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临床病理特征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1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颅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例颅骨DF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颅骨DF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5岁和44岁,病程均较长,临床以局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中例1伴头晕、视物模糊,幼年时曾有外伤史,影像学示顶骨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周围骨皮质变薄;例2首次顶骨病灶切除半年后复发,并显示额、顶骨及左颞骨多处受累。光镜下肿瘤由梭形瘤细胞和大量胶原构成,胶原纤维密集而粗大,呈波浪状或束状,瘤细胞核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
其他文献
患者男,37岁,因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规律低热40天入院,无盗汗、咯血,曾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既往无心脏病史.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
患者女,24岁,因上感后乏力、气促、心悸、声嘶7个月入院.既往无异常家族史.X线平片肺动脉段明显突出,MRI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申请心肺核素检查.
患者女性,66岁。发现左颈部肿块1年余。查体:左甲状腺下极扪及一个实性肿块.大小3cm×4cm,不随吞咽活动;全身其他部位检查无异常发现。CT示左甲状腺下极肿块延伸至胸骨切迹,纵
目的比较3D-CE MRA、2D-TOF MRA和3D-PC MRA技术对正常颅内静脉不同解剖部位的显示能力.方法28例无颅脑病变的受检者分别行斜冠状位2D-TOF、矢状位3D-PC及矢状位3D-CE MRA检
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最早由Falconer等[1]提出,其病理特征主要是CA1、CA3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CA1最敏感,而CA2不受累.海马硬化是难治性
目的报道腮腺区罕见脊索瘤1例,结合文献探讨脊索瘤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脊索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应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行CK、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