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连贯、得体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纲阐释】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其实隐含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知识,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点直击】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如下特点:
  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开始呈现出来,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如与修辞运用结合)也可能出现。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突出语言运用的实践性。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白(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
  【解题方法】
  一、简明题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要避免啰唆,不说废话;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要避免晦涩,便于理解。考试题型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题、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题、修改晦涩难懂的语句题等。
  做题时可从两方面入手:
  1.语句(语段)中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些重复是否必要,删去后是否影响表达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注意修饰成分的使用是否适当,有无滥用。
  2.语句(语段)在表意时产生歧义或使人费解: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等。
  二、连贯题
  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一般有两种基本题型。
  (一)主观排序题
  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把握说什么(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怎么说(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
  2.根據印象,回头审视: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确定哪一个或哪几个句子是先说什么,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接着说什么,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走完这一步,比较简单的排序题便能得到准确答案,比较复杂的也能基本定下顺序。
  3.找过渡句,上挂下联:排序比较复杂,则可用找过渡句、辨别关联词的方法,进一步审视。审视清楚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定哪个分句应该在前,哪个分句应该在后。
  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应按先后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个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
  (二)择句归位题
  择句归位题就是出题人从一个句群(或语段)中间隔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分别标上序号作选项,要求考生填序号复位。
  破解择句归位题要“三看一连”。三看,就是看结构、看对称、看韵律;一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抵相等、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句子连在一起。
  三、得体题
  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做题时用“五看五审五改”(客观题则只审辨不改正)法。
  1.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辞,做到谦敬辞使用不错位;
  2.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语句;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改用书面语;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
  【同步训练】
  1.选出有歧义的一项( )
  A.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B.李大姐下放到村子里来不过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渌,热闹非常。
  D.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2.选出表达简明的一项( )
  A.和平是军人胸前最大的勋章。
  B.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C.驻港部队纪律严明,驻港以来,不拿香港人民的一针一线,不损害人民的一草一木,对香港人民秋毫无犯。
  D.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
  3.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删除正确的一项是( )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4.下列句子中有不简明毛病的一组是( )
  ①这位嘴巴上长着一大把胡子的老汉,当年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②宿舍楼工程进展很快,已经在第二层上盖第三层了。③柳民宽肩膀,方脸盘,长眉毛,右眼下面有颗痣。④这座立交桥设计新颖,气势非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面各句中,语言最不简明的一句是( )
  A.我看,这件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大惊小怪。
  B.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了不能快速发展的现象。
  C.一篇文章总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一段落则由若干句子组成,一个句子又是运用若干词语造成的。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伟大胜利。
  6.下面一句话中有四个加标号的“的”字,其中不可删除的一个“的”字是( )
  我国的①矿泉水的主要的②消费者是前来旅游的③港澳台的④同胞、华侨和外国人。
  A.① B.②
  C.③ D.④
  7.交代不清楚,指代不明确,会造成歧义,选出没有歧义的一句( )
  A.他遇到她那年才17岁。
  B.孩子们喜欢丁老师,一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李明认识高君,缘自他与张星谈恋爱。
  D.这样的发布会,今后每隔半年举行一次。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近期引发持续討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众能自觉地检视语文基础教育。其实,“假”课文只是个案,比“假”课文更多的是“水”课文——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含量不足、中华文化精髓不足,让教材有了“白开水”似的观感。  中国一直有着重视经典的教育传统。直至20世纪前期,许多人仍是自幼就阅读中国文化中那些最重要的著作。  历史学家顾颉刚3岁时,他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
期刊
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开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是因繁殖的需要產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  是的,我就对观察和记录植物上瘾已经好些年了。有朋友善意提醒过我
期刊
一本书,一辈子,传奇仍在继续。满腔崇敬,共品读这一路厚韵人生。  ——题记  孤陋寡闻的我在捧起这本书前仍不知周有光是一位怎样的作家,而他的人生又有什么故事,但当我沉浸在这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时,心中唯余敬佩与感动。虔诚读毕,掩卷赞叹,如此人生,方为传奇,而传奇仍在继续。  从青果巷到纽约——辛勤攀登成就人生平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周老的人生都堪称成功与幸福,而这一切,始于周老的幼年时代。他是幸运的,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对事物的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等能力,均属流体智力。这些能力大多是先天的。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多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屬于此,它们通常都参与在任何活动中,其中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
期刊
【技法梳理】  作为叙事文学的一种形式,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自由。做好两个工作是写好记叙性散文的关键。一是提炼好精致的素材;二是运思成篇,精雕细琢。第一步是选材的过程,需要调动直接与间接的资源库存,并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在头脑中酝酿叙事的雏形。第二部是加工过程,即怎样将要表达的感情、思想以最佳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拘一格,别出心裁,还要做到体现行文作者独特的个性风范,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期刊
每一朵怒放的花朵都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每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都曾经历过挫折与磨难的考验。人世间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受挫重燃斗志的循环中,坚忍前行。  成长,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化为挑战我们的一道道沟坎、一層层荆棘,成为我们始终渴望超越的关隘。它们,见证了我们每一次的喜怒哀乐,青春路上的酸甜苦辣,一次次鼓舞着我们的斗志,引领着我们冲破一道道关卡,在不断地突破中,让我们享受着成长的幸福
期刊
前段時间,我读到这样一条新闻:网曝有几名社会人员到北京大学未名湖放生有“生态杀手”之称的巴西龟,约有500只之多,打的口号是“救赎”。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愚蠢无比的社会行为。  首先,我们讨论的是足足500只的放生数量!如此庞大之数目,无良的小贩一定赚了个盆满钵满。其次,这一行为的发生地点在哪里呢?那可是北大校园啊,想想在这样一个文化圣地里发生如此愚昧之事岂不可笑至极。那么最后一点,即是放生者们
期刊
有些同学作文,往往苦于无素材而难以成文。其实,有一个比较有效的、能快速解决作文素材匮乏问题的好方法——择取、开掘课文素材。大家学过的有的课文只要稍稍转换一下角度,就能成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像课文《庖丁解牛》,我们完全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读,从而变换出多种多样的作文素材。  譬如:  从“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的角度,可以谈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  从“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角度,可
期刊
阮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
期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这让我有些兴奋又有些失落。  兴奋是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初中那个坚固的牢笼了;可失落是因为我发现我又进入了一个更为坚固的牢笼。  我一直以为高中生活和初中不一样,可是很快我就发现我错了,我每天都重复着和初中一样的事情:起床、洗脸、刷牙、吃饭、上课……直至晚自习写完作业下课回宿舍。  这正如钱钟书的《围城》里所说的“婚姻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高中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