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1月 21 日,中国的哈尔滨市由于城市水源污染,停止全城供水 4 天,引起全城骚动,人心惶惶,险些引起一场社会危机。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其中引发的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的安全问题,应令国人警惕与思考。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突然爆发的异常事件,在局部地区或社会领域造成动荡,但在程度上尚未造成全局性的破坏和影响。“危机”一词则来源于医学术语,指人濒临死亡、游离于生死之间的状态。所谓社会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的爆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财产安全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政权的巩固或主权与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整个社会因此而陷于极为紧张、災难性的状态。一般说来,突发事件,只要处置得当,不一定会引发社会危机,但社会危机的爆发,必然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即危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当代社会,容易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很多,城市公用事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热、城市燃气、公共交通等。由于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普遍的公共服务,因此每时每刻都不能停顿。一旦出现问题,关联众人,影响巨大,甚至可能造成整个城市瘫痪,引发社会危机。从已发生的国内外案例看,既有由于城市公用事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事件,也有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但不管哪种情况,城市公用事业一旦形成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都必然是社会性的、灾难性的。
  城市公用事业的安全如此重要,主要是由于:第一,城市是人类高度聚集的地方。中国的城市规划标准一般是 1 平方公里 1 万人,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甚至达到每平方公里 2 —3 万人。现代城市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如此之多的人群,聚集在如此狭小的面积上,一旦出现问题,传播速度之快,关联程度之强,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拟的。第二,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包括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其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都是巨大的。同时,城市又是社会财富的集中地,是一个地方的神经中枢,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其杀伤力、破坏力也是致命的。第三,现代城市对城市公用事业的依赖度越来越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城市公用事业的公共服务基础之上的。一旦停水、停电,人们不仅不能工作和学习,就连吃饭、喝水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了,必然会产生社会恐慌、人群骚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在造就城市的同时,也形成了城市的高风险。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公用事业安全,努力做好防范与应对工作。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建设时期。2004年底,按人口的比率,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 41.8 %。城市已达 661 个,建制镇 19,883 个。城镇常住人口 5.4亿人。其中 100 万人以上大城市 49 个, 50 万至 100 万人大城市 78 个。在占国土面积不到 3% 的城镇土地上,集中了国民总资产的 60 %,生产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70 %,提供了国家税收的 80 %。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普遍存在着公用事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健全,危机意识淡薄,应对措施不足的问题,城市社会危机管理存在严重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危机意识。看不到问题的隐患,盲目乐观,喜欢“报喜不报忧”。第二,没有应对预案和措施。出了问题就“抓瞎”。即使编制了预案,平时也不演练,形同虚设。一旦有事,仓惶上阵,临时拼凑,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损失惨重。第三,体制不顺。没有统一的常设结构。平日里横向组织,分散管理。关键时刻,谁也协调不了谁。特别是核心指挥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和经验,关键时刻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第四,法制不健全。单凭号召和觉悟,没有法律保障。政府、部门、公众,在关键时期,各自应该作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没有规定,想当然做事,随意性很强。第五,信息不公开,透明度不够。政府与公众缺乏互信力。关键时刻,政府害怕引起混乱,封锁消息,甚至发布“善意的谎言”,大众则相信流言,不信任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遭到严重损害。从 2003 年春天北京的 “非典” 事件到 2005 年冬天哈尔滨的 “停水事件” ,教训极其深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危机制定应急和处理的方案、办法与措施,以及对危机的萌发、形成、爆发、扩散和恢复实施检测、预警、反应、报告和处置的全部控制过程。危机管理是以具体的危机过程为对象的,它不涉及危机社会成因的政治治理,也不直接涉及危机自然成因的社会与技术。因此,我国危机管理的缺陷主要是经验不足,体制不顺造成的,不是社会制度上的原因。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很晚,中国的城市危机管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加快研究,尽快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应对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在城市公用事业方面,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风险评估——完善城市公用事业的各项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是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需要,更是紧急情况下应对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使城市公用事业的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仅要完善,还要完备。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城市公用事业的生产和服务不中断,就必须有足够的备用设施与能力。例如城市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公共交通备用车辆、备用通道等。所谓风险评估,就是对最坏情况下设施保证情况的评价,是一种事先防备。
  2.能力评估——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对突发性事件的假设,是对突发性事件各方面反应和救助活动的总体设计,是紧急情况下的行动纲领,十分重要。要组织专家认真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做到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全覆盖、全过程。应急预案的方向、目标、方法、措施、分工必须清晰、明确,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应急预案确定后必须及时发布并经常演练,通过不断的演练,落实各项责任和分工;通过不断的演练,调整和充实新的内容,使之更加适合实战要求。
  3. 反应评估——建立常备不懈的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的有效性,最根本的不在于结束危机能力的有效性,而是预防危机的有效性。任何危机都有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危机在爆发前是有迹象的。如何以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尽早地发现危机,予以防范与化解,才是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原则。预警机制包括对危机迹象的识别、危机迹象的评价和危机警报的发布等。而这一切都是以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各种情报的准确度所决定的。因此,建立一套常备不懈、准确高效的预警系统十分必要。
  4.沟通评估——学会与人民大众的沟通与协调
  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对城市危机管理来说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加速危机的蔓延,也有助于危机的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真实的原则”,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民群众,对危机的发生、危机的进展、危机的影响和危机的处置等及时地向人民大众做出如实报告。任何对危机的瞒报、谎报和拖延报告都会延误甚至丧失应对危机的有效时机,造成更大的危害,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要学会与人民大众沟通协调的艺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紧急情况下的同步协调。
  5. 体制评估——组织灵敏高效的指挥系统
  我国城市的危机管理,长期以来只是政府职能部门日常管理机制在突发事件中的延伸。各级政府对已发生的城市危机只能临时性应对,缺少富有经验和权威的指挥系统与管理体系。它既不利于政府对城市危机的预警处置,也不利于对已发生的危机的控制和对遭受危害人群的救助。必须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指挥系统,有一个长期的工作班子。要研究建立一套平时与紧急情况下相结合的机制,按照应急预案,日常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关键时刻各就各位,协同作战。要做到机构、人员相对固定,经费、物资、设备全面落实,时时刻刻处于高度戒备之下。
  6.社会评估——完备有关法律保障制度
  突发事件的应对、城市危机的管理是在特殊复杂情况下,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体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城市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危机处理过程中社会各方的行为,明确社会各方的义务与责任。这既是危机处置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法治管理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普及宣传应急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和自救常识,以提高全社会的应对能力。
  (作者系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其他文献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启东市在江苏全省率先完成了一场涉及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战。6月2日,江苏省委调研组在启东就该市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调研后认为,启东市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为全省即将开展的乡镇改革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据了解,启东市委在对该市的大兴、兆民两个镇先行展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2004年11月27日起,全市22个乡镇全面铺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到20
期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记者随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了位于欧亚大陆桥头堡、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秋高气爽的季节,湛蓝的天空显示其独有的博大精深,飘逸的白云含情脉脉地在头顶盘旋,秀美的山川峻峭多姿,绮丽的湖泊风情万种,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令人望而生叹……从南疆到北疆,从喀什到吐鲁番,在喀纳斯湖瞭望,在布尔津小城徜徉,看民族歌舞表演,品特有瓜果美食,新疆到
期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不负重望,在国际市场一片低迷中逆势而上,倍受世界瞩目。在钢铁领域,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中国,更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之一。  作为我国冶金设计行业的骨干企业,首钢设计院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审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凭借敏锐的机遇意识和市场反应能力牢牢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脉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思维,科学管理为支撑,以创新经营理念,实现经营工作向营销
期刊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国家税务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依法治税,从严治队为主线,以规范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服务为重点,以“塑好国税形象、再创国税辉煌”为总体目标,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绩,税收收入连续四年翻四翻,2004年突破亿元大关,组织税收15500万元。截止2005年8月10日,税收收入11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  该局在创建文明服务、诚
期刊
2005年12月1日,山西省晋城市召开“构建和谐晋城研讨会”,围绕构建和谐晋城的主题,对已经完成的《晋城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决策研究报告》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并对晋城市委《关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晋城的决定》(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这次研讨会由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同志和专家有: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城
期刊
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松北分局于2003年5月23日挂牌成立,负责松北区736.3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该局自成立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局上下团结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为松北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全力服务于松北区重点工程建设。松北区开发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用地指标的紧缺形成矛盾,分局本着立足松北,服务松北的理念,在有些重点工程没有手续或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对这些工程采
期刊
北京CBD自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以来,经过十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总部为主体、以中外资金融机构、传媒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截至2004年底,CBD区域拥有中外资企业共2617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4家;外资及港澳台企业达856家,其中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代表机构约150家;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投资性公司160家。区域内银行、保险及证券行业
期刊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随着东北亚经济区域化的日益发展,丹东这个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不久前,丹东市人民政府与汇宝国际投资集团签订了整体开发建设丹东夹心岛的投资协议,原则通过了将夹心岛建设成“东北亚金融商贸中心”的规划方案。丹东夹心岛的整体开发建设,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于加强辽宁在东北亚经济区域的国际地位,对于提升丹东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等,均有着深远的现
期刊
李再宁以其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汲取古今中外饮食文化之精华,打造了独特的圣淘沙餐饮文化,在成都一炮打响;而后挥师京城,创办北京圣淘沙茶楼,名传政界、商界、演艺界,倍受各界人士瞩目。  成都圣淘沙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是成都铁路局下属的一个企业,法人代表及总经理是李再宁女士。企業主要经营范围有:饮食服务、销售工艺美术品、食品、香烟、酒水等。  成都圣淘沙茶园于1996年3月成立,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可
期刊
2003年,NEC在北京成立了以基础技术研究为主的中国研究院。该院与NEC设在日本、美国、欧洲的研究院组成了公司的全球研发体制。主要研究针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移动通信技术。  “我们办研究院既不是为了做样子,也不是把NEC在日本的产品拿来做本地化处理,而是在做真正面向全球市场的研发项目。我们的目标是,NEC不仅要‘在中国制造’,而且要‘在中国创造’。” NEC中国副总裁杜军非常简单明了地表明了设立N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