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词牌探微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都通过探析词牌来赏析词作或研究词史。《六州歌头》这一词牌最初作为军乐,按其体制,适合填写豪放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宋词经过不断发展与变化,词牌渐作为一种结构定式,《六州歌头》词牌的词作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并不仅限于豪放词。因此,试从《六州歌头》词牌的起源、艺术风格、代表词作等方面作简要赏析,研究《六州歌头》词作之丰韵,体味宋词之美。
  【关键词】:六州歌头 词牌 来源 艺术风格 代表词作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始终熠熠生辉。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而词与诗的不同之处之一即在于词有着特定的词牌名。
  一、《六州歌头》词牌的来源
  《六州歌头》本为鼓吹曲,原为七言四句。该词牌最初是军乐,体制适合填写豪放词,在宋代文学史上仅有25首。据全唐五代词检索系统检索可知,《六州歌头》这个词牌在唐五代词中仅有一首词,为岑参所作的《赴北庭度陇思家》。乐府演为长短句,从《六州词牌》的体制看,该词牌共143字,前后片各八平韵,词体中的三字句式灵活多变,可做散句、叠句、叠韵、领句等多种句法,另外三字句短促简洁,读起来铿锵有力,能增强激壮声情。
  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这样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六州歌头》本是鼓吹曲,它通常音调悲壮,听了之后人们常会慷慨激昂,与描写情爱的诗词及艳丽文辞截然不同。
  二、《六州歌头》名作赏析
  《六州歌头》词牌体制适合填写豪放词,可以说是英雄词牌。然而一些优秀的词人以惊世的才华和独特的匠心将语言运用到了和谐与美的极致,创作出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词作,《六州歌头》词牌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并不局限于填写豪放词。下面选取了三首典型《六州歌头》词作进行赏析。
  (一)灿烂与消黯
  六州歌头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
  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
  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婴,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在为数不多的《六州歌头》词作中,这一阙恐怕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诗人贺铸把自己许多不得已的悲愤之情寄于该词中,抒发了自己渴望杀敌,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但由于位卑言轻又报国无门的悲凉情怀。彼时少年意气,英姿勃发,时常相约聚首,回忆往昔岁月,谈论时事。每当与同伴纵论古今,产生心灵的共鸣时,只觉肝胆相照。当国家遭遇侵犯时,只想能够立马奔赴战场,斩杀奸雄。只愿与其他将士们凝聚力量,团结一心把敌人赶出家园,让国家重回正轨。与普通人相比,贺铸作为宗室之士、有志之人,其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更强于普通民眾。然而,他做官之后,一直担任卑微的官职,虽公事繁忙,却并未掌握实权。热情会退却,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散落四方,不见踪影。还不了解世事艰难,没有烦忧的少年们也逐渐体会到仕途的险恶以及内心的无奈。人到中年,壮志豪情虽好似还在,但仔细回想却发现自己百无一成。此时的愁绪郁郁不得解,只有寄情于山水间、琴瑟之音中,托归去的鸿鸟带走悲愁。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由来已久的悲愤之情,其言辞慷慨读之令人情绪激昂,义愤填膺。再者,《六州歌头》格律的特点之一是有较多的三字短句,词人情随声出,犹如繁管急弦。而紧接着,以较为舒缓的四字句或五字句作为结尾,给人以无穷韵味,令人感慨万千。
  (二)狷介与落寞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
  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
  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靖康之耻如同一把无情的利刃,让国家的灵肉割裂,从此分离。今时已不同往日,虽看起来只是一水之隔,而南北世界的景象却有着天壤之别。北边的沦陷区里生灵涂炭,一片膻腥。狼烟四起,晴朗的天空瞬间被烟霾笼罩,尸骨阻塞了河道,鲜血涨满了清流。这首词写于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当时张浚受孝宗派遣北伐,然而此时的北伐军队意见不合,各将领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军队无法凝聚力量,共御敌人,这就导致了北伐军的兵败符离。主和派后占据上风,朝廷决定投降,与金国缔结屈辱的和约。词人张孝祥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与主战派将帅张浚等人在宴席上相聚,创作出这首令人热血澎湃、义愤填膺的《六州歌头》。这也正是评价张孝祥“狷介”的原因,“众人皆醉”时唯有张孝祥和其他主和派将帅是清醒的,敌人来犯时,自己恨不能即刻策马上阵杀敌,挥剑斩奸雄,扫除奸佞,不想做卑微、任人宰割的亡国奴,即使只是困兽之斗,也不惜奋力一搏。“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一句将词人内心的愤慨与悲凉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这种愤慨与悲凉是由于自己已为雪鬓霜鬟,无法再手握利剑,斩杀敌军,报效国家。他的无奈读起来实在叫人“有泪如倾”。我国晚清著名的词家陈廷焯曾这样评论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虽贺铸与张孝祥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忧愁与无奈。贺铸的愁绪始终郁郁不得解,只好寄情于山水间、琴瑟之音中,托归去的鸿鸟带走悲愁。宴席之上,虽然张孝祥能以一词唤醒众人拍案而起,然而一阕词罢,得到最大的回应不过只是众人有泪如倾,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的景象却仍无法改变。战争之中,泪水无济于事,无情的刀剑还是会刺上胸膛;软弱无济于事,它只会让着刀剑来得更快更猛,加速灭亡。万千思绪交织凌乱,雄心虽在,然世事却无法回转,只能叹一句“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其他文献
【摘要】:西晋至北魏前期,洛阳作为重要军事据点,陷入了长达一百一十余年的争夺战争,曾在不同时段归属于前赵(汉国)、后赵、东晋、前燕、前秦、后秦、刘宋、北魏八个政权的势力范围,且在各时段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修复。  【关键词】:西晋至北魏 洛阳 归属  洛阳建都始于周公营造“成周”,后周平王东迁,洛阳正式成为国都。东汉光武中兴,定都洛阳,兴建南北宫,却在末年因董卓之乱被毁。曹魏建立后,文帝、明帝
期刊
【摘要】:虽然联合国早已提出将单一罗马化作为地名改写的统一国际标准,但当前中国地名改写问题尚未取得一致认同,英译拼音化局面混乱。本文将就中国地名译写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地名 单一罗马化 英译 拼音化  一.中国地名译写的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各个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地名译写的问题,国内外也都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  1967年召开
期刊
【摘要】:《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法学界对国际法领域的深入研究,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根据对历史背景、条约条款的研究分析,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不具有合法性的。  【關键词】:国际法 合法性 南京条约  一、国际法简述  (一)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法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
期刊
【摘要】:诉讼程序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演进而且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演进的缩影。我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研究我国诉讼程序演变和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死刑复核制度本身又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受“慎刑”、“天人合一”、“无讼”、“君王至上”、“民本”等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演化而成的。法律制度的存在于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而当今国际上对于死刑制度的存废问题
期刊
【摘要】: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对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延安整风运动,要立足其背景及过程一分为二、辩证的进行评价,既要充分肯定整风运动准备充分、目的明确、主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群众、注重反馈等积极方面,又不可忽视整风运动在审干运动中的偏差、在反教条主义中对知识分子的影响等消极方面。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对整风运动进行研究、总结,并充分利
期刊
【摘要】:丧葬方式既是社会文化观念的选择,更是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产物,天葬在藏区的普遍被选择和延续必有其生存的特殊环境。宗教赋予的特殊伦理观念、死亡观念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天葬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藏族 天葬 自然环境 死亡观念 宗教伦理  一、青藏高原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制约丧葬形式  “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形成独有的心
期刊
【摘要】:老子《道德经》以“道”和“德”为主线,凭借与“道”相应和的“朴”“静”“无为”等观念构造出他的自然人性观。老子的自然观强调人之自然本性,即“朴”“无欲”“自化”。“道”周遍万物,而素朴之人的禀赋和性情受“道”影响最大,因而越发能依“道”行事。因而,老子所说的“无知少欲”之人,恰恰是有“道”之人,也是能创造出新文明的人。老子强调“朴”,“朴”既是“道”的显现:具体而微、无处不在,又太过平常
期刊
【摘要】:希腊宗教神话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希腊的宗教神话中,奥林帕斯神系有众多的神祗。阿波罗是奥林帕斯众神祗中的主要神祗之一,在学界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尽可能的文献资料对从《荷马史诗》中阿波罗崇拜到《神谱》中的阿波罗崇拜进行分析论述,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论述了阿波罗崇拜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 宗教神话 阿波罗崇拜  一、阿波罗崇拜的形成  
期刊
【摘要】:盘州作为贵州的西大门,自古有“滇黔琐钥”之称,历史文化深厚,民风淳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殡葬新风尚的兴起,盘州乡村传统丧葬礼仪中的旧习俗正在逐步消亡。冥纸,曾经是盘州民间丧仪中常见的一种手工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内涵意义,人们通过它寄望于一个完全未知的来世,用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与祈祷。本文坚持摒弃迷信陋习、弘扬科学的态度,对盘州冥纸中显现的民间手工艺术形式9进行考究,以
期刊
【摘要】:工业革命最初发端于英国,后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最终成为人类史上一次有着全方位影响的大变革。从开端到影响的全面性,过程涉及的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也带来了对工业革命一词的理解定义的分歧。实际上其中的起因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工业革命为何最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即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而这种分歧也正是反映了对工业革命的起因,包括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端的原因进行的各种争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问题,也能对工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