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南部女娶男嫁婚俗考察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婚女嫁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之外,女娶男嫁并不多见.但在甘肃陇南康县、武都区、文县接壤地区和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一些地方则存在女娶男嫁的婚俗.在陇南市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习俗类中就有“女娶男嫁”.综合文献资料,本文对陇南女娶男嫁这一婚俗现象从文献记载、主要形式等方面做一综合考述.
其他文献
一rn烟花、爆竹统称“花炮”.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重要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早在唐代,湖南民间就有除夕守岁、放爆竹的习俗.唐朝诗人张说《岳州守岁》曰:“桃符堪辟恶,爆竹好惊眠.”该篇描写岳州人在除夕守岁之时,用贴春联、放爆竹驱邪避恶.湖南大部分府志、县志的风俗部分,关于花炮民俗记载集中在除夕、元旦等传统佳节.长沙府“除夕,放爆竹,鸣金鼓,少者为长者行辞年礼”(清乾隆《长沙府志》).桂东县“除夕夜,是日幼者奉鸡豚、黄糍馈尊长,谓之\'送年汤\';长者以果品、爆竹答之.夜则放爆竹,鸣金,具牲醴、糍
期刊
英使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的事迹,正史及清宫上谕档等文献中多有记载.英使访华期间,作为宾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团曾在热河行宫观看了傀儡戏,后又受邀与乾隆帝一起观看了专为其来华改编搬演的戏曲《四海升平》及傀儡戏.使团返英之后,英国使者的形象还曾出现在乾隆安殿本《万国来朝》和无朝年承应戏本《虹桥现大海》中.可以说,宫廷戏曲参与、见证了乾隆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乾隆对英使访华乃至英国的认识与态度,从中也可窥知两国国势消长之端倪.
期刊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非常传统的一个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尤其困难,它涉及对包含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内容的教学体系的重新认识和调整.这种转型不应是一般的“知行合一”的旧调重弹,也不应是直面新形势下就业问题的“头疼医头”式调整,而应是校企融合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的革命性变化.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教育教学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二者同样需要“互动”“交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围绕“中文基础性应用能力”和“中文类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进行.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此后的汉朝基本实现了董仲舒所称的“殊方万里,说德归谊”(《贤良三策》第二策)的盛世景象.而大致就在同年,司马相如创作了最后一篇作品《封禅文》,似乎是从国家典制角度对此局面予以呼应.
期刊
清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1841年8月2日),鸦片战争的硝烟还在东南沿海上空弥漫,河南开封又遭受特大水患.黄河在三十一堡(今开封市北张湾东)决溢,大水直冲古城而来,入夜,开封沦为一座孤城,四围“黄水弥望无际,四顾不见村落”(痛定思痛居士:《汴梁水灾纪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以下引注与此书目同).此后河水多次上涨,直至翌年二月堤坝方才合龙,历时八个月之久,这在中国灾荒史上异常罕见.回顾这次水患的起因及救灾经过,在了解晚清社会及灾荒应对的同时,也会对清王朝的最终分崩离析有更深入的思考.
期刊
丧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墓葬是丧葬文化外显和考古出土文物的重要场域.以简牍为主要载体的遣策,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以物质和精神层面送别亡人的丧葬仪式,起着沟通人间与冥世的作用.
期刊
杨仲子(1885-1962),原名祖锡,号石冥山人、一粟翁,江苏南京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早年读书于江南格致书院,十六岁赴法留学,后从士鲁斯大学理学院毕业.1901年,考入日内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音乐理论、作曲及西洋文学.1918年回国,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20世纪20至30年代,为建立中国音乐高等教育制度奔走呼吁,在传授西方音乐、倡导民族音乐等方面,建树良多.
期刊
礼,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古代社会“别身份,明等级”、稳定社会、加强统治的政治工具.它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期刊
北宋睢阳王氏,即以礼部侍郎、“睢阳五老”之一王涣,翰林学士、学者王洙,参知政事、目录学家王尧臣,藏书家王钦臣等为代表,长期活跃在北宋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世家大族,因居住在砀山、虞城、宋城等地(古称睢阳),而自称睢阳王氏.但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的家族记载中,对于其始迁祖只有官职没有名讳,本文即对睢阳王氏始迁祖名讳进行考证,并对其缺名原因进行试探.
期刊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又一本对开封社会风貌进行详细叙述的著作,是现存的明代文献中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开封岁时节俗的方志性著作.《如梦录》在辗转一百多年之后,常茂徕于咸丰二年(1852年)在其友人裴春桥家中发现,并于此年完成删订.据常茂徕自序所言,他将《如梦录》中“荒诞无稽”的内容删除,记载不全的部分补充完整,语意不通、表达粗鄙的语句润色修改,并将原序中“城市”一节摘出,增为“城池纪”,置于正文之首,《如梦录》也由九纪增加为十纪.现在流传的版本皆是常茂徕修订本的重刊本或以其为基础的校注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