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理性化发展的伦理视点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自媒体传播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新型传播形态,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使普通民众能够自由地表达。由于它存在着非理性、道德缺失等诸多问题和局限性,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让自媒体传播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伦理的引导和规约必不可少,对自媒体传播进行伦理省思,使其在道德规范与制度引导下保持理性,在自由与自律中对普通民众进行道德约束。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 秩序 伦理
  自媒体作为一种“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新型传播形态,它以平民化、自主化、互动性等独特优势为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回归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中国自媒体传播的出现及迅速普及激发了空前的民主热潮,在社会正义表达、民众权利诉求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舆论功能。但是,在自媒体传播蓬勃兴起的同时,也使人们面对前所未有的伦理道德风险和文明忧患。自媒体传播的规范化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亟需必要的反思、审视和治理,才能使其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自媒体传播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自媒体(We Media)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国外。2003年7月,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联合提出“We Media”,其涵义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①自媒体的出现掀起了一场媒体传播革命,使普通民众自由传播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提升。在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民众以手机、微博、微信、论坛等为基本沟通渠道,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在改变传统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对现阶段媒体进行有效地补充,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一,普通民众自由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自媒体传播从话语方式到传播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介,以自由、开放、匿名、便捷等特征为一体,实现了对新闻传播、娱乐游戏、信息服务等功能地不断增加,激发了普通民众的自由传播热情。尽管大家阅历各异,身份多元,但是均可以通过手机、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生活,随时随地传播信息。自媒体传播提升了民众传播的能力和影响力,使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形成新的交流环境,改变了现有传统媒介的传播格局,影响着媒介生态。
  第二,普通民众深度参与。在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中,公众由于受文化水平和权利结构的影响,没有参与互动的权利,大多是由政府和精英主导自上而下的、单向的传播,普通民众只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自媒体的出现给公众发表信息带来方便,呈现出平等性和互动性,传统传媒一统天下的传播模式可能一去不复返。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对热点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发表意见及评价,并以开放、双向、平等的参与方式使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实现了普通民众间的互动,体现了传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从而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弊端。
  第三,普通民众情绪表达更加便利。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时空间隔造成民众很难进行大范围的横向联系,种种信息传输受到限制,民众对选择发布最符合自身观点信息的控制力较为薄弱。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普通民众通过自媒体这个全新的自由开放的言论平台和思想平台,发布信息、发表意见表达的自由度空前增强,人们并不强求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社会公众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当下的情绪表达出来并进行广泛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參与信息交流。因此,自媒体传播极易成为个人宣泄情感的工具,变成个人意见表达最便利的平台。
  二、自媒体传播背后的道德忧思
  自媒体传播的兴起与发展使媒介传播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新闻传播、娱乐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自媒体传播在推动社会媒体发展进程的同时,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污染、人身攻击等非理性化、道德缺失等倾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渐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道德忧思,自媒体传播亟待规范的诉求日益彰显。
  (一)道德合理性预设下的非理性倾向
  自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控制结构,民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影、电视、音乐等多媒体信息,甚至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个人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信息发布者。自媒体传播可以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做出快速的反映,其及时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置身事外的其他媒体所不能企及的。民众对信息的渴望和对自由传播的追求得到空前满足,对自媒体给与了太多的期望和使命并产生绝对化的心理认同,使其作为推动媒体重要渠道而赋予绝对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合理性预设。在这种情境下,社会对普通民众自由传播的态度往往是赞扬的、肯定的,其合理性得到过度肯定,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在自媒体传播中的活跃程度。他们在自媒体搭建的这个平台上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引发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突破理性的限度,甚至丧失公平、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诉求。道德合理性预设下的自媒体传播常常偏离社会主流伦理价值,出现非理性的极端情况,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媒体传播的长远发展,而且给社会公共生活的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二)制度缺失背景下的道德失序
  作为新媒体的建设性力量,自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延续了网络媒体的许多特性(包括不足),需要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前提以避免其沦为无序的媒介。普通民众在自媒体中的自由传播需要仰赖制度的规约和主流舆论的引导。令人忧思的问题是,在中国尽管网络立法的势头十分迅猛,但与快速发展的自媒体相比,仍然不完善,有关自媒体平台的法律制度相对滞后,这对形成规范、合法的民众自由传播极为不利。自媒体传播由于缺乏制度规约和主流舆论引导,民众的自由传播行为没有法律的监督,导致传播中的道德失范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约。缺失道德秩序的自媒体难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最终成为媒体生态的破坏性力量。
  (三)道德建设滞后导致的自律匮乏
  自媒体传播的合理发展既需要制度规约,还需要伦理道德的引导和规范。自媒体传播以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普通民众极易由于伦理道德约束力的弱化而丧失责任和义务。道德的真正力量来自主体内在的“自律”情感,当道德义务与责任变成普通民众主体自身的道德自律,自媒体传播的良性运行才有最深刻最可靠的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媒体伦理观念和规范在中国的自媒体传播实践中尚未形成,媒体道德建设相对滞后,以至于在自媒体传播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现象,没有合理的、有效的媒体伦理道德理念和规范,自媒体传播的品格和实践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概言之,自媒体呈现出非理性化发展的态势,无法形成有效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力量,媒体伦理道德的效力大打折扣。因此,没有规范化和理性化发展的自媒体传播,就不能与现实媒体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中国的媒体伦理的健康发展。
  三、伦理视域下自媒体传播的优选之路
  自媒体传播不加任何管制的自由发展并不是明智之举,可以从技术入手,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对信息内容进行甄别,将引起法律纠纷的内容、破坏社会稳定等有害信息的网站予以屏蔽、过滤。自媒体的传播如果仅仅依赖技术的控制是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规治的,还必须着眼于合理的社会调控,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持、保障和规范,才能有效促进自媒体传播健康发展。
  (一)认同与反思前提下的伦理省思
  借助于自媒体信息技术而进行的公众自由传播,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工具性存在,需要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和伦理考量。在分析普通民众自由传播实践中的不足时,应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保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以社会主流伦理价值观对自媒体传播进行匡正和规导,以及必要的伦理警惕。因此,应该遵循媒介伦理的要求进行适度、合理的调控、引导和监督,使其在合理性与规范性之间取得平衡;自觉遵守自媒体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网络实践中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从而使自媒体传播形成文明、健康的发展状态。
  (二)道德规范与制度引导下的理性限度
  普通民众通过自媒体传播自由限度的保持需要规范和制度作为根本保障。一方面,必须建立符合自媒体传播理性发展规律的伦理规范体系。就伦理规范而言,传统的伦理道德不能完全胜任新媒体社会价值的评价,通过自媒体进行自由传播对传统伦理道德形成巨大冲击。在发展网络技术的同时,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伦理问题,以责任伦理观念为指导,建立起强调公平与正义、契约化的伦理底线。②在普通民众通过自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培养理性意识,有意识地增强信息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从法律层面来对自媒体传播活动进行管理,紧跟自媒体发展步伐完善网络立法,形成系统、有序的民众自由传播的法律制度体系。我国互联网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规范自媒体信息传播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这对于形成合法、规范的自媒体传播秩序极为不利。自媒体传播“不能实现规范化和理性化,也就不能进一步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制度的支撑,最终也不能使自身成为真正的普通民众自由传播的有效媒介平台”③。
  (三)自由與自律张力中的道德约束
  为了促进自由传播活动的合理发展,普通民众在自媒体传播中的自律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导致普通民众传播中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出现的原因,是高涨的普通民众自由传播热情遭遇到道德素养不足的束缚,这样就阻碍了自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提高民众自由传播的素质和水平,就必须在制度化他律约束的基础上,对社会民众进行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方面的道德教育,加强公众参与主体的道德自律,开展有效的自媒体道德评价,制定自媒体传播规范的道德准则,确立公平、正义的道德精神,将道德价值内化为普通民众的内在规范和行为准则,是防止自媒体传播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另外还要在全社会提倡个人自律,开展媒体伦理的研究与教育,确立媒体道德,并大力促进新的自媒体伦理观念的确立。只有当道德义务与责任变成参与主体自身的道德自律,自媒体传播的良性运行才有最深刻最可靠的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也才能使自媒体传播文明、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自媒体传播的出现和应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对于促进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存在的一些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色情信息等非理性态势使自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对自媒体传播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引起必要的伦理警惕和价值反思,净化自媒体伦理环境,促进和提升自媒体传播的伦理道德和规范,使其走上合理发展的轨道。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动画伦理与高校学生道德引领的路径研究”(编号:2019-ZDJH-20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6-140.
  ②刘大椿.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J].教学与研究,2003(7):20-26.
  ③薛贵波.网络参与理性化发展的伦理视点[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5-8.
  作者简介:张丽平,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哲学博士
  编辑:王洪越
其他文献
褥疮是完全性截瘫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护理难度大,影响康复,亦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褥疮的防治,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2005年7月26日,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针刀疗法应用于临床,这种新式疗法的创立为临床医学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为克服疑难疾病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途径,它是针炙学与手术学相结合的产物,即是中医的
“苏式课堂教学”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的一种富有个性风格化的课堂特色的追求。它注重点滴积累与感悟,注重引导和催生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lzheimer’s disease(AD):Neurotrophins(NTs)are a family of homologues proteins that play an e
随着化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提升,已经为科学管理积累了大量依据和数据。检验检测水平和技术需要日新月异,这要求检验人员不断积累特种设备数据和提
铝是重要的金属元素,是多种新型材料的主要基体材料和化学原料,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金属资源。在铝锭铸造过程中,铸造损失是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对重
本文从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又译为议题设置)功能的理论出发,以1976、2008年的地震报道,1991、1998年的洪水灾害报道为例,总结了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特点,并重点分
安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Sun工作站为背景,从用户帐号安全性、文件安全性、网络安全性三个方面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及其防范措施。
目的 调查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反应性精神障碍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情况。方法 对1997—2002年期间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反应性精神障碍者共92例,依病历资料逐项进行临床调查分
为了将家教家风元素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中,笔者以《大学生廉洁教育中融入家教家风元素的必要性和策略》为课题,从大学生廉洁教育中融入家教家风元素的必要性入手,对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