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传情策略谈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的教育》的初译者夏丏尊在译者序言中写道:教育的本质要素“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的有情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以爱为本、以情为源、以亲为先、以美为育。笔者在从教50多年中,感受最深的体会之一是:“亲而不教也有效,亲而又教效果更好,不亲而教等于无效。”教育之成效,要求我们对当今教育、教学进行审美化改造和师爱传情的艺术化研究。
  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形成,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美好情感的孕育和生成,需要純爱、厚爱和挚爱;需要亲近、亲热和亲切。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情感,它是带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感情,它给予学生时的传递方式也要特别讲究。既要发自内心,是真情实感;又要讲究艺术,是职业性、教育性、表演性和策略性传递。它要有智慧、含蓄、幽默、风趣和感人。因为“教师的感情反应直接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以下,我从师爱传情的审美化要求谈几点策略性的体会。
  一、欣赏性的观察
  它是指从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成长中的点滴进步,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学生成长中的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灵之美;去欣赏他们成长中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去鼓励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相信他们在成长中有自我要求,有能力去克服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眼睛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教师眼睛的功能在于欣赏学生、发现潜能、鼓励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应当是学习者、观察者、发现者、鼓励者和反思者。我接触过众多优秀教师,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眼睛。他们能从学生幼稚中发现天真,从玩耍中发现才能,从好奇、好问中发现睿智,从人际交往中发现大气、朝气和灵气。我从一个班主任给予学生的评语中,看到这位老师拥有一颗超乎寻常、特别敏锐、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美的心灵。她在与学生交往中,当学生的美智、美慧和美德出现和闪光时,就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地觉察到,还能及时地加以捕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使之成为一种情感教育的资料和人格培养的教材。这位老师在给一位初二学生的评语中写道:“你的可贵之处在于平和,平和令你宠辱不惊,平和使你淡簿名利,平和让你宽厚待人,平和使你与身边的每个同学相处很好。”多好的评语!我们从中看到: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平和的情智、平常的心态、平易交往的情能,正在新生一代中孕育、滋生和萌发着。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教育第一线有这样优秀的教师,在冲破社会上的世俗观念,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的评价标准和艺术家的审美眼光在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成长,在给学生真诚的挚爱和人格美的影响。
  二、理解性的关怀
  它要求教师对受教育者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关爱。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天真、奥秘、多色彩的丰富性。他们蕴有极为细腻、敏感而又善良和爱美的琴弦,让我们像钢琴家熟悉每一个琴键那样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谱写人生的第一乐章。
  我们面对学生成长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应是厌恶、训斥和漫骂,而应该理解、体贴和关怀。在审美化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永远要“尊重第一”、“理解万岁”、“学会宽容”。尊重、理解和宽容,既是教师的美德,又是教师的生存智慧和教育艺术。它能沟通心灵、化解矛盾、缓解冲突、融洽关系、舒展生命,提升情智情能。教师的情能还能以设身处地的心态去善解人意,去体贴和化解学生的苦闷和烦恼。我接触过一位从教50多年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对学生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总是给予理解和宽容。他向学生宣告:在小学生的行为举止中,没有错误,只有发展中的缺点和成长中的问题。教师这一席话,激起了孩子的共鸣和喜欢。他们说:老师的话,使我们听在耳里、印在脑里,暖在心里。成为鼓舞他们自信和自强的动力之源,因为老师理解他们。
  三、支持性的帮助
  它是指在教育态度和策略上要防止“习得性无助”,要“掌握定向归因”,要给予积极性支持。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有两种归因:一是归于天资,认为学习不好是天资“不聪明”,并加以指责;另一是归于自身刻苦勤奋的努力程度和来自于老师与父母的支持及鼓励。前者表现为过高性的期望、焦虑性的指责、无效性的批评、有害性的打骂和惩罚,这只能造成孩子自卑、抵触和自暴自弃的消极心态;后者“掌握定向归因”,不管成绩好坏,总要以自信、勤奋的积极心态去争取学习的进步与提高。
  有研究表明,支持性的帮助含义是多方面的,有学习习惯上的支持、学习解题上的支持、实现理想上的支持、行为榜样上的支持和满足好奇心上的支持等。不少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打草稿不作文”、“不用尺子不演算”等有关要求,对学生学习和成长发挥了操作性的支持和行动上的指导与帮助,使之终身受用。还有,当学生写作文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范文参考和指导,使学生感到有章可依、有词可用、有句可仿、有文可写。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源于成功感与成就感的获得。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获得成功中,提高学习的信心,这正是成功教育的奥秘所在。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这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强化其好奇心,使好奇心转化为认知性学习动机,并使成功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功教育的基本经验是为了克服学生“习惯性自卑”和“失败者心态”,他们在课内运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等教学方法,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不同要求上的支持。这种爱的支持方式使学生在帮助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在自信中造就成功者勇于攀登、敢于胜利的意志和性格。
  四、精细性的培育
  教育的艺术在于适性和精细。学生的发展如同小树苗的成长,需要的是精耕细作,精雕细刻、精细入微、精心设计、精致化地研究教育方案和操作步骤,才能使教育教学精益求精,才能使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教育家叶圣陶在他的文集中写道:“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教育的事业,既是花的事业,又是根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小树苗成长,需要我们像园艺师那样给予细心、耐心和精心的培育;需要把握季节和生长规律,既不可消极等待,也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我们要细腻而又敏感地去研究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和分享成功时的喜悦;去反思我们培育中的失时、失量、失态、失误和失败;去寻找适时、适量、适度、适当、适性和适切的教育要求与教育策略。   俗语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叶圣陶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特别强调养成学生好习惯的重要。在方法上要从最细微处、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决不马虎。如门窗开关,一定要求他们轻轻的;对调皮小朋友,决不可粗暴打他,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如果求之过高、罚之过严、斥之过头,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特别强调学生好习惯的培养要“少而精,细而实”。她一再提出,给学生书写练习,“每次写字量少一些,每字二、三遍,但务必端正”为好。可惜,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业过多、多高、过于繁杂,缺少精益求精、慎之有慎的人性化要求。而减少作业份量,提倡精讲精练,这一改进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五、积极性的引导
  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潜能和寻找优秀品质的潜源,在于开发和促进其充分发展和不断提升,使美好的人生更美好。因此,积极心理学倡导者赛利格曼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潜能与美德的科学”。他主张从以下三个层面去进行研究:一是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二是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坚持、前瞻、天才、宽容和智慧灵性等;三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自强力、容忍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按此要求,对照当今教育实际,不难发现:我们常说要以学生为本,可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感受、主观体验却常常熟视无睹、听而不闻,一味按某些程式化、公式化的规则在要求学生,把学生的真切感受、生动体验、美好愿望一笔抹去。有学生在题为“美好的时光”的随笔中写道:“我一天中美好的时光,是属于睡眠时间”,“因为,它可以使我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精力得到恢复,可以使我明天起床后感到精神百倍,神情气爽。使我上课精神焕发,精力集中。这使我感悟到精神百倍的秘密就在于早睡早起。因此,我珍爱着这一美好的时光。”面对学生这一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童真、童心和童趣的作文,我们应给予理解和肯定。可是,得到的评语是:境界不高,“文章意义不大”。这用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来看,可以理解。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学生美好的主体感受与体验应当给予肯定、爱护、珍惜和积极引导。同样,有一篇作文,有学生写的是“春困”。老师认为:此生在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写出“春困”的心态和困境,颇有真情实感。老师不仅不加以批评,而给予了赞美、表扬与鼓励。当这学生受到老师真诚的理解和肯定之后,她为之振奋,内心情感得到保护,潜能得到开发,她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也有提高。因此,我们把教师的教育,看作为学生心灵成长的营养剂。让我们用教育审美化的要求去创造美丽的教育,去造就学生美丽的人生而努力吧!
其他文献
渐渐地,高科技的进步,使我们都变成了缩在电脑前的“小土豆”,女生的大屁股,男生的“厚瓶底”。高科技便利了我们,也隔离了我们,QQ在响,微信在响,易信也在咆哮,微博一天天也刷不离手。但是,面对一张张陌生的脸孔时却忘记了我们该说什么,躲在电脑后面远比人面前自在的多,真的很好奇我们这是都怎么了。  大学时,宿舍的一个姐妹在网上遇到了一个追求者,字里行间都在描述着对她的钟意,之前没什么感情经历的她暗暗自喜
期刊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正使青啤陷入尴尬境地:按照股改平均支付对价10送3计算,支付对价后青岛市国资委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30.56%下降至约26.5%,而AB公司的持股比例仍然保持27%不变!  这一次保护青啤的不再是那个据说是设计得“很厚,规定得很死”的排他性协议,而是“民族品牌”这张牌“青岛啤酒是民族品牌,‘不能把这个品牌交到外国人手里,谁也不能把它搞砸了,谁搞砸了,谁就进监狱。’”  青啤股权之争的
期刊
把个人品牌与企业分离其实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很多情况下是安全的。  从1852年,贺瑞·斯史密斯和D·B·威森在手枪上刻上他们的名字开始,企业家们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比如亨利·福特的福特汽车公司、玫琳凯的玫琳凯化妆品公司,迈克尔·彭博的彭博金融新闻公司,还有地产大鳄唐纳德·特朗普,和迈克尔·戴尔。这些企业家深信不疑的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或者产品,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名望
期刊
没有规模的支撑,现在的利润只能是“未来亏损的前提。”这个理念正在支撑着康佳手机在不顾利润的情况下,下一着险棋。根据康佳集团(000016.SZ)2005年的财报显示,其中手机业务完成销售收入16.95亿元,比2004年下降52.70%,手机业务去年亏损1.94亿元。  先规模,后利润,在国内手机产业的这轮竞赛中,康佳采取了速度领先的策略。起步阶段的2002年,康佳手机销量仅为50万台;快速发展的2
期刊
2006年6月4日,台湾宏达国际宣布,该公司将以1.5亿美元收购多普达公司100%的股份。据悉,目前收购双方正在就收购事宜进行商议,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多普达将从此成为宏达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围绕此次收购事件,除去对宏达与多普达以前种种暧昧关系的兴趣与猜测,许多媒体及专家对多普达品牌未来的市场走向也表示了担忧。然而,资深品牌营销顾问刘威先生认为:“台湾宏达一直是做OEM的,收购完成后,它仍然不会改
期刊
今麦郎饮品没有主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而是陷入了饮品的“红海”汪洋中,这对于一个新晋品牌来说,是大忌。  回首2006年2月。华龙日清携手统一,借“今麦郎”东风之便高调进军饮品市场。然而,时至今今麦郎并没有得到饮料市场的认可。      “蓝海”突围    “华龙面,天天见”。经过近十年的市场沉淀;华龙终于占据了农村方便面市场的老大位置;与踞守城市高端市场的康师傅、统一形成遥相呼应之势。然而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应用题是指用文字或语言叙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一些已知数量和蕴藏着的未知数量的关系,从而求得未知数量的题目。它揭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法则、性质等规律性知识,是聋校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应用题练习是聋生学习解答应用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解答应用题有助于聋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把从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初步接触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应用于实际,同时,学习解答应用题还可以发展聋
期刊
如今的AMD,不再象是一个任性而为的勇士,而是象一个足智多谋的组织。而且这个组织如今终于成为让英特尔寝食不安的对手——这正是桑德斯当年最想看到的结果。      英特尔如梦方醒 AMD得理不饶人  2006年7月23日,英特尔计划在全球发布全新微处理器架构,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Conroe处理器将正式上市。为给新产品让路,自2006年5月起,英特尔开始对Pentium4桌面处理器,双核奔腾D,赛扬
期刊
“透过一场球,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性格、修为、成就,甚至可以看见他的一生。”    苏治昌对高尔夫的爱好比起发现高尔夫的商机来,显得很是后知后觉——在接触高尔夫行业的第三个年头,他才出于职业的需要,有意识地去打高尔夫,去了解高尔夫世界。正是应了“绿色鸦片”一说,这次涉足,很快让苏治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除了疯狂迷恋这门运动外,高尔夫已然成为苏治昌安身立命的依托,从运动到商业运作,再到生活,高尔夫球文化
期刊
中国企业喜欢高调的广告战略,而新加坡企业则比较注重实际销售和利润点,而印尼企业喜欢低调。  相对于国内许多品牌经理人而言,10年来一直奔走于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张学渊,对品牌的理解要朴实得多。他认为品牌不是一个符号,更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公司运营中的每一个细节,品牌规划要与企业规划相辅相成。10年间。张学渊一直对国产品牌的出路有着深刻的反思中国品牌为什么不敢走出去?怎样走出去?    品牌是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