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初步评估"通络化浊饮"对痛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 250mg∕kg对实验小白鼠腹腔注射烟酸,建立小白鼠痛风模型;通过实验室分别测定实验小白鼠静脉注射"通络化浊饮"水煎液前、3天后、8天后、15天后、25天后的血尿酸浓度,然后分别计算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下降百分比,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通络化浊饮"对小白鼠血尿酸浓度有降低的作用,提示"通络化浊饮"对烟酸造成的小鼠高尿酸模型血尿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通络化浊饮"对痛风引起的血尿酸升高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腹腔注射;烟酸;血尿酸浓度;下降百分比
【中图分类号】 R9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86-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2]。痛风,中医辨证属于“浊瘀痹”,是由湿浊瘀滞内阻引起,受寒受湿只是诱因之一,“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其主要病理特征有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呈“关格”危候。治疗应遵循通补并行的原则,清消补三法并举。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30只,雄性,体重30-32g,购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实验材料
烟酸,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1009。
实验所需的二十味中药均购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医院,煎药也是在校医院完成。按“萆薢60g 地龙12g 泽兰30g 滑石30g 刺五加皮12g 土茯苓30g 木瓜12g桃仁12g炒薏苡仁30g全当归24g黄芪30g 杜仲15g 柴胡9g 白芍15g栀子15g牛膝15g木香6g川芎9g砂仁(后下)6g 熟大黄9g”配成一副药,水煎400ml,煎足够量的供使用。
1.3 实验仪器
UV-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分组
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为A组(“通络化浊饮”组),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分别按1-10编号。
2.2 造模
小鼠常规饲养7d适应环境,然后饥饿处理14h,后按250mg/kg分别对实验小白鼠腹腔注射烟酸,24h后分别测20只小白鼠的血尿酸水平,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为“通络化浊饮”组,B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的10只小白鼠分别编号1到10。A组按0.2ml∕10g静脉注射“通络化浊饮”,B组按0.2ml∕10g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分别观察每组小鼠的反应,在注射后3天、8天、15天、25天四个时间点尾部静脉丛取血,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并分别记录的小鼠血尿酸水平。
2.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先用方差齐性检验,再用两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的t检验,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3 结果
3.1 表,各组血尿酸值比较(μmol/L,x±s)
3.1 表可见,烟酸造成血尿酸浓度升高。注射烟酸后,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值升高,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小鼠痛风模型造模成功;“通络化浊饮”组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下降,生理盐水组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无明显变化,说明“通络化浊饮”对降低小鼠血尿酸浓度有一定的作用。
4 讨论
现代中医多认为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湿浊、痰瘀、热毒等实邪蕴结体内有关,辨证论治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故临床报道的分型也因人而异[3]。现一般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实施的痛风证候分型分为四类进行辨证论治,即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传统中医药治疗痛风具有许多优势,可以进行全身调节,标本兼治,防治并举,有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随之下降,从而使脾肾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由此可见,痛风属于痹证范围,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擅治痹证,临床亦诊治过不少痛风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良春老先生治痛风常用土茯苓、萆解、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等泄浊解毒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能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根据朱老的经验自拟的本方重用萆薢以利湿化浊,祛风除痹;川芎为“血中之气药”,用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二者相伍,行气化浊,活血除痹,祛风散寒,共为君藥。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故重用黄芪大补脾气,以资运化;泽兰、全当归活血和血,制约川芎温燥之性,当归身兼能润肠通便,当归尾活血和络而不伤正;痛风病位主要在脾肾,故用杜仲、刺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亦加强川芎祛风湿之力;地龙通络除痹,共为臣药。土茯苓、炒薏苡仁健脾助运,助力黄芪补益脾气;木香、砂仁行气化湿,助萆薢、川芎利湿祛浊;滑石、栀子清热利尿;桃仁、熟大黄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助力当归通便;木瓜舒筋活络;柴胡、白芍调达肝气,以上俱为佐药。使以牛膝引火血下行,引药直达病所。全方二十味药,共奏行气活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除痹止痛之功。
虽然本研究证明自拟“通络化浊饮”能够降低小鼠血尿酸浓度,对治疗痛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红,张明轩,肖静.河南省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1):87—88
[2]孙丽英,牛秀波,李建博,等.2004年河北省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及痛风发病率的相关调查[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5,6(2):135
[3]张永生.姜良铎教教授治疗痛风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 C2):61—62.
【关键词】 腹腔注射;烟酸;血尿酸浓度;下降百分比
【中图分类号】 R9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186-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2]。痛风,中医辨证属于“浊瘀痹”,是由湿浊瘀滞内阻引起,受寒受湿只是诱因之一,“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其主要病理特征有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呈“关格”危候。治疗应遵循通补并行的原则,清消补三法并举。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30只,雄性,体重30-32g,购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实验材料
烟酸,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11009。
实验所需的二十味中药均购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医院,煎药也是在校医院完成。按“萆薢60g 地龙12g 泽兰30g 滑石30g 刺五加皮12g 土茯苓30g 木瓜12g桃仁12g炒薏苡仁30g全当归24g黄芪30g 杜仲15g 柴胡9g 白芍15g栀子15g牛膝15g木香6g川芎9g砂仁(后下)6g 熟大黄9g”配成一副药,水煎400ml,煎足够量的供使用。
1.3 实验仪器
UV-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分组
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为A组(“通络化浊饮”组),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分别按1-10编号。
2.2 造模
小鼠常规饲养7d适应环境,然后饥饿处理14h,后按250mg/kg分别对实验小白鼠腹腔注射烟酸,24h后分别测20只小白鼠的血尿酸水平,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为“通络化浊饮”组,B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的10只小白鼠分别编号1到10。A组按0.2ml∕10g静脉注射“通络化浊饮”,B组按0.2ml∕10g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分别观察每组小鼠的反应,在注射后3天、8天、15天、25天四个时间点尾部静脉丛取血,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并分别记录的小鼠血尿酸水平。
2.3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先用方差齐性检验,再用两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的t检验,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3 结果
3.1 表,各组血尿酸值比较(μmol/L,x±s)
3.1 表可见,烟酸造成血尿酸浓度升高。注射烟酸后,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值升高,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小鼠痛风模型造模成功;“通络化浊饮”组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下降,生理盐水组小白鼠的血尿酸浓度无明显变化,说明“通络化浊饮”对降低小鼠血尿酸浓度有一定的作用。
4 讨论
现代中医多认为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湿浊、痰瘀、热毒等实邪蕴结体内有关,辨证论治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故临床报道的分型也因人而异[3]。现一般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实施的痛风证候分型分为四类进行辨证论治,即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传统中医药治疗痛风具有许多优势,可以进行全身调节,标本兼治,防治并举,有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由于痛风之发生,是浊瘀为患,故应坚守“泄化浊瘀”这一法则,审证加减,浊瘀即可逐渐泄化,而血尿酸亦随之下降,从而使脾肾分清泌浊之功能恢复,而趋健复。由此可见,痛风属于痹证范围,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擅治痹证,临床亦诊治过不少痛风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良春老先生治痛风常用土茯苓、萆解、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等泄浊解毒良药,伍以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能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浓度,曾取以上药物制成“痛风冲剂”,经六年来系统观察,大多数病例在服药2~3天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服用,可以获愈。根据朱老的经验自拟的本方重用萆薢以利湿化浊,祛风除痹;川芎为“血中之气药”,用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二者相伍,行气化浊,活血除痹,祛风散寒,共为君藥。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故重用黄芪大补脾气,以资运化;泽兰、全当归活血和血,制约川芎温燥之性,当归身兼能润肠通便,当归尾活血和络而不伤正;痛风病位主要在脾肾,故用杜仲、刺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亦加强川芎祛风湿之力;地龙通络除痹,共为臣药。土茯苓、炒薏苡仁健脾助运,助力黄芪补益脾气;木香、砂仁行气化湿,助萆薢、川芎利湿祛浊;滑石、栀子清热利尿;桃仁、熟大黄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助力当归通便;木瓜舒筋活络;柴胡、白芍调达肝气,以上俱为佐药。使以牛膝引火血下行,引药直达病所。全方二十味药,共奏行气活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除痹止痛之功。
虽然本研究证明自拟“通络化浊饮”能够降低小鼠血尿酸浓度,对治疗痛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红,张明轩,肖静.河南省中老年干部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1):87—88
[2]孙丽英,牛秀波,李建博,等.2004年河北省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及痛风发病率的相关调查[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5,6(2):135
[3]张永生.姜良铎教教授治疗痛风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 C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