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吡啶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当代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等行业对吡啶需求越来越高,吡啶废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吡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随着用量的增加,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会造成潜在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吡啶废水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高级氧化技术,总结了不同方法对吡啶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理,最后对工业吡啶废水的处理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其他文献
海上油气集输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可能会造成管线堵塞,威胁到油气田正常生产.借鉴油气管道强度可靠性评价方法,结合前人对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建立海底湿气管道水合物生成概率计算方法.案例分析表明,管道水合物生成概率随着各随机参数的标准差增加而增加,同时全线水合物生成概率稳定所需的随机样本个数也随之增加.对与水合物生成概率相关的随机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入口压力作为随机变量时的标准差变化对管道水合物生成概率影响最大,入口流量的影响次之,入口温度的影响最小.
以马来酸酐(MA)、烯丙基磺酸钠(SAS)、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MA-SAS-HEMA共聚物阻垢剂.为优化共聚物阻垢剂制备工艺以提高阻垢性能,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联用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nMA:nSAS:nHEMA=1.72:1:0.68、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用量为8.62%、反应温度为81.72℃时,制得阻垢剂阻垢率最高可达93.59%,阻垢效果最优.用SEM观测垢样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韦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以石韦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石韦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韦多糖的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7 g·mL-1、提取时间为110 min、提取温度为76℃,在此条件下石韦多糖的得率为3.96%,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为0.445 mg·L-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Vc比较,石韦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