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所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工作进展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英国政府科学研究委员会采取果断措施终止对英国几个主要大学高功率激光器的投资,而集中大笔资金于卢瑟福实验所(1981年正式改名为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所)建造了先进的“中心激光装置”,1981年命名为VULCAN (火神)装置。“火神”装置向14所有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和X光激光研究的英国大学全面开放,近年来又吸收世界各大激光核聚变实验室的科学家参加实验,使得围绕“火神”装置的激光等离子体研究工作异常活跃,研究队伍已扩大到近一。近年来每年平均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60~70篇,其研究内容涉及激光等离子体基础研究和X光激光研究的很多方面,短短几年内卢瑟福实验所后来居上已成为西欧激光等离子体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所。
其他文献
研究了均匀原子介质中借助四波混频(FWM)产生的艾里光束.发现纯FWM(PFWM)及缀饰FWM(DFWM)过程产生的艾里光束均表现出抛物线路径加速的动力学特征,其加速率可通过调整作用于系统的外加光场的失谐量及强度得到显著改变.由于缀饰场的作用使得共振原子的原子相干及折射率产生非线性变化,DFWM 信号的增强(抑制)及偏转位置的改变可简单通过调整缀饰场的失谐实现.这种FWM 产生的艾里光束可望用于光能量传输、共振粒子操控及光信息处理.
通过设计不同光学参数的组织仿体,研究吸收、散射对组织荧光光谱及组织漫反射光谱的影响规律,优化经验复原算法,以校正吸收、散射的影响,获得组织的固有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使用优化的经验复原算法(经验参数kxkm分别为0.9和-0.8)能够有效降低吸收、散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且荧光强度与荧光成分的浓度线性相关。在基于皮肤组织荧光光谱法筛查糖尿病的应用研究中应用上述光谱复原算法,结果显示:与原始荧光光谱
对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耦合波方程进行了合理的近似和简化,在瞬态SBS过程的耦合波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值计算的模型。特别是对变芯径锥度光纤中的SBS耦合波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受激散射过程中抽运光和斯托克斯光的功率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光纤参数对SBS的影响,优化了锥度光纤作为高功率高重复频率激光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中的相位共轭镜应用中的参数,为其在改善光束质量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的参数优化规律。此外,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为实现极光光谱中远紫外波段N2 LBH(140~180 nm)辐射成像探测的需求,采用远紫外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对其进行探测。探测器主要由CsI光电阴极、V形叠加微通道板堆、感应式楔条形位敏阳极等构成。首先构建远紫外波段辐射定标测量装置,其主要由真空室、真空位移台、标准传递探测器、远紫外掠入射单色仪、真空紫外光源、信号处理地检设备等组成;然后测试探测器的量子效率、分辨率、暗噪声、极限计数率等;最后分析测试数据。实测结果表明,探测器在工作波段的量子效率最高可达12.9%,空间分辨率为88
本文介绍一种测量连续波输出的功率计。其工作原理是在吸收10.6微米入 射辐射能量的铝板表面上,测量铝板的温升。为了得到有效吸收,铝板表面上需镀上一层几微米厚的Al2O3膜。对入射功率的响应直线性可维持到200瓦,所能承受的功率密度超过500瓦/厘米2。
期刊
根据广义的Huygens-Fresnel原理和修正Von Karmon谱模型,推导出了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上行传输时的平均光强解析式;获得了GSM 光束经角反射器回波后下行传输到接收端的平均光强表达式,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了GSM光束在上行-下行传输过程中平均光强的变化,且发射端和接收端在同一高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湍流双程斜路径传输中,准直光束受湍流的影响比聚焦光束小;接收端在轴归一化光强随角反射器半径的增大先增大,最终趋于定值;在轴归一化光强随湍流外尺度增大几乎无变化,随湍
针对低照度环境下,网络监控视频图像由于对比度低、灰度信息少,视频图像存在隐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系统感知的标准化变换算法,并嵌入基于ARM平台的视频网络监控中。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图像增强算法对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视频图像对比度分辨率,重现隐形图像,取得了较好的整体视觉效果,而且满足网络监控的时实性要求。
通过对IRFPA非均匀性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
实验测量了望远镜腔铜蒸气激光荡振器输出光束在不同条件下的远场分布及其瞬态过程,测量出振荡器、放大器间的延时对放大器输出远场分布的影响。用腔的几何光学近似解释了远场分布的形成。
设计了一种四电极八边形结构的铌酸锂电光偏转器。仿真分析了四电极八边形结构和理想电极结构偏转器的电场分布特性,讨论了结构参数对偏转器电场分布、场强梯度和有效通光口径比的影响,并给出了四电极八边形偏转器结构参数的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晶体和施加电压下,近轴区域内四电极八边形结构与理想电极结构偏转器的电场分布一致,场强误差小于10%。根据分析结果,制备了八边形铌酸锂晶体电光偏转器。实验结果表明,该偏转器的偏转灵敏度为0.312 μrad/V,与理论计算结果(0.340 μrad/V)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