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程土建事业正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而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要点;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主要是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基础,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活动以及施工技术的要素,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指挥、调节、控制以及决策。我们都知道,土建施工过程是通过多种复杂的技术相互配合,交叉运用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施工技术也是不同的。技术管理存在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施工组织的设计、施工图样的审核一直到竣工后的质量验收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地管理。
一、土建施工中提高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土建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中各环节的正常秩序,并且技术的有效管理还能使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技术管理中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监督,然后合理安排,例如设计图纸、技术力量、技术方案、技术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环境及技术革新等。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1)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制度,加强规范性进行施工,保证工程中各环节有序发展。(2)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施工中的各个部分都要充分的利用新技术进行使用,保证工程的质量。(3)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员的操作。同时合理运用材料做到不浪费,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4)施工技术是企业在竞争中突出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要充分发挥施工技术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要不断的研究,创新施工技术,并加以实践为我所用,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现场要有秩序的进行施工,保证土建项目的质量以及人员的安全问题。同时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不断扩展,施工现场要减少制造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为提高企业的名誉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点
1基礎放线
在基础钢筋绑前,应重点进行三项检查,一检查各个画线位置的准确度,二检查后浇带位置的施工,检查类似施工缝等较为特殊位置的放线,三检查每条对角线在长度是上是否一致,进而确保建筑物拥有垂直的阴阳角。
2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通常使用的施工技术
(1)确定适宜的铺筑位置线,再在底板的下层区域铺筑钢筋铺,钢筋的铺筑方向决定于底板受力的实际情况,大多数都是先完成短向钢筋铺筑,再完成长向钢筋。(2).底层在铺筑混凝土保护层前应先垫铺和保护层厚度一致的砂浆垫块,每隔1m距离可相应缩减,也可使用铁质垫块。(3)若有基础梁存在,可在安装底板前,将其进行分段操作,后绑扎成型,也可参照梁位置线的先完成绑扎工作。(4)底板钢筋要完成若绑扎接头工作,就必须对钢筋搭接在长度上与位置上进行严格控制,合格后再使用钢丝将搭建区域的中心及其两头彻底扎牢。若需要焊接接头,在焊接前必须要按规定进行取样操作,并遵照施工规范选择接头位置。(5)墙、柱位置线必须事先弹好,并在墙、柱内部插入基础钢筋将其绑扎牢固,插入深度应由设计决定,上端位置要采取措施确保甩出长度适宜、甩筋垂直。
3模板安装的技术
(1)墙、柱位置步骤:先将边线以及控制线使用弹线的形式标明,再放置模板。先依据模板控制线的要求在下口区域做好模板的临时固定。再以支撑吊线作为工具调好其垂直度,再完成加固工作。加固完成后再次检查模板的位置、垂直度以及尺寸以确保无误。 (2).做好梁、板模板的安装工作:a在墙柱上使用弹线将其标高控制线标注,再根据标高控制线的要求,在墙、柱上具体注明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位置。b立柱上进行梁板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在进行立柱安装时,其间距和位置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并在其下垫上50cm厚木板,下层的立柱也要和其位于同一位置。c做好梁、板的起拱:在弹水平线前,要在梁侧与板周围做好支撑工作,高度要与设计标高保持一致;应依据起拱高度和支撑的实际状况,测出每根支撑的具体拱高,并做好其最后调整,再完成梁底模板与板主龙骨的搭建 (3).寻找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在完成梁、板模板施工后,按照施工图纸将预埋件与预留洞最适宜的位置用弹线标注出来,再将其用模板的形式钉在梁、板模板上面。(4).梁板后浇带位置的模板处理方式:在处理梁板后浇带处的模板时,先断开其与整体梁板模板的联系,进而在模板拆除时将其保存下来,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将竹编板盖在其上部进而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5)顶板后浇带位置的模板安装:要先涂上水质类隔离剂。
4绑扎钢筋的技术
(1)梁、柱箍筋与受力钢筋的关系要保持垂直。在设置箍筋弯勾离合区域的方向,要保证其与梁的受力方向相反。为降低柱箍筋发生位移的几率,应在箍筋外伸区域额外加箍。(2).板在选择主筋绑扎方向时,通常要做到短向在下、长向在上,梁板处箍上钢筋后,要立即设置人行通道与输送混凝土的通道,防止出现践踏负筋的状况。(3)、确保钢筋保护层与负筋的高度达标,并放置垫块,垫块之间要距离匀称。(4)、主梁和次梁发生相交的位置,应给主梁两侧进行附加箍筋,以便有效提升主梁抗剪强度,此外次梁底筋需在主梁纵筋上部。(5)柱、梁之间发生交叉的位置钢筋往往较多,因此要把搭建处搁置与柱的旁边,以确保此处梁在尺寸方面不阻碍混凝土浇筑。
5关于砌筑方面的技术
(1)在进行砖墙堆砌前应先使用M7.5的水泥砂浆将底层打底抄平,确保底层的平整度。(2)为了确定墙边线与门窗洞口的具体位置应进行放线操作,并确保每层楼墙身轴线在重合的同时和基础轴线保持一致。(3)为了确保砌块的整齐度,应将砌块按照轴线进行摆放,若存在不整齐的地方需及时调整。(4)混凝土可选择加气型或陶粒型,具体参照图纸规定。墙体在进行砌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砖缝做到既平又直,错缝必须及时搭接,防止出现通缝,搅拌砂浆时要做到颗粒饱满,厚度均匀。
三、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1、健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由于土建施工当前的局面是很多的承包商和施工方,所以要对不同的承包方和施工方进行管理,就需要健全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然而当前的情况是组织体系仅仅建立在文本上,落实不到位。所以要健全、加强组织体系的实践。通过组织协调,人员调度,将技术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所以说,健全完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对优化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大有裨益。
2、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土建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施工项目的质量,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认真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方案,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体方面如下:第一,根据土建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在把握好顺序等大方向的同时重视各个施工阶段的细节,不留死角;第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规范操作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指导;第三,提高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
在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应用必要的测量手段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对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发现不达标的施工作业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更有甚者要求重新施工作业以确保土建施工项目的质量。
结束语
施工单位与所承揽工程的质量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有的施工单位在业内的口碑很好,就是因为其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过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建筑企业要想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重视质量是最有效的手段。做到控制质量,重点就是现场施工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去抓质量,比如在企业内部设定一些质量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久而久之,就能够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口碑,企业也就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兆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1(17).
[2]张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资讯,2008,12.
[3]李天青.论述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工程建筑,2010,9.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要点;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主要是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基础,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活动以及施工技术的要素,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指挥、调节、控制以及决策。我们都知道,土建施工过程是通过多种复杂的技术相互配合,交叉运用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施工技术也是不同的。技术管理存在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施工组织的设计、施工图样的审核一直到竣工后的质量验收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地管理。
一、土建施工中提高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土建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中各环节的正常秩序,并且技术的有效管理还能使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技术管理中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监督,然后合理安排,例如设计图纸、技术力量、技术方案、技术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环境及技术革新等。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1)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关制度,加强规范性进行施工,保证工程中各环节有序发展。(2)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施工中的各个部分都要充分的利用新技术进行使用,保证工程的质量。(3)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员的操作。同时合理运用材料做到不浪费,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4)施工技术是企业在竞争中突出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要充分发挥施工技术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要不断的研究,创新施工技术,并加以实践为我所用,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现场要有秩序的进行施工,保证土建项目的质量以及人员的安全问题。同时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不断扩展,施工现场要减少制造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为提高企业的名誉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点
1基礎放线
在基础钢筋绑前,应重点进行三项检查,一检查各个画线位置的准确度,二检查后浇带位置的施工,检查类似施工缝等较为特殊位置的放线,三检查每条对角线在长度是上是否一致,进而确保建筑物拥有垂直的阴阳角。
2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通常使用的施工技术
(1)确定适宜的铺筑位置线,再在底板的下层区域铺筑钢筋铺,钢筋的铺筑方向决定于底板受力的实际情况,大多数都是先完成短向钢筋铺筑,再完成长向钢筋。(2).底层在铺筑混凝土保护层前应先垫铺和保护层厚度一致的砂浆垫块,每隔1m距离可相应缩减,也可使用铁质垫块。(3)若有基础梁存在,可在安装底板前,将其进行分段操作,后绑扎成型,也可参照梁位置线的先完成绑扎工作。(4)底板钢筋要完成若绑扎接头工作,就必须对钢筋搭接在长度上与位置上进行严格控制,合格后再使用钢丝将搭建区域的中心及其两头彻底扎牢。若需要焊接接头,在焊接前必须要按规定进行取样操作,并遵照施工规范选择接头位置。(5)墙、柱位置线必须事先弹好,并在墙、柱内部插入基础钢筋将其绑扎牢固,插入深度应由设计决定,上端位置要采取措施确保甩出长度适宜、甩筋垂直。
3模板安装的技术
(1)墙、柱位置步骤:先将边线以及控制线使用弹线的形式标明,再放置模板。先依据模板控制线的要求在下口区域做好模板的临时固定。再以支撑吊线作为工具调好其垂直度,再完成加固工作。加固完成后再次检查模板的位置、垂直度以及尺寸以确保无误。 (2).做好梁、板模板的安装工作:a在墙柱上使用弹线将其标高控制线标注,再根据标高控制线的要求,在墙、柱上具体注明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位置。b立柱上进行梁板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在进行立柱安装时,其间距和位置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并在其下垫上50cm厚木板,下层的立柱也要和其位于同一位置。c做好梁、板的起拱:在弹水平线前,要在梁侧与板周围做好支撑工作,高度要与设计标高保持一致;应依据起拱高度和支撑的实际状况,测出每根支撑的具体拱高,并做好其最后调整,再完成梁底模板与板主龙骨的搭建 (3).寻找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在完成梁、板模板施工后,按照施工图纸将预埋件与预留洞最适宜的位置用弹线标注出来,再将其用模板的形式钉在梁、板模板上面。(4).梁板后浇带位置的模板处理方式:在处理梁板后浇带处的模板时,先断开其与整体梁板模板的联系,进而在模板拆除时将其保存下来,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将竹编板盖在其上部进而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5)顶板后浇带位置的模板安装:要先涂上水质类隔离剂。
4绑扎钢筋的技术
(1)梁、柱箍筋与受力钢筋的关系要保持垂直。在设置箍筋弯勾离合区域的方向,要保证其与梁的受力方向相反。为降低柱箍筋发生位移的几率,应在箍筋外伸区域额外加箍。(2).板在选择主筋绑扎方向时,通常要做到短向在下、长向在上,梁板处箍上钢筋后,要立即设置人行通道与输送混凝土的通道,防止出现践踏负筋的状况。(3)、确保钢筋保护层与负筋的高度达标,并放置垫块,垫块之间要距离匀称。(4)、主梁和次梁发生相交的位置,应给主梁两侧进行附加箍筋,以便有效提升主梁抗剪强度,此外次梁底筋需在主梁纵筋上部。(5)柱、梁之间发生交叉的位置钢筋往往较多,因此要把搭建处搁置与柱的旁边,以确保此处梁在尺寸方面不阻碍混凝土浇筑。
5关于砌筑方面的技术
(1)在进行砖墙堆砌前应先使用M7.5的水泥砂浆将底层打底抄平,确保底层的平整度。(2)为了确定墙边线与门窗洞口的具体位置应进行放线操作,并确保每层楼墙身轴线在重合的同时和基础轴线保持一致。(3)为了确保砌块的整齐度,应将砌块按照轴线进行摆放,若存在不整齐的地方需及时调整。(4)混凝土可选择加气型或陶粒型,具体参照图纸规定。墙体在进行砌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砖缝做到既平又直,错缝必须及时搭接,防止出现通缝,搅拌砂浆时要做到颗粒饱满,厚度均匀。
三、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1、健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由于土建施工当前的局面是很多的承包商和施工方,所以要对不同的承包方和施工方进行管理,就需要健全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然而当前的情况是组织体系仅仅建立在文本上,落实不到位。所以要健全、加强组织体系的实践。通过组织协调,人员调度,将技术责任落实到个人,管理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所以说,健全完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对优化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大有裨益。
2、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土建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施工项目的质量,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认真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方案,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体方面如下:第一,根据土建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在把握好顺序等大方向的同时重视各个施工阶段的细节,不留死角;第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规范操作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指导;第三,提高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
在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应用必要的测量手段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对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发现不达标的施工作业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更有甚者要求重新施工作业以确保土建施工项目的质量。
结束语
施工单位与所承揽工程的质量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有的施工单位在业内的口碑很好,就是因为其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过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建筑企业要想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重视质量是最有效的手段。做到控制质量,重点就是现场施工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去抓质量,比如在企业内部设定一些质量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久而久之,就能够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口碑,企业也就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兆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1(17).
[2]张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资讯,2008,12.
[3]李天青.论述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工程建筑,2010,9.