,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语言和交流能力,情感反应的控制)此类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不出现昏迷症状,其特点为智力衰退及日常行为和人格发生变化,导致社会交往、工作、学习、思维判断、生活能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不能正常生活,但病情会逐渐加重,最后出现多种症状和一些并发症,继发性躯体疾病或因衰竭而死亡,疾病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和沉重的负担。痴呆病程呈进行性,一般为2~8年,生存20多年者较罕见,自行缓解和停止进展者更罕见。随着病情加重,病人变得呆滞、无欲状态、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常因褥疮、肺炎、骨折、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等继发性躯体疾病或因衰竭而死亡,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2 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
  
  我科2008年1月至12月共收治老年性精神障患者496人,其中AD患者352,占收治病人数的70.9%。老年痴呆症患者治愈率非常低,因此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通过对去年我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工作类别、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家簇史等做了追踪调查收集并整理,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总结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慢性脑供血不足易致老年痴呆症:众所周知,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加,脑血管的弹性变得越来越小而脆性却变得越来越大,出现脑动脉硬化。人的大脑对血液供应不足非常敏感,当血液供应降到正常值的75%~85%时,人就会产生判断错误和意识障碍,降到正常值的51%~65%时即可出现昏迷。脑循环停止几秒钟就会丧失知觉,几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神经元损伤。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脑供血不足极易导致老年痴呆症和脑中风的发生。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慢性脑供血不足者98人,占27.8%。因此有效的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对预防老年痴呆症及脑中风的发生极为重要。防治此病需从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丰富的饮食营养、预防治疗药物控制等多方面入手。还要保持乐观情绪,勤于用脑、多动手脚。如症状突然加重,要及时就医。
  2.2 高血压可易致老年痴呆症:医学表明,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病综合征、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最近国外有人报道,长期高血压即使服用有效降压药后,也可引起大脑萎缩,并导致智能障碍,最终形成痴呆症。
  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70~84岁)比年龄较小的高血压患者(56~69岁)和健康人大脑组织损失都要多,前者的智力水平也明显要低。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24人,占35.2%。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长期坚持正规使用降压药,并根据病情使用具有改善脑循环功能和脑细胞活化药物。同时,注意非药物治疗,如日常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戒烟忌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防止过劳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以防治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症。
  2.3 中年酗酒者患老年痴呆症可能性高:中年酗酒者患老年痴呆症可能性高。芬兰图尔库大学公布的一项医学研究结果显示,人在中年时酗酒会影响其老年时的记忆力,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经过对60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跟踪调查显示,中年时期过度饮酒者到老年时,其记忆力和理解力等功能减退的可能性是不喝酒者的四倍,此外,每次喝酒超过一瓶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酗酒史者39人,占11 %。因此中老年人要提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亲朋好友聚会时免不了喝几杯,但是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贪杯啊!
  2.4 长期接触磁场可引发老年痴呆症:在我科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9人从事过专职驾驶员工作,有两人曾长期在一个小弄铝制品加工厂工作,为了确定长期接触电磁场及铝制品是否有害健康,经查阅资料显示,瑞士铁路公司1972年至2002年死亡的员工,分析其死因与他们生前在工作中接触磁场的情况。结果发现,经常接触强磁场的机车驾驶员患早老性痴呆症的比例较高,接触强磁场相对较少的其他工作人员和乘客则没有这种现象。此外,长期接触铝制品对智力开发的影响也早有过报导。但目前还不清楚磁场如何对早老性痴呆症造成影响
  2.5 女性大脑雌激素减少可发生老年痴呆症: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女性有218人,占61.9%。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女生偏多。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对老年痴呆症女性患者的大脑研究后发现,与未患老年痴呆症但有其他相似症状的妇女相比,患者大脑中的雌激素含量较低。科研人员认为,这一现象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老年痴呆症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动物实验发现,大脑缺少雌激素能加速老年痴呆症典型特征——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的形成。研究人员认为,大脑雌激素水平下降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一个关键。研究人员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绝经妇女都会得老年痴呆症,这与她们大脑本身的情况有关,也许基因的因素也在起作用。
  2.6 老年人体重下降导致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人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也不尽然。研究发现体重下降并非好事,这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对820名平均年龄为75岁的老人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在开始调查前,这些老人中没有一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他们都身体健康。而在调查结束后,共有151名老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而这些老年人的体重有明显的下降,占所有老人总数的18.4%。医生可以通过观察一名老人体重指数的变化,来推测此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有多高。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体重消瘦者43人,占12.2%。
  2.7 卵巢切除易致老年痴呆症:我科收治的35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两例患者因患卵巢癌而接受过卵巢切除手术。美国科研人员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绝经期前2.8 补铁过量可加重老年痴呆:老年妇女一般不会发生缺铁,不需要长期口服某种补铁制剂,以免造成心、肝病变。有资料显示,补铁过量尤其容易加重症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加重痴呆程度。
  2.9 长期孤独及情绪焦虑可加重老年痴呆:研究证明:β淀粉样蛋白是个阴险的角色。随着岁月老去,它会在大脑中沉积出“老年斑”,引发老年痴呆症。据介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很容易使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进而刺激神经细胞异常产生大量β淀粉样蛋白。这些蛋白不仅会在大脑中沉淀形成老年斑,而且还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由于这种伤害不可逆转,因此尽量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也许能减少得老年痴呆的几率。科学家给出简单易行的预防方法:每天笑一笑,保持良好心态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简单易行方法。作为老年人的子女也应该抽时间多陪陪自己的老人,避免老人生活孤独而加重老年痴呆。
  2.10 预防老年痴呆的一些生活小常识
  2.10.1 常喝绿茶:绿茶具有抗辐射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可以清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从而对预防和改善早老性痴呆症症状有着很强的功效。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喝两到三杯绿茶,人们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就能减少一半左右。
  2.10.2 食用黄色蔬菜:黄色蔬菜可预防老年痴呆症。黄色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从而预防老年痴呆。
  2.10.3 保留10颗牙齿:牙周炎、营养不良,传染病或慢性病,不仅会导致掉牙,还会对大脑产生损害,进而诱发老年痴呆症。有老年痴呆症症状的老人能够保有10颗或更多牙齿则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较小。
  2.10.4 食用豆腐:豆腐中的卵磷脂能促进大脑释放乙酰胆碱,使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恢复正常工作,改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迷惑感、行动迟缓、步履蹒跚等症状,能有效的防治老年痴呆症。 
  
  作者单位:650224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接受卵巢切除的妇女,极易患老年痴呆症。患者卵巢切除后,造成体内突然荷尔蒙缺乏,导致大脑组织损害。最新的研究发现,接受卵巢切除术的患者年龄越小,老年发生痴呆症的危险越大。研究人员对1500名接受1个或两个卵巢切除术的妇女(手术时间为1950~1987年),与1500名其它非手术妇女进行了跟踪比较,结果发现,接受手术组的受试者其发生痴呆及早老性痴呆症比对照组高出50%以上。因此对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在考虑是否接受卵巢切除时,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后遗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394-0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肿瘤中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穿刺活检,分析穿刺细胞学与手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来评价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性病变活检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结果:所取组织标本完全达到病理切片要求,穿刺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391-0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多表现为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时性脑血管缺血所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发生迅速,消失也快,通常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并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不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但常反复发作。TIA被认为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09-01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反映出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是否变质和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等,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菌落总数的测定,检查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是食品卫生学评价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确定度(uncertainty)的定义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02-02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召回率、治疗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我院2007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我院2007年750例新生儿(未施对策者)简称问题组,2008年以来800例新生儿,简称对策组,疾病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问题组筛查覆盖率28%,未查出阳性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15-01    从事精神科工作十年有余,带教已成为我护理工作的主要部分,也是我感悟最深的一部分,带教工作不仅因人而异且已被带教者工作时间长短及各阶段有着较大的关系,带教工作要取得长足进展,尚需要带教者对各阶段护士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给以正确的指导,现将我的带教体会阐述如下:  第一阶段:正确认识新护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23-01  【摘要】目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与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包括入院指导、术前健康指导、术后健康教育: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指导、出院指导。结果:平均住院16天,病人均能扶拐出院,无脱位、血栓形成、感染、压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19-01  作者简介:钟涛,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公共课部高级讲师。    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或劳动时,由于肌肉紧张地活动,体内代谢热大量增加,使体温上升。但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通过排汗把多余热散发出体外。此时会出现疲劳或口干口渴,那么喝盐水、糖水、还是冷饮好?    1 喝盐水?看出汗量的多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11-01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群体寿命逐步增加,但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和老年性疾病,要使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诸多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413-01    为了解鱼台县饮食业餐具消毒状况,进一步加强餐具消毒工作,我们于2008年对全县286户饮食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检测。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城区饮食店、饭店、宾馆消毒后待用的餐具。以直径20cm以上的盘和直径30cm以上的碗为大餐具,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康复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三组患者经过同样的常规康复治疗,例如:电动起立床的训练、肢体的综合训练、医疗体操等。对FMA运动的功能以及平衡功能、改良B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