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腰骶神经根炎的临床、MRI及神经电生理特点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腰骶神经根炎的临床、影像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腰骶神经根炎的14例患者临床、影像及神经电生理资料。

结果

31~4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每例均有不同程度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无力,5例肌肉萎缩,9例L4~S1神经根分布区感觉减退,14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例出现尿便障碍。腰骶MRI增强扫描4例存在脊膜及神经根不同程度强化。1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30×106/L),12例脑脊液蛋白升高(7例范围在450~1 000 mg/L,3例范围在1 000~2 000 mg/L,2例范围在2 000~3 000 mg/L)。神经电生理检查中13例EMG为神经源性受损。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发现22条腓总神经中5条传导速度减慢,12条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2条右腓总神经、1条左腓总神经未引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23条胫神经中6条传导速度减慢,6条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2条右胫神经、1条左胫神经未引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11例检测F波,其中6例异常,右侧腓总神经中1条F波潜伏期延长、1条F波出现率减低;胫神经中4条神经(左侧3条,右侧1条)F波潜伏期延长。14例双侧腓肠神经传导检测正常。

结论

磁共振成像诊断腰骶神经根炎较困难,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确定病损部位及程度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文献
变桨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组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在发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MATLAB实现了变桨轴承结构参数的自动化设计.首先在输入界面输入已知条件,之后程序开始对数据进行处理,接着基于遗传算法对轴承进行优化设计,最后自动输出设计结果,从而实现变桨轴承的自动化设计,并建立了变桨轴承知识库,将轴承的数学模型和材料属性等存储在知识库,设计时直接调用即可,每次的设计结果也储存在知识库.以某型号的变桨轴承为设计算例,验证了此自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研究车铣复合机床结构及功能特点,基于CATIA软件进行微型车铣复合机床的结构设计,通过VERICUT平台构建机床的虚拟仿真加工系统,并以五轴叶轮零件为样件进行仿真加工,检验机床运动中各运动轴的状态是否正确,同时结合加工中的干涉、碰撞等错误信息判断机床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通过仿真加工,证实了该机床能够实现车铣复合加工功能,满足设计需求.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记录了表征飞机系统状态以及飞行状态的参数,QAR数据异常检测对飞机状态监控、飞行品质评估和保障飞行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基于QAR数据的时间相关性,采用滑窗与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单维参数的异常检测;基于QAR数据的空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现了多维参数的异常分析.以某一航班的QAR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算法可以有效检测出异常数据,并能确定异常产生的原因,为QAR数据在飞行品质评估与飞机状态监控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研究焊接误差对汽车前纵梁碰撞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前纵梁有限元模型,并设置不同的焊接误差,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汽车前纵梁100%正面碰撞,得到前纵梁吸能曲线.仿真结果显示,焊点横向误差在[-2,1]mm区间外时,前纵梁吸能特性衰减幅度较大;焊点纵向误差在[-1,1]mm区间外时,前纵梁吸能特性也会大幅衰减;纵向误差对汽车前纵梁吸能特性的影响较大;前纵梁的壁厚也会影响汽车前纵梁的吸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