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市化:开启鲅鱼圈的全幸福时代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域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将导致城乡差别的消失。无城市居民和农民之分,也无工业农业之别。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被工厂式的、企业化的大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鲅鱼圈区的发展方式反映了这种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瑞璞
  
  山是翠绿的,海是蔚蓝的,林子是灵动的,泉水是暖暖的,鲅鱼圈——这颗镶嵌在渤海湾畔的璀璨明珠就这样仪态万千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仿佛一转眼间,那个曾经的小渔村已经华丽转身,完成了完美的蜕变。“渤海明珠鲅鱼圈,中国北方亚龙湾”这个响亮的名字,已渐渐被世人熟知并称颂。
  既拥有港口、机场、高铁、轻轨各要素,又集山、海、林、泉于一身,在先建城市、后兴产业的理念指引下,经过6年的发展,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环渤海区域投资的新“洼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人居环境的新“高地”。到2013年底,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到2015年底,全部实现全域城市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家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群众,把营口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教进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为鲅鱼圈区构建了一个经济结构优化、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城市景象,为鲅鱼圈人描就了一幅蓝天碧水、山川秀美、生态和谐、人民安居的城市生活画卷。
  
  昂首阔步
  ——全域城市化精彩呈现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有条件实现全域城市化的地区不多。而鲅鱼圈区有这样的机会,靠的是不断突破自身,跨越式的发展。年均30%的增长速度,主动与世界高端接轨,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把全区发展纳入世界大格局中并战略性地给城市定位。“五区、三带、四廊、两园”发展规划,就是先进理念与地区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几年坚持不懈,五大区域“组团”开发,楼宇经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区域板块的轮廓渐渐明朗;三条旅游带精心建设,使鲅鱼圈区成为旅游的必留之地;四条生态走廊综合整治,蜿蜒流淌,昔日的臭水沟摇身变成生态河;两大工业园区科学布局,筑巢引凤,大项目接二连三——“五区、三带、四廊、两园”的发展格局涵盖了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拓展了城市空间,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推进城市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是鲅鱼圈区放大城市空间,彻底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地区整体增值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鲅鱼圈区前瞻性地对268平方公里的城市进行科学定位,大思路、大手笔勾画出城市发展格局,高起点规划城市布局,高标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走出了一条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让这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起来,在这片土地留下隽永的痕迹。
  “十一五”期间,鲅鱼圈区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着力推动集中回迁、就业安置、户籍转换、社会保障和人口引进,促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2007年以来,鲅鱼圈区共投入10亿多元,先后完成了16个村屯的整体搬迁改造,动迁总面积超过4000多万平方米,集中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回迁小区14个,通过“宅基地换房”的形式,使2.4万户农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楼房,主城区面积达到60多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70.6%。
  从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到全域谋划布局发展,鲅鱼圈区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快速而有序地推进,落子成棋,步步为“赢”。以争创一流的视野和气魄,加速全域城市化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十大园区,实现产业科学布局,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高质量规划建设十大社区,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产业进园区,居民进社区,农业集约化经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均等化、公共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提高城市化等级和水平,打造幸福鲅鱼圈。
  
  科学发展
  ——全域城市化魅力无限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人类发展离不开城市化,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是一个地区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鲅鱼圈区全域城市化战略把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发展目标。通过全域城市化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以全域城市化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城市文化繁荣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市民素质;以城市化建设推进十大民生工程,缩小贫富差距;以城市化带动社区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充分挖掘“山、海、林、泉”特色资源,发展大旅游,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快速提高了人民幸福指数。
  宜居的生态环境是鲅鱼圈区全域城市化的优势。“十一五”期末,全区森林覆盖率20.8%,比“十五”末上升3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五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万亩、荒山造林3万亩。区内四条生态河流整治工程完成56公里,湖河海交汇贯通的城市循环水系已经形成。“十一五”期间,鲅鱼圈区建成了180公里“六纵六横” 贯穿全境的大路网,形成了“紧连南北、拉近东西”的城市计量,构筑起“十分钟经济圈、文化圈、城市圈”;以广场、沿河、沿路、荒山等为重点进行覆盖城乡160平方公里的大绿化;新客运站、中心医院、市民活动中心以及一大批广场、公园的建成,为构建辽东半岛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绿化、亮化、洁化、序化和美化的“五化”举措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朝气蓬勃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为了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发展空间,鲅鱼圈区在南部建设了新城区,率先完成5平方公里的行政办公、中央商务、高档居住区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同时扩大城市的容量。
  促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全域城市化的根本保证。借助港口、陆路交通优势,鲅鱼圈区积极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园区集聚构建服务业产业集群,加强生态、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引进外埠银行,大连、盛京、广发、浦发、中信等银行入驻,完善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休闲旅游业等产业为城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城市承载力的增强,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这座城市的格局和品位。
  经济发展是鲅鱼圈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基础,把城市做强做美,才会加速城市转型。城市硬件环境不断提升的同时,鲅鱼圈区也更加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在发展中进一步突出缩小贫富差距、惠及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等发展理念,强化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文化月、社区服务中心宣传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市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城市发展注入灵魂。
  全域城市化恰似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引领这座城市向着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目标飞翔。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与宜居的城市特质将使鲅鱼圈区成为一座人人向往之城、和谐之城、活力之城。
  
  与民共享
  ——全域城市化品质更高
  
  全域城市化的另一个命题,就是让农民如何幸福地融入城市生活。
  如今,对于鲅鱼圈区的百姓来说,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更享受得到。几年来,鲅鱼圈区通过项目引进和建设,实施大规模的搬迁改造,使农民变成市民,由平房住上了楼房,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这一背景之下,推进“双十”战略,加速全域城市化进程,是党工委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设身处地体察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多层次、全方位规划、建设城市,势必会将惠民的各项标准细化为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最大化地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许多农民不仅快速转变身份,成为市民,而且幸福地融入城市生活,这种甜蜜与幸福如今正溢满一张张脸庞。
  在全域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中,打开了发展思路与发展眼界的鲅鱼圈人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变市民绝不只是住楼房那么简单,还应该有生活方式、生活品质及人的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必须通过大规模、大手笔地实施惠民工程,让他们幸福地融入城市生活。于是,一个鲅鱼圈式的“转身”模本就此展开。
  城市化的真正标志是进城农民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市民权益。鲅鱼圈区很早就开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致力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十一五”期间,鲅鱼圈区实现了城镇实名制就业18万余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实名制转移就业27917人,普惠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39615人。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员。这些办法从根本上保证了鲅鱼圈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6%以内。全区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险等福利措施,则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公共福利均等化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按照“五个统筹”原则,建设了城市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医院、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工程,实现了全区集中供热、统一供水、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现在,百姓喝上了放心水。更让群众贴心的是,当前正在全区实施的“全民健康体检”工程,让居民的健康有了保障。2010年,全区近19万群众接受了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延伸到精神领域。鲅鱼圈区投入巨资打造以大剧院、图书馆、市民活动中心为主体的文化网络,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质,“十分钟文化圈”建设,使搬入标准社区的农民们不出社区就可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特别是投资7000万元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在高标准设计的两万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内,老人们可以在老年学校学习书法、合唱,年轻人可以运动、健身,孩子们可以接受专业的舞蹈、英语等培训。市民们还可以坐在宽敞的大礼堂内,聆听北大教授等各方面专家讲授育儿、文明、养生等知识,市民大讲堂场场爆满。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当年,市民活动中心便吸引了26万人次光顾。
  技能培训、公共福利均等化建设、文化网络的建设,让转变身份的农民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种满足与幸福同时也反作用于全域城市化工程的开展,让早已淡薄了户口性质的农民们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进城做市民。这就是鲅鱼圈区全域城市化的真实写照。以此为基础,在未来的3到5年内,鲅鱼圈区一定会实现全部农业人口身份的转变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268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实现全域城市化。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全域城市化”的提出恰恰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在这个支点的支撑下,鲅鱼圈区必将迸发新活力,面对新时期,新发展,新任务,一连串的奇迹仍将继续。
  “海纳百川是我们广阔的胸膛,敢为人先是我们英雄的胆量,科学发展是我们立足的根本,高举旗帜为我们指引着方向,新鞍钢,营口港,挽起臂膀,小渔村,鲅鱼圈,惊梦远航,建设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构建和谐开发区再创辉煌”。
  智慧的鲅鱼圈人一定会让这里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摘要:浙农902是从鸠坑种种子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浙农902属于早生种,产量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细紧、卷曲、有毫、绿翠,汤色浅嫩黄、明亮,香气清高,滋味尚浓醇、较甘,叶底较细嫩、多芽、绿明亮。春季一芽二叶含茶多酚15.4%、氨基酸8.0%、咖啡碱3.5%、儿茶素类10.4%、水浸出物44.9%。抗寒、抗旱性强,高抗炭疽病
期刊
钙铁包芯线作为炼钢生产过程中进行钙处理的一种高效的终端精炼技术手段,能很好地满足钢水脱氧、脱硫,改变夹杂形态,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减少连铸时水口结瘤的作用,从而净化钢液,改善钢水的可浇性。为保证钙铁包芯线的质量,稳定生产操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钙铁包芯线中金属钙粒的纯度进行准确地测定。
期刊
摘要:碧霞春是“南茶北引”时期泰山茶区引种的黄山群体种茶树通过抗寒优质单株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与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抗寒性与适应性强,产量高,芽头壮实、饱满且持嫩性高,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其春茶一芽二叶干茶水浸出物含量46.68%、游离氨基酸含量4.05%、茶多酚含量17.53%、咖啡碱含量3.81%、酚氨比4.33。该品种制绿茶品质优,滋味鲜醇;夏
期刊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节庆作为文化事件,节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提升城市软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庆文化是城市经济和城市
期刊
西乌旗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草原风貌的旗县。这里草原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被世人誉为摔跤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长乡,游牧文化之源,北方华丽草原。  近年来,西乌旗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文化,大力推出“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这个节庆活动中,主要有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事,即摔跤、赛马、射剑;草原文化与国际文化、国际体育互
期刊
摘要: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崂山茶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条件,提出崂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应采取“资源依赖型”“精品小镇型”和“生态优先型”的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当地旅游经济价值、文化体验价值、社区治理价值和区域综合价值的全面跃升。  关键词:崂山茶;茶旅融合;文旅资源;开发模式;多元价值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期刊
节庆经济的兴起,不仅能带动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腾飞。但是,节庆经济如果发展得不恰当,不仅不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城市的和谐。究竟要走怎样一条道路,才能将节庆打造成一个品牌,作为城市的名片,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呢?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中国县域节庆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培训中心主任杨谦。    好的节庆活动带动节庆产业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现阶段,我国各个城
期刊
摘要:为提高热电材料塞贝克系数的测试准确度,以康铜合金、钴酸钙、碲化铅、氧化锌等典型块体热电材料为测试对象进行一系列测试,研究测温热电偶的塞贝克效应、温差设置、数据处理方式对塞贝克系数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偶的塞贝克效应对seebeck系数测试准确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样品两端温差设置在5~20℃之间,直线拟合方式采用不过原点拟合,可以使seebeck系数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得到大幅提高。
期刊
古交市,镶嵌在三晋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麓,省城太原以西50公里处,是一座现代化新型工矿城市,也是太原市唯一的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辖7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146个行政村,3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2.2万,其中城镇人口14.5万,农业人口7.7万。  古交群山环抱,汾水穿境,丘岭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604米。全年日照数2808小时。年平均温度9.5
期刊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经济区。市域面积9555.38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 120.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9.3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9.05万人;回族人口45.9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3.06%。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已有2123年的建城历史,中原文化、边塞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